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好生
- 作品数:109 被引量:49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可乐定用于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研究异氟醚控制性降压时可乐定对异氟醚挥发浓度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24例ASA Ⅰ~Ⅱ级,颅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异氟醚降压组(n=12);Ⅱ组为可乐定加异氟醚降压组(n=12)。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较降压前降低25%。结果提示:可乐定能显著降低异氟醚降压诱导和维持时的吸入、潮气末浓度;不影响降压期间血浆儿茶酚胺水平。
- 王鹏毕好生金士翱
- 关键词:异氟醚控制性降压降压儿茶酚
- 不同速率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降压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3组,每组15例。R1,R2和R3组术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速率为0.19,0.28和0.37μg·kg-1·min-1,术中以0.11μg·kg-1·min-1的基础速率复合输注丙泊酚,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调节丙泊酚的输注速度,以维持稳定的麻醉深度。分别在降压前(t0)、降压后20min(t1)、40min(t2)及术毕(t3)作血气分析,并记录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在t1时点R2组和R3组HR、MAP均有显著下降(P<0.05);而R1组在t2时点才出现显著下降(P<0.05);R1组和R3组的t2时点与t1时点比较HR、MAP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R2组两时点HR、MAP差异无显著性(P>0.05)。R3组术中t1、t2与术前t0比较,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乳酸(Lac)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其他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鼻内窥镜手术中,以0.28μg·kg-1·min-1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降压作用明显、平稳,并且不会造成组织灌注压过低导致组织低氧。
- 丰新民程怡袁军毕好生
- 关键词:瑞芬太尼内窥镜手术
- 微囊化人嗜铬细胞异种移植用于实验大鼠镇痛的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评价微囊化人嗜铬细胞(ME-HCC)移植入大鼠蛛网膜下腔后治疗慢性神经痛的效果,观察ME-HCC对脊髓组织的影响. 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采用四股结扎法结扎单侧坐骨神经,制作慢性神经痛模型;取ABO同型健康成人脑死亡后的双侧肾上腺进行嗜铬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培养的嗜铬细胞记为HCC;用2%海藻酸钠(Alginate)包裹HCC并进行体外培养.30只慢性神经痛模型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蛛网膜下腔移植入Alginate空微囊组为A组;蛛网膜下腔移植入HCC组为B组;蛛网膜下腔移植入ME-HCC组为C组.观察大鼠自发痛行为的改变以及电痛阈的改变,于移植术后第12周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制作腰段脊髓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移植物对脊髓组织的影响. 结果移植后第1~9周与移植前相比,A组大鼠自发痛行为无明显改善,B组和C组大鼠自发痛行为显著改善;移植后第10~12周,B组大鼠5 min离地时间为103±20 s,C组大鼠5 min离地时间为72±15 s,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大鼠电痛阈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大鼠疼痛明显减轻,电痛阈由(0.26±0.05)mA升至(0.68±0.12)mA(P<0.05),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0~12周B组电痛阈降至(0.36±0.04)mA,C组电痛阈为(0.66±0.05)mA,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术后第12周,A组和C组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少量淋巴细胞浸润,B组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大量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结论 ME-HCC有良好的镇痛效果,Alginate微囊有较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 杨晓明刘珺毕好生江辉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镇痛
