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汉湖

作品数:134 被引量:1,739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9篇医药卫生
  • 19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2篇发酵
  • 28篇食品
  • 25篇丹贝
  • 15篇异黄酮
  • 15篇黄酮
  • 14篇纳豆
  • 12篇丹贝异黄酮
  • 11篇微生物
  • 11篇超高压
  • 9篇肉制品
  • 9篇细菌素
  • 9篇抗氧化
  • 9篇发酵食品
  • 9篇杆菌
  • 8篇乳酸
  • 8篇纤溶
  • 7篇乳杆菌
  • 7篇纳豆激酶
  • 7篇发酵剂
  • 7篇大豆

机构

  • 129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南京财经大学
  • 5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南京经济学院
  • 4篇上海水产大学
  • 3篇安徽农业技术...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南京市疾病预...
  • 2篇淮安快鹿牛奶...
  • 1篇华东船舶工业...

作者

  • 132篇江汉湖
  • 52篇董明盛
  • 16篇周剑忠
  • 12篇高瑀珑
  • 11篇李宗军
  • 10篇段智变
  • 9篇江晓
  • 9篇李平兰
  • 8篇吴定
  • 8篇邱伟芬
  • 7篇徐德平
  • 7篇陈晓红
  • 6篇李罗明
  • 6篇张篪
  • 5篇高霞
  • 4篇张书霞
  • 4篇陈有容
  • 4篇韩永斌
  • 4篇齐凤兰
  • 4篇赵晓燕

