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荣 作品数:19 被引量:7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包头市科技计划项目 中国全球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包头市某社区“三位一体”艾滋病防控模式效果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内蒙古社区艾滋病防控“三位一体”宣传干预模式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2017年在内蒙古包头市某社区建立艾滋病防控“三位一体”机制,2017年5-6月份采用系统整群抽样进行干预前入户问卷调查,2017年6月-2018年6月开展艾滋病综合宣传干预活动,2018年7-9月份进行干预后入户调查。分析干预前后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及行为等信息。结果干预前后调查合格问卷分别为1002份和1062份,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58.88%(590人)上升到89.74%(953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愿意接受免费HIV抗体检测的比例由41.22%(413人)上升到79.10%(840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歧视态度比例由47.80%(479人)上升到82.49%(876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咨询率由4.09%(41人)上升到16.57%(176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抗体检测率由3.19%(32人)上升到14.22%(151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位一体”艾滋病宣传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居民艾滋病防控水平。 方国峰 杨玉荣 王静 刘晓东 李凤旗 杜建华关键词:艾滋病 健康教育 2019—2021年包头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龋齿、超重和肥胖现况分析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了解2019—2021年包头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超重与肥胖、龋齿等几种学生常见病的患病情况及其趋势,为中小学生常见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和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9—2021年包头市部分中小学校全体年级部分班级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的项目包括视力、身高、体重、牙齿。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频数(患病率)[n(%)]描述数据,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不同组间比较,采用趋势卡方检验分析2019—2021年视力低下率、超重率、肥胖率及龋患率的线性趋势。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19—2021年包头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分别为71.59%、70.74%、68.18%,不同性别、学龄段、学校所在地的视力低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生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16.67%、16.77%、18.43%和15.27%、16.98%、19.25%,不同性别、学龄段的超重率、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生龋患率分别为49.45%、47.15%和44.51%,不同性别、学龄段、学校所在地的龋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趋势卡方检验得出,各项学生常见病之间是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包头市2019—2021年中小学生视力低下、龋患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超重、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视力低下、龋齿的患病可能与性别、学龄段和学校所在地有关,超重、肥胖的患病可能与性别、学龄段有关。 王燕 侯瑞丽 孙沁园 金艳辉 梁桃源 杨玉荣关键词:视力低下 肥胖 超重 龋齿 内蒙古自治区2008-2012年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2008—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疫情特征。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2年8月中国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中男男性传播病例的三间分布(时间、人群、地区)及哨点监测系统中MSM的HIV抗体检出率及安全套使用率。结果自2008年1月~2012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艾滋病传播途径构成情况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表现为性传播逐年上升,构成比从38.2%上升至81.2%,其中以男男同性传播上升尤为明显,从20.1%上升至41.1%,5年平均增长率为19.5%;与其他传播途径相比,男男同性传播感染的人群具有25~34岁为主、文化程度较高、未婚、蒙古族、家政或商业服务或学生占相当高的比例、流动性强、以城市为主、性病门诊及其他就诊者检出比例较高的特征;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在内蒙古东部报告病例中所占比例最大,非边境地区报告的男男同性感染人群高于边境地区;哨点监测HIV抗体阳性检出率提高幅度较明显,2012年为2008年的28.3倍;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在近5年内的中位数为77.9%。结论 MSM人群中艾滋病防控工作,要结合当地情况.宣传教育、安全套使用等干预工作要有针对性。 曲琳 高永明 李霞 杨景元 涛波 杨玉荣 鲍卓强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 流行病学 包头市2006-2009年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的行为及HIV梅毒感染调查结果 被引量:3 2012年 性途径传播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作为性病/AIDS的高危人群,在性病/AIDS的传播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杨玉荣 杜建华 段向阳 王继光 康毅 武立昕 孟蕊关键词:娱乐场所 女性性工作者 梅毒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一起老年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疫情的调查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土右旗)一起老年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暴发的处置进行描述,为今后该类事件的规范化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土右旗疫情的全部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乙脑病毒核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及部分村民、家猪样品中的乙脑病毒抗体。结果此次暴发疫情中,5人发病,其中2例死亡,均在8月发病,均为农村无乙脑疫苗接种史且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5例病例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中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乙脑病毒核酸阴性,5份村民血清的IgM抗体阳性,108份村民血清的IgG抗体阳性,2份家猪血清的IgM抗体阳性。结论 2018年土右旗发生了老年人乙脑暴发疫情,当地人群和猪中存在乙脑病毒感染。今后应加强乙脑疫情和蚊媒的监测及防控工作。 万寒兵 杨玉荣 林亮 彭景贤 王静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暴发疫情 老年人 1997—2011年包头市HIV/AIDS人群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包头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市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 17.0软件,对包头市信息管理系统中的199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的HIV/AIDS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7—2011年累计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250例,其中,HIV感染者占96.8%,AIDS患者占3.2%。