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敏儿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香港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文学
  • 1篇代文
  • 1篇性描写
  • 1篇意志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诗学
  • 1篇女性
  • 1篇女性描写
  • 1篇批评家
  • 1篇自然主义
  • 1篇作家
  • 1篇文学研究
  • 1篇现代文
  • 1篇现代文学
  • 1篇想象力
  • 1篇小说
  • 1篇写景
  • 1篇茅盾小说
  • 1篇描写
  • 1篇母爱

机构

  • 5篇香港教育学院

作者

  • 5篇梁敏儿
  • 1篇梁慧敏

传媒

  • 1篇文学评论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第二届全国教...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拒绝重量的飞升意志——《野草》的想象力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运用法国批评家巴什拉的四元素诗学 ,从离物质与抗拒重量两个角度去探讨鲁迅《野草》的想象力 ,及其中隐含的象征结构。
梁敏儿
关键词:想象力意志巴什拉批评家诗学
零度的描写与自然主义——茅盾小说中的女性描写被引量:4
2002年
梁敏儿
关键词:茅盾小说女性描写传统小说中国现代文学自然主义
儿童文学的母爱想象被引量:5
2006年
母爱是儿童文学的永恒主题,但是西方传统的童话之中,母亲常是以恶母或者巫婆的形象出现,善良的母亲形象则经常缺席。童话是集体创作,和个人创作可能有差别,特别是善良母亲的形象是近代社会走向核心家庭的产物,所以本文尝试从当代的作家入手,探索一下善良母亲的想象及其背后隐含的意义。论文以当代中国台湾作家杨唤作为讨论核心,探讨作家以母亲做为创作主题的原因,并旁及其他三位作家:丹麦作家安徒生、美国作家桑塔克和中国作家冰心。本文分别从“缺失”和“充满”两个角度来探讨作为神话想象的母亲究竟是如何进入儿童文学的文本之中,而这种神话的想象又为真实生活中的女性带来什么样的困境。
梁敏儿
关键词:儿童文学母亲形象安徒生作家比较文学
完全性的追求——鲁迅、《苦闷的象征》与浪漫主义被引量:1
2000年
梁敏儿
关键词:文学研究浪漫主义
教科书范文分类与文体范式:以现代写景文为例
一、源起:教科书范文的分类构思中国人对于文体的分类想法和西方有别,而且很早就已经定形,以《文选》为例,文类既按文章的体裁来划分,但也参考内容。例如体裁项下有赋、诗、骚、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
梁敏儿梁慧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