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晖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重点中医药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常见致病菌的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快速检测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VAT)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常见致病菌中的临床作用和价值。方法留取75例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并发VAT或VAP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普通PCR、多重PCR检测,比较3种方法对致病菌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细菌培养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7%、45.3%、30.7%、413%和58.7%,普通PCR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0%、89.3%、78.7%、85.3%和93.3%,多重PCR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1%、90.7%、82.7%、89.3%和96.0%。普通PCR和多重PCR对5种致病菌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细菌培养(均P〈0.05);且多重PCR较普通PCR具有快速检测的优点。结论与细菌培养比较,普通PCR和多重PCR对VAT和VAP5种常见致病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且多重PCR可有效节省人力、财力。
- 王小红董晨明杨朝晖张红松牟成华张虹
- 关键词: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
-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镇静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评价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镇静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老年COPD患者3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用丙泊酚镇静,B组用咪达唑仑镇静,分别以两药镇静诱导后行气管插管。用药两小时后临时停用镇静剂。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用药后两组血压均下降,插管前及插管后A、B两组血压均低于镇静前(P<0.01和P<0.05)。插管后两组血压均较插管前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率插管前较镇静前低(P<0.05),插管后较插管前均上升(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插管后较插管前均下降(P<0.01)。以上变化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达Ramsay评分5分所需时间分别为(69.6±9.6)s及(72.2±11.1)s,停药后清醒时间分别为(24.9±7.0)min及(31.3±9.2)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休克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与咪达唑仑用于老年COPD患者气管插管镇静均有效,但丙泊酚组起效快,停药后患者清醒快,推荐优先选择丙泊酚。两药均可导致血压下降,镇静时需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情况,尽量减小用量,谨慎调节用药剂量。
- 张虹董晨明张红松杨朝晖宋瑞霞冯芳齐艳牟成华李卫伟谢铎文
- 关键词:丙泊酚咪达唑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
- 危重病临床教学中病案情景的应用
- 2019年
- 目的:危重病医学是一门纵向学科,又是一门横向学科,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病案情景教学刚好弥补了这一不足,给危重病医学教学带来了新思路。方法:通过将2013~2014级麻醉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病案情景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两组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见习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独立思考、动手、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几方面,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案情景教学能提高危重病医学的教学效果。
- 齐艳杨朝晖郑恒恒董晨明张虹牟成华
- 关键词:危重病医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