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振奎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3篇应激反应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2篇气管
  • 2篇气管拔管
  • 2篇全麻
  • 2篇静脉
  • 2篇静脉麻醉
  • 2篇芬太尼
  • 2篇拔管
  • 2篇丙泊酚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增快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反应
  • 1篇胸段
  • 1篇胸段硬膜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反应

机构

  • 8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殷振奎
  • 2篇王泽华
  • 1篇熊桂仙
  • 1篇马翠霞
  • 1篇原志军
  • 1篇李治贵
  • 1篇原志芳
  • 1篇姜涛
  • 1篇胡文庆
  • 1篇黄海波
  • 1篇王国强
  • 1篇王栋

传媒

  • 3篇长治医学院学...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小剂量异丙酚减轻气管拔管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气管拔管前静注小剂量异丙酚对减轻气管拔管时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ASAⅠ级~Ⅱ级择期腹部手术全麻病人 40例 ,随机分为C组 (对照组 )和P组 (异丙酚组 ) ,各 2 0例。术毕符合拔管条件时 ,C组开始拔管 ,P组拔管前 2min静注异丙酚 0 .5mg/kg~ 0 .8mg/kg。观察记录两组拔管前 2min、拔管即刻、拔管后 2min、5min的HR、MAP及吸痰时病人的呛咳反应。结果 :HR :P组拔管即刻比拔管前增快 (P <0 .0 5 ) ,拔管后与拔管前无明显变化 ,C组拔管即刻、拔管后 2min、5min与拔管前及P组同期相比均显著增快 (P <0 .0 1 )。MAP :P组各期无明显变化 ,C组与拔管前及P组同期比较以拔管时升高显著 (P <0 .5 )。吸痰时病人呛咳反应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异丙酚于拔管前静注 ,可有效地减轻气管拔管反应。
殷振奎
关键词:异丙酚气管拔管应激反应
老年急诊病人手术硬膜外麻醉体会
1998年
我院急诊科自1988年~1997年,在硬膜外麻醉下对186例老年急诊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由于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和急症限制了术前充分的准备,而给麻醉处理造成一定的困难。1临床资料186例中,男102例,女84例。年龄60岁~69岁116例,70岁~7...
殷振奎赵玉峰苗红兵
关键词:急诊病人硬膜外麻醉外科手术
丙泊酚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过程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9
2001年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家兔肾上腹主动脉阻断后肾脏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家兔 2 4只 ,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 (A组 )、缺血再灌注组 (B组 )和丙泊酚组 (C组 )。肾上腹主动脉阻断 30分钟再灌注 180分钟制成双侧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ARIRI)动物模型。C组于阻断腹主动脉前静脉注射丙泊酚 5mg/kg ,继以微量泵持续输注 2 0mg·kg-1·h-1丙泊酚 15分钟 ,A、B组则以同样方法静注等容积生理盐水作对照。动态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以及肾皮质中SOD、MDA的变化 ,并在电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C组在再灌注期血和肾皮质中MDA浓度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SOD活性显著高于B组 (P <0 0 1)。B组电镜见明显急性肾小管损伤及坏死 ,而C组肾小管损伤轻微。
王泽华殷振奎黄海波李治贵胡文庆熊桂仙
关键词:丙泊酚再灌注损伤急性肾缺血脂质过氧化损伤静脉麻醉药
瑞芬太尼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心血管反应、丙泊酚用量及苏醒时间。方法:30例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例。A组以咪唑安定、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诱导,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维持。B组以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诱导,以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维持。C组麻醉诱导同B组,麻醉维持同A组。观察记录三组不同时点的BP、HR、SpO2和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拔管时间、拔管后10 min的VAS评分。结果:SBP在插管后1 min B、C组明显高于A组(P<0.05),置入支撑喉镜时A、C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拔管时间A、C组明显少于B组(P<0.05),拔管后VAS评分B、C组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较芬太尼抑制心血管反应更有效且丙泊酚用量少、苏醒快。
殷振奎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丙泊酚声带息肉
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药物诱导对全身麻醉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插管和拔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分别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对全身麻醉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插管和拔管时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全身麻醉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咪达唑仑进行全身麻醉,B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BIS及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A、B组插管后即刻(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较之前显著下降,而拔管前(T4)、拔管后即刻(T5)则显著回升(P<0.05);但两组间不同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T2)及T3时两组BIS均较麻醉前(T1)下降,而T4时两组BIS均有所回升,B组T4时BIS回升幅度大于A组(P<0.05),T5时两组BIS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丙泊酚分别复合右美托咪定均可达到理想的全身麻醉镇静镇痛作用,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经济能力等综合判断后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案,从而有利于保障全身麻醉的效果并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王国强王泽华殷振奎宋代臣姜涛王栋
关键词:全身麻醉咪达唑仑脑电双频指数应激反应
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胃癌根治术的比较
2005年
殷振奎
关键词:全麻硬膜外阻滞应激反应血糖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行口腔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1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于麻醉诱导前30min、术中2h、术毕、术后24、48h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B淋巴细胞百分比,对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NK细胞、B淋巴细胞百分比在术中2h、术毕、术毕24h降低,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比较,术中、术毕、术后24、48hCD3+、CD4+、CD4+/CD8+、NK细胞相比全凭静脉麻醉组高于吸入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和吸人麻醉均对患者的免疫细胞有~定的抑制作用,但全凭静脉麻醉组的抑制作用较小,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较早。咪达唑仑、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作为较好的麻醉方法。
原志军殷振奎原志芳马翠霞
关键词:麻醉静脉麻醉
雷米芬太尼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殷振奎牛爱清
关键词:心血管反应雷米芬太尼气管拔管全麻苏醒期心率增快
胸段硬膜外注射酚甘油治疗晚期癌痛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对比不同浓度酚甘油胸段硬膜外注射治疗晚期癌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WHO 三阶梯止痛第三级药物治疗效果差的胸部、中上腹部或背部疼痛(VAS评分法均为8-10)的癌症患者60 例,随机分为A、B、C 3组。根据疼痛部位确定穿刺点行硬膜外穿刺,先注入1.5%利多卡因3-5ml,观察5min,无全脊麻症状,1次分别注入5%(A组)、10%(B组)、15%(C组)酚甘油溶液3-5ml。结果近期(24 h)镇痛效果C组明显优于A组(P<0.01),B组优于A组(P<0.05)。远期镇痛效果优良率高浓度组大于低浓度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5%酚甘油胸段硬膜外注射用于晚期癌痛的镇痛效果优于低浓度组,且不增加并发症。
殷振奎牛爱清
关键词:晚期癌痛硬膜外注射胸段硬膜外三阶梯止痛酚甘油全脊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