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惠
- 作品数:22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论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承接
- 2009年
- 我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个性。在当今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和有益的承接既是对国际文化多元的回应,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提高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需要。传统文化的现代承接,要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来构建我国新的文化体系,注重剔除糟粕、对其中的合理成分和积极因素进行重释,要注意避免偏执的倾向,避免矫枉过正。
- 梁健惠
- 关键词:传统文化扬弃
- 市场经济环境下道德与法律价值的实现被引量:3
- 2016年
- 市场经济既依赖于道德的高层规范,又有赖于法律的底层规范。法律与道德作为社会规范最重要的两大维度,共同对市场经济活动起规范作用。二者之间并非相互割裂的,甚至从市场经济本身来看,道德与法律的相互转化与相互促进,就是其自身成长与完善的动力。法律对市场经济的规范的合理性需要从道德中寻求依据,道德对市场经济的规范需要获得法律的支持与引导,市场经济环境下道德与法律又具有价值层面的一元性。道德与法律一元价值共同实现的有效路径是道德法律化与法律个体内化。
- 梁健惠
- 关键词:道德法律
- 现代高校德育理念与行为实现的生态化思考被引量:4
- 2016年
- 与传统高校德育相比,现代高校德育有着新的内涵,并且表现出整体性、生命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现代高校德育需要将生态化的理念运用到自身的行为中,关注与社会中其他领域德育工作的关系,关注自身内部各种因素相互间的关系,关注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高校生态化德育的系统性、公平性和协调性。
- 梁健惠
- 关键词:高校德育生态化
- 数字化时代著作权保护的道德思考及法律对策被引量:2
- 2016年
-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传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扩充了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和权利内容,但是从道德层面却带来新的问题。数字技术为著作权人的权利过分扩张提供了便利,推动了利益集团权利扩张的高涨,打破了著作权人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激化了作品权利人与使用者的矛盾,迟滞了我国文化科学的发展。必须结合数字传输技术的特点来构建现有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将传统著作权对权利人权益的单向保护的观念转变为同时兼顾公共利益的"双向本位"价值观,合理地界定及限制权利人的权利。
- 梁健惠
- 关键词:权利扩张权利限制法定许可
-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与经济的协同发展被引量:2
- 2016年
- 世界各国当处于社会转型期时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通常有一个相伴而生的阶段。但是经济与道德的内在统一关系决定了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并不必然地与经济状况发展成正比或反比。社会转型期道德面临着一个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重塑过程,应该走经济与道德协同发展之路,对传统道德批判性地承接,及时构建与转型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体系。
- 梁健惠
-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道德
- 止斋先生陈傅良的“民生”政治谋略
- 2014年
- 陈傅良是一位非常重视经济研究和历史研究,并且强调实物主义的唯物思想家,更是一位体贴民心、考察民情之后付出行动的一位平民政治家。本文针对陈傅良的"民生"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 梁健惠
- 关键词:陈傅良政治思想民生
- 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比较性探析
- 2016年
- 对中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模式、实践教育模式、社会化模式、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层次化模式进行对比性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综合化作为发展趋势,以渗透式教育作为应有方式。以“以人为本”作为中心理念。
- 梁健惠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时代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蕴含的德育内容论析被引量:8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对新时代教育事业与人才培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出了总体战略部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新时代德育内容。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和带来的新挑战,高校德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和教育载体等方面存在着种种不适应。高校德育需适应外部大环境和微观环境的需求与变化,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变革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发挥高校德育在新时代的强大育人功能。
- 梁健惠
- 关键词:高校德育
- 在融合与互动中创新——艺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路径被引量:3
- 2015年
- 艺术院校的学生具有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共性特点,同时也有着明显的特殊性。而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在针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特殊性方面,仍然表现出比较强烈的不适应性。要切实提高艺术院校思政课的有效性,就必须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既要遵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原则和一般规律,又要注重艺术生的个性化特点并尊重其特殊规律,有针对性和开拓性地开展思政课教学。
- 梁健惠
- 关键词:思政课艺术院校有效性
- 高校三大功能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 2014年
- 从现实情况看,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需要一套务实有效的理论来指导。从长远发展看,社会管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关人才的支持。高校的社会管理服务功能源于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就直接方式而言,主要是创新内部管理。其间接方式则主要是:通过发挥人才培养功能,为社会输送大量符合社会管理规范的人才;通过发挥自身科研能力,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通过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软技术支持。高校只有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体制改进、制度更新和社会进步。
- 梁健惠詹捷慧
- 关键词:高校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