男性占84.4%,女性占15.6%;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男性平均年龄(31.55±10.90)岁,女性平均年龄(31.50±11.81)岁,其中20~29岁者居多,占总报告数的47.60%;汉族占58.00%,其他民族占42.00%;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人群较多,分别占24.40%和20.80%,各年度文化程度构成不同,2005年报告HIV感染者均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群,到2011年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群所占比例为59.7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群所占比例为40.28%;未婚人群占45.60%,已婚或同居人群占36.80%;农民和家政、家务、待业较多,占28.00%和26.00%;外省和本省HIV感染者各占50.00%,各年度地区分布有显著性不同,2005年外省感染者所占比例最高,占93.94%,2011年最低,占16.67%,2005年本省HIV感染者所占比例最低,占6.06%,2011年最高,占83.33%;2004年后报告人数上升,2005—2011年报告235例,占总报告数的94.0%;性传播已经成为主要传播途径。2011年新发感染者中,异性传播占47.22%,同性传播占41.67%。结论该市应将本地的青壮年男性人群作为今后工作重点纳入AIDS防治策略中,同时继续做好低经济收入职业层次的外来青壮年流动人群的宣教干预工作。还应加强男男同性社区人群的综合干预措施,扩大干预覆盖面。 杜建华 杨玉荣 孟蕊 康毅 田俊丽 王继光 武立昕 徐卫和关键词:HIV 流行病学 社区参与艾滋病高危人群及感染者综合干预工作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索艾滋病低流行地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对高危人群及感染者的行为干预工作模式,为今后低流行地区艾滋病防治奠定基础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研究在包头市青山区选定中低档女性商业性性服务者相对聚集场所内14岁以上的女性商业性性服务者和居住在社区内的随访6个月以上依从性较好的感染者/患者为目标人群。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开展基线及需求调查、开展干预效果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等一系列措施。结果 2015年女性商业性性服务者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3.48%,2015年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95.08%和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84.47%,比2014年(67.63%、90.87%、82.57%)均有所提高;2年HIV抗体检测未见阳性,2015年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为4.55%,是2014年3.73%的1.22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4年末25名感染者的随访检测率为96.00%,是2014年初的随访检测率80.00%(20/25)的1.20倍。结论本研究掌握了5个社区的娱乐场所基数,女性商业性性行为人数及构成,降低了干预成本;提高了为感染者/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CD4检测和关怀等服务的可及性和及时性。但由于研究经费不足,时间较短,社区卫生人员对高危人群干预和感染者心理疏导不熟练等因素,对干预效果有一定影响。 杨玉荣 王继光 杜建华 康毅 武立昕 孟蕊 方国锋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危人群 感染者 干预 包头市医疗机构性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 被引量:1 2011年 包头市性病流行形势日益严峻,2010年报告病例数在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4位。为加大对性病报告质量管理的力度,2010年4-10月,分阶段对包头市29家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专项调查,发现一些性病报告质量和转介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科学管理提供借鉴。 杨玉荣 杜建华 要媛 王继光 康毅 武立昕 孟蕊关键词:性病 包头市2016-2017年梅毒流行状况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2016—2017年包头市梅毒疫情流行特征及分布规律,找到梅毒防治重点人群,为制定全市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6—2017年包头市上报的梅毒病例,对其进行流行病学描述。结果 2016—2017年包头市共报告梅毒病例为2 351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2.83/10万、44.83/10万,其中以隐性梅毒发病例数最多占2016年的68.23%,占2017年的70.88%,发病率分别为24.13/10万,31.78/10万,且呈现上升趋势,以胎传梅毒和三期梅毒最少;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1∶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年龄段,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0.40%;年龄在55~<75岁呈现另外一个小高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4.37%;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分别占2016年的47.1%、占2017年的44.89%,其次为农民及离退人员。结论包头市梅毒疫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重点人群加强梅毒相关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减少梅毒对公众的危害。 乔瑞 杨玉荣 武立昕 刘建国 温建斌 刘建浩 任婧怡关键词:梅毒 流行病学 基于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分析1起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基因组及传播特征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包头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基因组序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在病例间传播过程中基因组的突变特征,探索新型冠状病毒在聚集性人群中的传播规律。方法采集2020年1月25日至2月21日包头市确诊的1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9份咽拭子样本(1~7、9、10号),2份痰液样本(8、11号,11号样本来自10号病例)及1份物表涂抹物样本(12号,来自10号病例),1、3号样本为单发病例样本,其余样本为聚集性病例样本。采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进行病毒基因组测序,与新型冠状病毒参考毒株NC045512序列比对筛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突变位点;并结合流行病学相关信息,进行基因突变、病毒分型和进化溯源分析。结果病毒基因组mNGS结果显示,与参考毒株NC045512序列比对,12份样本共检出76个SNP突变位点,突变类型包括转换3个(3.95%)、颠换73个(96.05%);包含19个(25.00%)同义突变和57个(75.00%)非同义突变。核苷酸及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结果显示,在全部聚集性病例(2、4~10号病例)中,T2821C、C6548T、T16464C、G16858A、T251C 5个位点均出现突变;单发病例1号样本在C9245T和A15340T位点、3号样本在C13T位点出现突变。病毒分型分析结果显示,1、3号样本均属于新型冠状病毒L型,其余样本均属于新型冠状病毒S型。基因组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可分为2个分支,1、3号样本分支属于单发病例,其余样本分支属于家庭聚集性病例。结论包头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聚集性病例基因组特征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基本吻合,病毒的传播主要与近距离接触和家庭聚集有关。 杨玉荣 万寒兵 康耀霞 彭景贤 高蒙 刘欣 郭晓奎 朱泳璋关键词:聚集性病例 基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