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世平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厌氧
  • 2篇厌氧微生物
  • 2篇石油
  • 2篇苎麻
  • 1篇厌氧降解
  • 1篇有机物
  • 1篇藻类
  • 1篇沼气
  • 1篇沼气发酵
  • 1篇生物模拟
  • 1篇石油开采
  • 1篇脱胶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作用
  • 1篇温度
  • 1篇纤维素
  • 1篇螺旋藻
  • 1篇酶活
  • 1篇酶活力
  • 1篇耐高温

机构

  • 5篇农业部沼气科...
  • 3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7篇林世平
  • 6篇胡国全
  • 6篇邓宇
  • 4篇徐恒
  • 4篇张辉
  • 3篇张敏
  • 3篇尹小波
  • 3篇朱辉
  • 3篇钱贻伯
  • 2篇张辉
  • 2篇赵一章
  • 2篇连莉文
  • 1篇洪芳
  • 1篇代莉蓉
  • 1篇邓宇

传媒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沼气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苎麻的厌氧微生物脱胶条件试验被引量:7
2003年
研究了一种苎麻生物脱胶方法—厌氧微生物法。研究发现厌氧菌株脱胶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5℃,最适pH为7 0;细菌浓度为3×109个·ml-1以上时,脱胶时间在3天以内;在回调苎麻脱胶菌液pH条件下,菌液的重复使用次数为2~4次。通过联合脱胶试验,原麻经碱煮后敲麻再进行生物发酵,脱胶效果较好,残胶率达3 45%;碱煮时间6小时的比4小时好;碱浓度7 5g·L-1与10g·L-1的处理效果则差异不大;先生物处理后化学处理与先化学处理后生物处理相比,前者有更好的效果,处理3天,残胶率为2 53%。
胡国全张辉邓宇尹小波林世平赵一章张敏
关键词:苎麻厌氧微生物温度
藻类的产甲烷及产烃潜力实验被引量:6
2000年
研究了螺旋藻在厌氧条件下的发酵状况 ,在pH 6和pH 8分别有单位样品最大总产气量( 70 86ml·g-1)和产甲烷量 ( 11 62ml·g-1) ,3价铁对产甲烷有明显影响 ,一部分碳向成烃方向转化 ,成烃中间产物氯仿沥清“A”有明显增加。
邓宇钱贻伯林世平胡国权莲莉文林毓安朱辉
关键词:螺旋藻甲烷
纤维素厌氧降解及沼气发酵菌剂的研究
邓宇胡国全尹小波徐恒张辉张敏连莉文钱贻伯朱辉林世平代莉蓉
该项目开展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纤维素厌氧降解的菌株分离,筛选、混合菌系建立及产甲烷菌相关研究。并在此工作基础上,进行了沼气发酵各功能微生物菌系的混合厌氧固态发酵研究,获得了高生物量,高活性的沼气发酵菌剂。使用该产品,对缺原...
关键词:
关键词:纤维素沼气发酵菌剂
成岩过程有机物的改性及成烃中微生物作用的研究
邓宇胡国全尹小波张辉钱贻伯朱辉张敏连莉文林世平
该研究运用兼性-厌氧微生物理论与技术,建立了有机物成烃转化的微生物实验技术。进行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的有机质细菌成烃转化研究,力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模拟漫长地质年代生物作用,探讨有机质在细菌作用下的富氢改造及细菌的成烃作用。...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模拟
对苎麻厌氧微生物脱胶的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研究了一种生物脱胶新方法 厌氧微生物法.作者从麻厂污泥和沼气池的污泥中优选出8株脱胶性能较好的杆菌,测定其代谢特性并对有效菌株进行了组合,4个组合的脱胶率为33.6%~38.98%.
胡国全邓宇张辉林世平赵一章徐恒
关键词:厌氧微生物脱胶
耐高温厌氧纤维素菌对吸附原油的剥离效应被引量:4
2002年
邓宇张辉胡国全林世平徐恒洪芳
关键词:石油开采微生物采油酶活力
高温厌氧纤维素分解菌及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2001年
林世平邓宇张辉胡国全徐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