- 侧隐窝与前路椎间孔入路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比较侧隐窝与前路椎间孔入路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63例,年龄41~52岁,体重60~75kg,随机分为侧隐窝组(A组,n=31)和前路椎间孔组(B组,n=32)。分别以数字检影机定位,碘海醇显示导管的靶点位置。穿刺成功后确认麻醉平面,观察20min后注射胶原酶600~1200U。分别于术前、术后1、3、7、30、90d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组手术疗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结果与B组比较,A组穿刺成功率升高(P〈0.05),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d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点VAS评分降低(P〈0.05);两组术后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隐窝入路注射胶原酶600~1200U溶盘效果良好,且穿刺成功率较前路椎间孔入路高。
- 王开强谢燕徐红霞刘文龙毕好生
- 关键词:椎间盘化学松解术颈椎胶原酶类
- 硬膜外前间隙穿刺颈椎间盘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病的护理
- 2005年
- 刘丽吴成富毕好生
- 关键词:颈椎间盘胶原酶颈椎病护理技术
- 微囊化人嗜铬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人嗜铬细胞 (HCC)和微囊化人嗜铬细胞 (ME HCC)的儿茶酚胺(CA)及甲 脑啡肽 (M ENK)的释放功能 ,了解微囊技术对ME HCC形态和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 6例ABO同型健康成人脑死亡的双侧肾上腺进行HCC原代培养 ,对HCC进行HE染色并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 ,计数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 ;用 2 %海藻酸钠经微囊技术包裹HCC并进行培养 ,在光镜下观察 ;每 4 8h更换和收集HCC和ME HCC培养液 ,- 2 0℃保存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检测培养液及烟碱刺激试验后培养液中CA和M ENK水平。结果 (1)ME HCC形态圆整 ,体外培养生长良好 ,与HCC相似 ;(2 )HCC和ME HCC培养液中CA及M ENK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低水平烟碱刺激能提高培养液中HCC和ME -HCC释放CA及M ENK量 ,且二者CA及M ENK增加量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本包膜材料和制囊技术对HCC无损伤 ,ME HCC体外培养的活性和释放功能良好 。
- 杨晓明毕好生杨茂元田玉科张伟杰汤红褚海辰
- 关键词:药物投与系统嗜铬细胞细胞培养镇痛
- 兔脑缺血再灌注后尼莫地平对脑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1994年
- 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造成严重脑缺血20分钟的基础上,应用微循环闭路电视显微系统行颅骨开窗法对兔脑软脑膜微循环录像,直接动态观察钙拮抗剂尼莫地平对脑复苏后微循环的影响。再灌注期,尼莫地平能显著地扩张微动脉,并持续100分钟以上,明显地延缓延迟性低灌注时相。结果提示:尼莫地平具有不同程度地改善脑缺血后微循环异常,增加脑组织血液供给,减轻再灌注损伤。
- 张曙刘鸿源杨德祖黄澍金忠民罗益生毕好生
- 关键词:钙通道微循环脑缺血
- 气管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全麻气管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医源性杓状软骨脱位 13例的发生原因。结果 在 13例中 ,8例为左侧脱位 ,5例右侧脱位。气管插管操作手法不当是导致杓状软骨脱位的直接原因 ,麻醉过浅、肌松不全明显妨碍插管操作。患者体型因素也增加了这种喉损伤的机会。结论 全麻期间发生杓状软骨脱位的原因很多 ,气管插管操作规范。
- 靳敏毕好生王志斌
- 关键词:气管插管杓状软骨脱位影响因素麻醉麻醉深度
- 重症肝功能障碍、肝衰竭患者非移植手术的麻醉处理
- 2006年
- 童胜雄丰新民毕好生
- 关键词:肝功能障碍麻醉处理肝衰竭重症麻醉管理
- 椎管腔移植嗜铬细胞后脑脊液中脑啡肽及儿茶酚胺浓度的变化被引量:2
- 1998年
- 近来的研究证实,蛛网膜下腔移植嗜铬细胞对多种慢性疼痛都具有治疗作用。但该方法通过何种机制产生镇痛作用目前尚不清楚。为探讨该方法是否通过嗜铬细胞分泌儿茶酚胺及脑啡肽等镇痛递质发挥作用,奉组实验以神经痛动物模型为对象,对移植嗜铬细胞后脑脊液中儿茶酚胺及脑啡肽含量的变化,以及移植细胞的镇痛效应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材料与分组取杂种犬20只,训养一月,使其能配合热、电痛阈的检测,之后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只。
- 李金元毕好生江辉巴秀云
- 关键词:嗜铬细胞脑脊液脑啡肽儿茶酚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