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辉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铜、锌、硒对药用菊花主要有效成分和花中硒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9年
- 采用3因子5水平3512最优回归设计的盆栽试验,研究铜、锌、硒元素对药用菊花主要有效成分(总黄酮、绿原酸)和花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其他大、中、微量元素需求条件下,施用铜、锌、硒三种元素对菊花花中的有效成分表现出交互作用。其中,铜、硒配施表现出正效应,并达到显著水平;而铜、锌和锌、硒配施则显示负效应。高水平的铜对菊花生长和有效成分的生成产生严重抑制作用甚或毒害作用。锌是影响菊花内在品质的重要微量元素养分,对提高菊花花中的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作用显著;缺锌条件下,菊花总黄酮和绿原酸的生成和累积受到阻碍。菊花花中的硒含量与硒的施入数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不受铜、锌元素配施量的影响。
- 汤璐林江辉闫广轩李永明林亚兰王胜刘德辉
- 关键词:药用菊花总黄酮绿原酸硒含量
- 接种食细菌线虫对红壤氮素矿化、硝化作用及生物固定的影响
- 林江辉
- 关键词:红壤
- 助教工作对研究生学习性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某农科类大学的分析结果被引量:3
- 2016年
- 研究从学习性投入的角度探讨助教工作培养功能的实际作用,运用显著检验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助教工作相关因素对学习性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课程与自身专业的相关程度、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考核情况都对学习性投入有显著影响,而培训情况对学习性投入整体影响不显著。课堂教学工作和工作时间对学习性投入的影响较大;助教工作相关因素对学习性投入的影响主要聚焦于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水平和生师互动三个维度。最后,从提高研究生学习性投入的角度提出助教制度实施中的建议。
- 李俊龙李琼林江辉吴虹雁
- 关键词:助教工作学习性投入
- 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5
- 2011年
- 提出覆盖农科核心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相应的培养平台,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了课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一批管理制度,并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该模式特色鲜明,在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李俊龙徐翔胡锋王恬林江辉
- 关键词:农科拔尖创新人才
- 从消费者安全认知看蔬菜安全建设
- 2014年
- 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认知是实现蔬菜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南京市安全蔬菜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食品安全认知状况、蔬菜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及个人及家庭信息等进行调查,根据调研结果,分别就政府尤其是食品安全监督机构、农户及消费者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 李剑红林江辉
- 关键词:蔬菜市场蔬菜安全质量安全标准问卷调查标识管理
- 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和思考被引量:90
- 2008年
-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满足市场对人才多样化、多层次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把特色专业建设作为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围绕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结合学校实际,着重从特色专业内涵、建设原则、内容和评价办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李俊龙林江辉胡锋
- 关键词:高素质人才
- 课堂教学质量实时网上评价方案的构想与实践——南京农业大学对课堂教学质量网上评价的探索被引量:5
- 2005年
-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利用网络对大学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科学、有效地评价,成为困扰大学教学管理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南京农业大学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对如何构建实时课堂教学质量网上评价方案进行了探讨。
- 饶燕婷景桂英顾南林江辉高务龙余德贵
- 关键词:课堂教学网络
- 建设品牌与特色专业,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南京农业大学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0
- 2007年
- 品牌、质量、特色是高校的生命线,是高校生存、发展、提高的基础。南京农业大学在近几年省级和校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建设经费投入和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了专业建设的高水平和高质量,使之真正成为“品牌”和“特色”。
- 林江辉李俊龙胡锋顾南
- 构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7
- 2007年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如何确保教学质量一直是高等院校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围绕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分析高校教学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以南京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实践为例,对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若干思考。
- 李俊龙饶燕婷顾南林江辉
- 关键词:教学质量
- 干土效应对土壤生物组成及矿化与硝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55
- 2004年
- 将经过风干、过筛后的 2种旱地红壤加水培养 ,并和新鲜土培养条件相比较 ,研究干土效应对土壤生物组成及矿化与硝化作用的影响。试验共 4个处理 :(1)农田旱地风干土加水培养 (RU) ;(2 )农田旱地新鲜土培养 (FU) ;(3)苗圃旱地风干土加水培养 (RN) ;(4 )苗圃旱地新鲜土培养 (FN)。结果表明 :红壤风干土加水预培养 5d后 ,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比新鲜土显著增加 (p <0 0 1) ,细菌数量增加最为明显 ,农田旱地和苗圃旱地风干土处理分别是新鲜土的 6 2 6倍和 6 84倍 ,红壤风干土加水培养处理的微生物量碳、氮也随之增加。培养 2 8d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趋于稳定 ,与预培养 5d时的数量相当或稍有下降 ,但风干后加水培养处理的微生物数量仍保持大于新鲜土的趋势 (农田旱地的放线菌除外 ) ,微生物量碳、氮也存在同样的趋势。风干土加水培养后微生物数量的迅速增加 ,使得氮素矿化速度加快 ,由此导致NH+ 4 N量显著增加(p <0 0 1) ,培养 2 8d后 ,NH+ 4 N量较预培养 5d时有所增加 ,且明显高于新鲜土培养处理 ;NO-3 N含量也增加 ,但新鲜土处理显著高于风干土处理。土壤风干处理对土壤自由生活线虫的影响比较大 ,农田旱地和苗圃旱地风干土加水培养 2 8d后 ,其自由生活线虫数量仅为新鲜土的 16 0 %和 30 1% ,显?
- 林江辉李辉信胡锋赵海燕
- 关键词:旱地水培苗圃土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