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宇

作品数:27 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World Wildlife Fund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杂草
  • 5篇早熟
  • 5篇早熟禾
  • 5篇鸟类
  • 5篇除草
  • 5篇除草剂
  • 4篇野生
  • 4篇野生杂草
  • 4篇杀菌剂
  • 3篇豚草
  • 3篇精油
  • 3篇繁殖
  • 3篇繁殖生态
  • 3篇反枝苋
  • 2篇遗鸥
  • 2篇抑菌
  • 2篇抑菌剂
  • 2篇抑菌圈
  • 2篇引物
  • 2篇真菌

机构

  • 27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新疆林业科学...
  • 1篇伯明翰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27篇梅宇
  • 13篇马鸣
  • 9篇邵华
  • 9篇张弛
  • 7篇胡宝文
  • 3篇徐峰
  • 2篇杨维康
  • 2篇师玮
  • 2篇丁鹏
  • 2篇吴逸群
  • 2篇徐文轩
  • 2篇蔡新斌
  • 2篇刘铁
  • 1篇买尔旦·吐尔...
  • 1篇田磊磊
  • 1篇张新民
  • 1篇刘迺发
  • 1篇吴道宁
  • 1篇王文娟
  • 1篇陈莹

传媒

  • 8篇动物学杂志
  • 5篇Zoolog...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8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灰鹤在迁徙途中撞击高压线伤亡分析与视觉盲区初探被引量:4
2021年
广布于欧亚大陆的灰鹤(Grusgrus)又叫普通鹤、欧亚鹤。采用直接计数法,观测灰鹤的迁徙活动。依据2019至2021年在乌鲁木齐郊区连续3年搜集灰鹤迁徙期遭遇高压线(220kV)挂碰遇难的数据,简单介绍伤亡案例的特点。可能是因为灰鹤前端有一个视觉盲区,致49只灰鹤碰撞了高压线,统计到伤亡率达5.4%。伤亡者多是1龄以上4龄以内的亚成鸟(占94%),成鸟占6%,尚未见1龄内幼鸟。现场解剖,伤亡者的断翅率最高,达到53%;腿被撞折的比率也很高,达51%;腹部或背部擦伤占24%;头或颈部碰伤约为14%。因为碰挂后落地(≥30 m架空线),造成二次受伤,结果有41%的灰鹤身体是多处受伤(复合伤)。最后,对视野盲区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伤亡的原因,并介绍和推荐几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马鸣蒋可威梅宇王文娟Graham Martin李军伟陈雨萧王述潮吴道宁
关键词:灰鹤伤亡率迁徙
豚草精油作为大丽轮枝菌杀菌剂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豚草精油作为大丽轮枝菌杀菌剂的应用,采用豚草精油接触和熏蒸两种方法抑制大丽轮枝菌的生长,其结果表明:豚草精油在低浓度0.5μl/ml下即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产生显著影响,这种生长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而逐渐...
邵华韩彩霞张弛梅宇周世兴张晨鹏石凯黄岭成真锐
文献传递
中国西部电网电击猛禽致死事故调查被引量:13
2008年
2004~2008年调查了西部电网电击猛禽情况。调查区域包括新疆、青海、四川、甘肃、西藏等省区。共统计10 kV和35 kV输电线路长度178 km、杆塔数1 800余根;收集线路附近鸟的尸体、羽毛、残骸等110件,用于鉴定鸟种。调查结果,被电死猛禽计79只(10 kV),平均每千米输电线路1.36只,11.31%的杆塔对鸟类构成威胁;35 kV输电线路上鸟巢数44个,平均每千米输电线路0.37个,至少6.06%杆塔被猛禽利用。已知24%~40%的跳闸停电事故是由于鸟类引发的。症结分析,西部电网结构设计不合理,线路裸露,缺乏防鸟措施。在西部约20%左右的猛禽(11种)受到电击的威胁,同时严重影响着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本文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梅宇马鸣Andrew Dixon胡宝文
关键词:猛禽高压电网
上百只侏鸬鹚在新疆越冬
2022年
近年,作为中国鸟类新记录,侏鸬鹚(Microcarbo pygmeus)在新疆连续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因为在100多年前,就曾经有人在新疆西部记录过侏鸬鹚(Судиловская1936)。但是,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被国内的学者们所正式认可或采纳(郑作新1976,马鸣2011,郑光美2017)。2018年11月20日,新疆摄影师刘忠德在玛纳斯湿地发现了40多只外形很像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的黑色鸟儿,其长相独特,头部颜色比普通鸬鹚柔和,是一种渐变的棕色。
蒋可威梅宇马鸣丁鹏
关键词:鸟类新记录偶然事件
新疆欧夜鹰繁殖生态初报被引量:2
2008年
欧夜鹰(Caprimulgus europaeus)属夜行性鸟类。广泛分布于新疆荒漠地区,如乌鲁木齐、阿勒泰、克拉玛依、昌吉州、吐鲁番、哈密、阿克苏、库尔勒、喀什等地区(Ma,2001)。因其繁殖行为极其诡秘,国内仅见较少研究资料(Tan et al,2003)。
马鸣张新民梅宇胡宝文
关键词:繁殖生态乌鲁木齐
新疆艾比湖遗鸥和细嘴鸥的数量现状被引量:2
2010年
马鸣胡宝文克德尔汗李飞吴加清高翔梅宇
关键词:艾比湖遗鸥叶尔羌河流域干旱地区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猎隼的繁殖生态被引量:6
2007年
猎隼(Falco cherrug)主要繁殖于我国西部省区,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005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其繁殖生态。猎隼繁殖期为4—7月;窝卵数平均为(4.0±0.63)(3—5)枚;卵长径为(55.40±3.06)mm,卵短径为(41.11±1.70)mm;猎隼的孵化率、雏鸟成活率和繁殖力分别为70.8%、64.7%和1.8;巢成功率为83.3%。雏鸟体重、跗长的生长符合逻辑斯谛曲线增长。食物的可利用性是限制新疆猎隼窝卵数和生殖力的主导因素。要有效保护猎隼首先应保护栖息环境和猎物的多样性及丰富度。
吴逸群马鸣刘迺发徐峰田磊磊梅宇
关键词:猎隼繁殖生态巢址选择繁殖力
西藏亚菊提取物作为抑菌剂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藏亚菊挥发油作为抑菌剂的应用,经过实验表明,本发明提取的西藏亚菊挥发油在极低浓度5μg/mL的熏蒸培养下,即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细菌菌落及黑曲霉和大丽轮枝菌真菌菌丝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抑菌圈直径随...
韩彩霞邵伟张弛邵华梅宇周世兴石凯陈宏阳
一种蒙古野驴微卫星分子标记组合及其引物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蒙古野驴微卫星分子标记组合及其引物和应用,涉及DNA分子标记技术领域。该蒙古野驴微卫星分子标记组合,包括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7‑24所示的Eqr3400、Eqr5948、Eqr732、E...
汪沐阳丁佳佳梅宇徐文轩杨维康师玮
西藏亚菊提取物在制备除草剂和/或杀虫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藏亚菊挥发油作为除草剂和/或杀虫剂的应用,西藏亚菊挥发油制备方法简单,其挥发油成分在西藏亚菊植物中天然存在,可自然界分解,对环境友好,在低浓度0.5mg/mL时,即可对野生杂草早熟禾和苜蓿的幼苗生长产生显...
韩彩霞邵伟张弛邵华梅宇周世兴石凯陈宏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