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泉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巴彦淖尔市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直肠黏膜柱状结扎加直肠黏膜下注射治疗直肠脱垂58例疗效观察
- 2013年
- 为观察直肠黏膜柱状结扎加直肠黏膜下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采用直肠黏膜柱状结扎加直肠黏膜下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58例,观察治疗后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100%,无出血、感染、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和后遗症。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果表明,直肠黏膜柱状结扎加直肠黏膜下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疗效可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
- 杨永泉谭杏珍陶菊花
- 关键词:直肠脱垂手术注射疗法
- 骶尾部藏毛窦23例诊治体会
- 2012年
- 目的:通过骶尾部藏毛窦23例手术治疗,总结笔者诊治体会。方法:本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按不同类型,病变范围大小,选用不同手术方式,缝合或开放等。结果:21例一期愈合,2例出院后复发,二次住院后治愈,治愈率100%。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麻醉方式和手术的方式很重要,本组23例,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性好。
- 杨永泉
- 关键词:藏毛窦手术
- 一次性根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9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2009年以来共收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96例,根据脓肿发生的部位不同,分别采用一次性切开,低位切开高位黏膜挂紧线、脓肿切开对口引流、脓肿切开胶管引流、脓肿切开高位挂紧线等手术方法治疗,均获得一次性治愈,报告如下。
- 杨永泉
- 关键词:肛周脓肿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诱导GCNT3上调促进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调查胃癌(GC)标本中葡萄糖氨基转移酶3(GCNT3)的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并探讨分化的巨噬细胞对GC细胞中GCNT3表达的影响以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促转移作用是否与GCNT3相关。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86例GC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并分析了GCNT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GCNT3以及CD68表达。建立AGS细胞与THP-1细胞条件培养基(CM)体外共培养模型,通过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测定AGS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分析GCNT3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蛋白表达。结果:86例GC标本中28例(33.3%)显示GCNT3阳性。GCNT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部位(P=0.012)、肿瘤分化(P=0.016)、Ki67状态(P=0.022)和HER-2状态(P=0.022)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GCNT3与CD68表达呈正相关(r=0.413,P<0.001)。THP-1巨噬细胞M0和M2亚型的CM促进AGS细胞迁移较M1亚型更显著,并在相应的迁移和侵袭实验中发现了相同结果。Western blot分析显示,THP-1的CM诱导AGS细胞中E-Cadherin下调,并促进N-Cadherin、Vimentin和MMP-9上调。与对照组相比,THP-1巨噬细胞各亚型的CM均促进AGS细胞GCNT3蛋白表达(P<0.001)。在共培养模型中抑制GCNT3表达减轻了THP-1巨噬细胞M2亚型CM诱导的AGS细胞迁移、侵袭和EMT。结论:GCNT3在GC标本中的表达与巨噬细胞浸润呈正相关,且巨噬细胞可通过调节GCNT3的表达促进GC细胞EMT,进而有助于GC细胞迁移和侵袭。
- 杨永泉田永靖庞健李新强孙海滨
- 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胃癌AGS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 糖尿病足的外科防治被引量:1
- 2005年
- 高国珍高倩杨永泉
- 关键词:糖尿病足外科治疗
- 硅凝胶膜加弹力绷带联合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①目的 探讨硅凝胶膜加弹力绷带联合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②方法 随机选择43例烧伤后双 侧肢体有增生性瘢痕的患者,A组应用硅凝胶膜加弹力绷带联合治疗,B组单纯应用弹力绷带治疗,C组单纯应用硅凝胶膜治疗。③结 果 治疗3~6个月后,A组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1);治疗12个月后,A、B及C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④结 论 硅凝胶膜加弹力绷带联合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以6个月时疗效最佳。
- 高国珍盖红卫杨永泉
- 关键词:瘢痕硅凝胶膜弹力绷带
- 姜黄素壳聚糖微球通过TLR4/MyD88/NF-κB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姜黄素壳聚糖微球通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以饮用5%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的方法诱导建立UC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空壳聚糖微球组、姜黄素组、姜黄素壳聚糖微球组、姜黄素壳聚糖微球+脂多糖组,每组12只,分别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溶液、19 mg/ml空壳聚糖微球溶液、12 mg/ml姜黄素溶液、19 mg/ml姜黄素壳聚糖微球溶液,灌胃19 mg/ml姜黄素壳聚糖微球溶液+腹腔注射3 mg/ml脂多糖溶液,给药体积均为5 ml/kg,另取12只BALB/c小鼠饮用纯净水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结肠长度;通过检测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标记葡聚糖水平评估各组小鼠肠黏膜屏障通透性;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18]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壳聚糖微球组的DAI评分[(0.42±0.49)分]低于模型组、姜黄素组、空壳聚糖微球组和姜黄素壳聚糖微球+脂多糖组[(3.50±0.26)、(2.33±0.41)、(2.83±0.35)、(3.33±0.25)分];结肠长度[(6.17±0.38)cm]高于模型组、姜黄素组、空壳聚糖微球组和姜黄素壳聚糖微球+脂多糖组[(3.89±0.23)、(5.13±0.34)、(4.78±0.31)、(4.01±0.27)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姜黄素壳聚糖微球组的FITC标记葡聚糖水平[(2.51±0.70)μg/ml]低于模型组、姜黄素组、空壳聚糖微球组、姜黄素壳聚糖微球+脂多糖组[(10.13±0.71)、(5.47±0.63)、(4.52±0.60)、(9.63±0.58)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姜黄素壳聚糖微球组的绒毛高度[(160.47±11.34)μm]高�
- 祁智杨永泉贾智宏
- 关键词:姜黄素壳聚糖微球溃疡性结肠炎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
- 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瘢痕性秃发11例体会
- 2005年
- 高国珍高倩杨永泉
- 关键词:秃发瘢痕性皮肤扩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