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芳莉
- 作品数:35 被引量:135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界面氢键对受限水结构和动态特性的影响
- 2015年
- 应用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水限制在全羟基化二氧化硅晶体表面间的弛豫过程,研究了基底表面与水形成的界面氢键,及其对受限水结构和动态特性行为的影响.当基底表面硅醇固定时,靠近基底表面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与基底表面的氢原子形成强氢键,这使得靠近表面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比对应的氢原子更靠近基底表面,从而水分子的偶极矩远离表面.当基底表面硅醇可动时,靠近基底表面水分子与基底表面原子形成两种强氢键,一种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与表面的氢原子形成的强氢键,数量较少,另一种是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表面的氧原子形成的强氢键,数量较多,这使得靠近表面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比对应的氧原子更靠近表面,从而水分子的偶极矩指向表面.在相同几何间距下,当基底表面硅醇可动时,表面的活动性使得几何限制作用减弱,导致了受限水分层现象没有固定表面限制下的明显.此外,固定表面比可动表面与水形成的界面氢键作用较强,数量较多,导致了可动表面限制下水的运动更为剧烈.
- 王明段芳莉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 纳米颗粒碰撞下的单晶硅表面原子形态被引量:1
- 2005年
-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纳米颗粒与单晶硅(001)表面碰撞后反弹、飞离的现象,研究了入射角度对颗粒运动轨迹、基体损伤形貌的影响.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颗粒反射角度在从钝角到锐角的大范围内变化.入射角度决定了嵌入到最低点时颗粒与基体的接触部位,作用于接触部位的基体释放弹性形变能提供了颗粒的反弹能量,从而形成纳米颗粒的反弹角度敏感依赖于入射角度的现象.碰撞使基体发生凹陷变形.与颗粒运动轨迹相对应,基体凹陷区域形状从较深的勺子形变化到平坦的圆弧形.部分位于运动颗粒前方的基体原子被推移出,在凹陷区边缘形成原子堆积.
- 段芳莉雒建斌温诗铸王家序
- 关键词: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损伤形貌反射角圆弧形
- 基于联邦学习的智能轴承分布式端边协同故障诊断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智能轴承分布式端边协同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获取多个同类轴承的加速度信号样本;于各轴承端侧提取加速度信号样本中的异常样本,并构建局部故障诊断模型,基于局部故障诊断模型对异常样本进行推...
- 段芳莉 陈文豪 陈垦 丁晓喜 黄文彬 王利明
- 应用于冶金制造业的双尺度动态趋势预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冶金制造业的双尺度动态趋势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采集轴承正常工作期间的振动信号,提取振动信号的时域特征;利用多个工作周期的振动信号时域特征构建局部退化趋势,构建局部趋势预测模型,利用局部退化趋势...
- 段芳莉 黄昭 石佳 丁晓喜 何东 黄文彬 肖飞
- 摩擦导致的聚合物表层微观结构改变
- 2015年
- 应用大规模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锥形探头在非晶态聚合物薄膜表面的滑动摩擦过程,研究了摩擦导致的聚合物薄膜表层微观结构改变,以及探头与基体间黏着作用、滑动速度和分子链长度对基体表层微观结构改变的影响.当探头与基体之间为黏着作用时,摩擦导致基体表面滑痕区域的键取向沿滑动方向重新取向,导致表层分子链回转半径沿滑动方向伸长,并且这些表层微观结构的改变程度随滑动速度的减小而增大.在摩擦导致结构改变的过程中,链端单体和链中单体的贡献作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分子链拉伸变形机制.当样本缠结度较大或探头滑动速度较小时,相比于链中单体,探头对链端单体的拖曳作用使更多分子链发生拉伸变形.研究还发现,在探头与聚合物薄膜系统中,使薄膜表层微观结构发生改变是摩擦能量耗散的重要途径.
- 段芳莉王明刘静
- 关键词:微观结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纳米接触行为的三维多尺度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2年
- 应用分子动力学与有限元耦合的桥域多尺度算法,模拟三维刚性球形压头与光滑基体表面的纳米尺度接触行为,并与全原子分子模拟结果比较.考察在一定载荷下的系统弛豫行为、两种模型桥接区位移和应力的连续性、法向力和接触面积随压头位移变化等,结果表明:一定外载荷下,桥域多尺度算法能较快达到平衡状态,且压头的振荡幅度更小,系统初始温度为0 K时该算法的相对误差最小.在准静态加载过程中,该算法能够将原子区的位移、应力等连续的过渡到连续介质区,具有较好的耦合效果;法向力-压头位移和接触半径-压头位移曲线几乎与分子模拟结果重合,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 段芳莉郭其超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 半晶态聚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粗粒化聚乙烯醇模型,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熔融态聚合物经过缓慢冷却、局部结晶形成半晶态聚合物的过程.静态结构因子的演变显示出在结晶初期小角散射强度的增大先于布拉格峰的出现,这与小角/大角X射线散射实验现象相一致.模拟得到的半晶态聚合物呈现为折叠链构成的晶区与非晶区交杂在一起的结构形态,与缨状微束结构模型相一致.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冷却阶段具有不同的有序结构形成机制.从结晶温度到玻璃化温度的凝固过程中,存在分子链的伸展和伸直分子链之间平行排列两种形式的结构转变;而在玻璃化温度之后,材料的活性只允许调整伸直分子链之间的相对排列位置.
- 段芳莉颜世铛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 两个Si、O混合系统势函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现象
- 在制作硅片的化学机械抛光中,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与加工硅片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材料的去除方式。Umeno势和watanabe势是Si、O混合系统的势函数,将Umeno势、watanabe势应用于二氧化硅颗粒与硅片表面相互作用的研...
- 段芳莉雒建斌温诗铸
- 关键词:势函数分子动力学模拟硅片
- 文献传递
- 半晶态聚合物拉伸变形的微观机理被引量:10
- 2016年
- 应用大规模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粗粒化聚乙烯醇模型,模拟了晶区与非晶区随机交杂的半晶态聚合物模型系统,研究了半晶态聚合物在单轴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行为和微观结构演变.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4个典型变形阶段:弹性变形、屈服、应变软化和应变强化.在拉伸变形过程中,主要存在晶区折叠链之间的滑移、晶区破坏、非晶区的解缠结,以及分子链沿拉伸方向重新取向等4种主要的微结构演变形式.在屈服点附近,晶区分子链之间排列紧密程度减小而发生滑移,之后晶区变化需要的应力变小,从而形成应变软化现象.随着应变的增大,经各分子链段协同作用使非晶区分子链的解缠结和重新取向行为扩展到相对宏观尺度,导致拉伸应力增大而形成应变强化现象.
- 段芳莉金义矿颜世铛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 弹性变形对径向轴承弹流润滑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0年
- 本文以具有不同弹性模量、泊松系数的两种轴承材料为例分析了弹性变形对有限长径向滑动轴承的弹流润滑性能的影响。流体动力润滑方程采用雷诺方程 ,应用力学问题的通用有限元软件MARC产生柔度矩阵计算弹性变形。对比分析了二种轴承的油膜压力分布、油膜厚度分布、最小油膜厚度以及承载能力。
- 段芳莉韦云隆
- 关键词:径向滑动轴承柔度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