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志红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防化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军事

主题

  • 3篇异构体
  • 3篇气相
  • 3篇化合物
  • 2篇色谱
  • 2篇同分异构
  • 2篇同分异构体
  • 2篇气相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光谱
  • 2篇核查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1篇有机膦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仪
  • 1篇色谱柱
  • 1篇水样
  • 1篇酸化
  • 1篇气相色谱法

机构

  • 8篇防化研究院
  • 2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8篇段志红
  • 4篇车自有
  • 3篇刘景全
  • 3篇王玉
  • 2篇于惠兰
  • 2篇杨凤仙
  • 2篇刘石磊
  • 2篇丁亚平
  • 1篇张春红
  • 1篇闫秀云
  • 1篇张远征
  • 1篇许大年
  • 1篇张有明
  • 1篇黄桂兰
  • 1篇苏庆德
  • 1篇吴庆生
  • 1篇费友珠

传媒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分析化学
  • 1篇质谱学报
  • 1篇现代仪器使用...
  • 1篇第七届全国青...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中国物理学会...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分离鉴定烷基膦酸酯类同分异构体
2003年
丁亚平车自有吴庆生段志红王玉苏庆德
关键词:同分异构体
Tracer GC/FTIR鉴别“V类”化合物的结构异构体
1998年
V类化合物的通式为: RR′OPOSCH_2CH_2NR_2(R=C_1~C_3,R′=C_1~C_10,R″C_1~C_3),V类化合物EI质谱图最特征峰是带有胺基端的两种碎片离子峰,在其他部位发生断裂产生的峰个数少、强度低。具有相同胺基端的不同V类化合物EI质谱图相同,因此难于准确确定 其结构。而V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具有明显的特征,可以准确确定其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我们使用Bio-Rad公司的 Tracer GC/FTIR对V类化合物的鉴定。
张远征许大年费友珠段志红边淑青
关键词:异构体气相色谱仪色谱柱
红外光谱法在“国际联试”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联用技术在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于1996年5月进行的第一次正式水平考试中的应用.红外检出:水样中有频哪基醇和正丙基膦酸;有机液体样中有二甲氨基磷酰二氯、二甲氨基磷酸二乙酯、二甲氨基氰磷酸乙酯...
段志红王玉刘景全
关键词:核查方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
文献传递
色红联用分离鉴定防化核查样品中烷基膦酸酯类同分异构体
含磷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具有特殊性,GC很难将它们分开,GC/MS提供的能够区分的结构信息很少,难以区分确定其结构.运用GC/Tracer/FTIR等仪器,通过改变色谱条件和Tracer接口部分ZnSe片可移动的特点,成功...
车自有丁亚平段志红王玉吴庆生
关键词:含磷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红外光谱
文献传递
二苯氰胂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研究
本文采用MS、<'1>HNMR、<'13>CNMR及2DNMR等方法鉴定了二苯氰胂、二苯氯胂、二氯苯胂、三苯胂及氧联双二苯胂等五个化合物.对二氯苯胂的谱图行了指定.运用<'13>CNMR定量分析方法对氧联双二苯胂进行了纯...
闫秀云黄桂兰刘石磊张春红刘景全段志红
关键词:核磁共振
文献传递
HPLC-ESI-MS分析有机膦酸化化合物的方法研究
本文应用HPLC-ESI-MS技术研究了有机膦酸化合物的土样和水样的回收率,应用选择离子监测技术,排除了基质中杂质的干扰,提高了分析灵敏度.
杨凤仙于惠兰车自有段志红
文献传递
环境水样中有膦酸酯类化合物的GC/MS定量分析方法
本文介绍了环境水样中三个有机膦酸酯化合物的样品制备和优化的气相色谱分离条件选择,及采用GC/MS选择质谱离子(SIM)采集,配制知量样品,制作回归曲线定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多项条件实验,获得了GC/MS定量分析环境水样的...
张有明刘石磊刘景全段志红
关键词:环境水样化学定量分析
文献传递
HPLC-ESI-MS分析有机膦酸化合物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A reliable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organicphosphonic acid compound was developed on HPLC-ESI-MS. The condition of separation and ionization etc were optimized.
杨凤仙于惠兰车自有段志红
关键词:HPLC-ESI-M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