传媒

  • 15篇食品科学
  • 14篇食品与发酵工...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中国酿造
  • 5篇中国乳品工业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安徽农业技术...
  • 4篇中国畜产与食...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微生物学通报
  • 4篇食用菌
  • 4篇营养学报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中国油脂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食用菌学报
  • 2篇江苏食品与发...
  • 2篇肉类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 18篇2004
  • 14篇2003
  • 9篇2002
  • 16篇2001
  • 10篇2000
  • 9篇1999
  • 9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6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9
  • 1篇1987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茯苓多糖饮料及其制造工艺
本发明提供一种茯苓多糖饮料及其生产工艺,属于保健食品加工领域,其原料及工艺为,将茯苓块粉碎过筛后制成茯苓粉,计量茯苓粉、NaOH溶液和水,混合搅匀后离心,取清液,计量并加入柠檬酸、磷酸、水,混合搅匀后,离心去残液得茯苓浆...
董明盛邹晓葵江汉湖
文献传递
植酸酶对畜禽动物磷吸收的作用被引量:13
1999年
植酸酶作为一种环保型饲料添加剂不仅可以改善畜禽动物对饲料中植酸盐的水解,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粪尿磷排出量,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促进饲料中蛋白质、淀粉的消化及矿物质元素的吸收。本文对植酸酶的来源、类型。
李平兰江汉湖
关键词:植酸酶饲料磷吸收饲料添加剂
双歧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混合培养时微生态关系研究被引量:25
1999年
通过以短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分别在混合培养和纯培养时的生长速率及产酸性能的比较,研究了这两种菌在混合培养时的微生态关系。结果表明:混合培养可以加快产酸,短双岐杆菌促进嗜酸乳杆菌生长增殖,嗜酸乳杆菌对短双歧杆菌无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两菌在混合培养体系中有良好的微生态关系。
张香美江汉湖董明盛
关键词: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微生态
细菌纤维素提高冰淇淋抗融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以细菌纤维素作为冰淇淋的增稠稳定剂,研究了细菌纤 维素对冰淇淋抗融性和抗热冲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 菌纤维素的最佳添加量为1.0kg/t,与其它单体胶相比有 较好的抗融性和抗热冲击性。
周剑忠董明盛江汉湖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冰淇淋抗融性增稠稳定剂
丹贝红肠的研制
2000年
报道了以新型高蛋白大豆发酵制品 -丹贝和新鲜猪肉为主要原料制作丹贝红肠的方法 ,对丹贝的添加量与红肠品质的关系及丹贝在红肠中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丹贝红肠的制作工艺。
吴菊清江汉湖李增利
关键词:丹贝新鲜猪肉抗氧化抑菌作用
开菲尔粒和西藏灵菇中细菌和酵母群落结构的比较被引量:13
2008年
用PCR-DGGE指纹图谱比较了开菲尔粒和西藏灵菇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图谱相似性分析,来自不同家庭西藏灵菇中细菌群落的相似性为78%-84%,酵母群落的相似性为80%-92%;不同地区开菲尔粒中细菌群落的相似性为50%-70%,酵母群落的相似性为50%-75%。序列比对显示,开菲尔粒和西藏灵菇中细菌的16S rDNA的V3区序列与乳酸菌16S rDNA序列十分接近,其中最亮条带的序列与乳酸乳球菌的相似性为100%,其它共性条带所对应的为开菲尔囊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酵母的26S rDNA的D1区序列分析表明,开菲尔粒和西藏灵菇中存在单孢酵母和假丝酵母。
周剑忠黄开红董明盛江汉湖
关键词:开菲尔西藏灵菇细菌群落结构PCR-DGGE
丹贝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组分与含量的变化被引量:8
2001年
用HPLC方法检测大豆〔Glycinemax (Linn .)Merr.〕发酵食品———丹贝的发酵过程中异黄酮各组分含量变化。在发酵的最初 2 4h内 ,大部分异黄酮由糖甙转化成甙元 ,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转化率逐渐降低 ,发酵终产物中异黄酮主要以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形式存在 ,发酵 64h的丹贝中总异黄酮摩尔含量比未发酵的大豆高 5 1 2 5 %。
徐德平潘福生韩福贵杨如同江汉湖
关键词:丹贝HPLC大豆发酵食品
丹贝加工工艺研究被引量:12
1994年
丹贝是大豆固体发酵食品。本文探讨脱壳大豆经一定处理后,接种丹贝根霉经短期发酵面制得丹贝的工艺流程。
吴定江汉湖董明盛
关键词:丹贝少孢根霉大豆发酵大豆食品
藏灵菇发酵奶发酵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0
2006年
本文研究了藏灵菇发酵奶发酵过程中酸度、有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在发酵0、4、8、12、16、20h时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跟踪发酵过程中乳酸、乙酸和柠檬酸的变化;用气相色谱(GC)跟踪了发酵过程中乙醇、丁二酮、乙醛和丙酮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乳酸和乙酸在发酵过程中都呈上升趋势,发酵4h时,乳酸的生成量约是乙酸的20倍,发酵结束乳酸的量为8.56g/L(TK1),7.73g/L(TK2);乙酸的量为0.71g/L(TK1),0.81g/L(TK2),乳酸的量约是乙酸的9~12倍。柠檬酸从发酵开始就呈下降趋势。挥发性风味物质中乙醇的生成量最大,发酵结束分别达到3134mg/L(TK1),4994mg/L(TK2);丁二酮和乙醛的量较普通酸奶高,分别达到62.4mg/L(TK1)和37.8mg/L(TK1)。本研究也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进行了分析,发酵结束,发酵奶中乳杆菌达到2.3×109CFU/ml(TK1),1.3×108CFU/ml(TK2);乳球菌达到1.3×109CFU/ml(TK1),1.1×108CFU/ml(TK2);酵母菌1.6×106CFU/ml(TK1),6.6×106CFU/ml(TK2)。TK1和TK2之间存在较大差异,TK1的风味好于TK2。
周剑忠董明盛江汉湖吴光红沈美芳
关键词:藏灵菇发酵有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微生物
丹贝调味料的研制被引量:4
1994年
丹贝是国内最新开发的大豆发酵食品。为开发一种以丹贝为基料的高蛋白调味料,作者将丹贝进行加盐后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后发酵丹贝的游离氨基酸比新鲜丹贝提高47.3%,其中谷氨酸含量提高63.6%,赋予产品鲜味,把后发酵丹贝配与其它辅料制成的丹贝调味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章建浩董明盛童小可江汉湖
关键词:丹贝后发酵调味料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