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炎症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尿素呼气试验
  • 1篇转归
  • 1篇综合征
  • 1篇综合征诊断
  • 1篇黏膜
  • 1篇黏膜炎症
  • 1篇胃炎
  • 1篇胃黏膜
  • 1篇胃黏膜炎症
  • 1篇消化性溃疡
  • 1篇螺杆菌
  • 1篇内镜
  • 1篇内窥镜
  • 1篇窥镜
  • 1篇溃疡
  • 1篇溃疡病
  • 1篇呼气

机构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段晓文
  • 2篇段丽萍
  • 1篇林三仁
  • 1篇段丽萍
  • 1篇郭长吉
  • 1篇王志刚
  • 1篇吕愈敏
  • 1篇李益农
  • 1篇金珠
  • 1篇王晶桐
  • 1篇叶嗣懋
  • 1篇夏志伟

传媒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腹腔镜和肝活检对Dubin-Johnson综合征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7
2000年
目的 :探讨 (Dubin Johnsonsyndrome ,DJS)的诊断和鉴别方法。 方法 :对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196 0~1998年确诊的 10例DJS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DJS以慢性持续或间歇性黄疸为主要特征 ,血清胆红素一般轻度升高且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ALT及AST正常 ;但并发病毒性肝炎或其它肝病时可升高。口服胆囊造影不显影 ;BSP试验呈典型双峰曲线 ,该方法已被淘汰。腹腔镜下肝脏呈特征性“黑肝”改变 ;肝活检细胞内有棕色或棕黄色色素颗粒沉着。结论 :腹腔镜检查和 /或肝活检是DJS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郭长吉林三仁李益农段晓文段丽萍
关键词:腹腔镜肝活检
^(13)C-尿素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杆菌密度及胃黏膜炎症的判断价值被引量:20
1999年
目的 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UBT) 对幽门螺杆菌(Hp) 感染密度及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 以病理组织学为对照,分析UBT对Hp 诊断的准确性并比较不同细菌感染密度以及不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时UBT结果(DOB值) 的差异。结果 UBT对Hp 诊断的敏感性为93.2% ,特异性为89.1 % 。Hp 感染密度重度组的DOB值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 .05) ,WS染色分级与DOB值之间具有弱相关性(rs=0 .599 0 , P< 0.000 1,n = 137)。Hp 阳性的病例中,不同程度慢性胃炎组、不同程度活动性胃炎组之间的DOB值差异无显著性。黏膜炎症程度的分级与DOB值无相关性。结论 UBT对Hp 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其结果显示DOB值虽能间接反映胃内细菌感染的密度,但两者之间缺乏精确的定量关系。DOB值的高低难以反映胃黏膜内中性粒细胞和慢性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
段丽萍段晓文叶嗣懋王晶桐金珠王志刚
关键词: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胃炎
溃疡病非喷射性出血内镜征象与转归的关系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比较溃疡病合并非喷射性出血患者不同内镜征象者临床表现、内镜治疗效果及转归的差异。方法 参考Forrest分级将143 例患者分为3 组:单纯渗血(Ⅰb)、渗血伴血管裸露(Ⅰb+ Ⅱa)和渗血伴血凝块(Ⅰb+ Ⅱb)。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药物喷洒治疗,未止血者继续予内镜下注射治疗,反复大出血者外科手术。结果 内镜喷洒的即时止血率为Ⅰb 50.0% ,Ⅰb+ Ⅱa 0.0% ,Ⅰb+ Ⅱb 25.4% ;注射的即刻止血率均为100.0% 。3种不同征象的患者治疗后的再出血率为15.0% ~23.5%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注射治疗的再出血率低于喷洒治疗(13.7% 与37.5% ,P< 0.01)。4.0%~9.0% 的病例需要手术治疗,各组之间手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Ⅰb+ Ⅱa、Ⅰb+ Ⅱb 者临床表现较重。内镜下注射治疗的即时效果优于喷洒治疗,且再出血的发生率较低。经内镜成功治疗的患者。
段丽萍段晓文马颖才夏志伟吕愈敏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内窥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