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艾滋病
  • 3篇艾滋病病毒
  • 3篇病毒
  • 2篇缺陷综合征
  • 2篇综合征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综合...
  • 2篇救治
  • 2篇获得性
  • 2篇获得性免疫
  • 2篇获得性免疫缺...
  • 2篇获得性免疫缺...
  • 1篇因素及治疗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机构

  • 3篇上海市公共卫...

作者

  • 3篇刘保池
  • 3篇曹烨
  • 3篇杨昌明
  • 3篇司炎辉
  • 3篇李垒
  • 3篇陈辉
  • 2篇刘立
  • 2篇张伟伟
  • 2篇王盟
  • 2篇宋言峥
  • 1篇刘新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HIV/AIDS围手术期脓毒症的救治
脓毒症是伴有感染因素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艾滋病病毒(HIV)侵犯人体后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2008年10月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对156例HIV感染者进行手术治疗,我们统计资料完整的144例手术...
王盟陈辉张伟伟刘保池周华锋宋言峥刘立杨昌明李垒司炎辉曹烨
关键词:脓毒症艾滋病病毒免疫功能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手术后脓毒症的救治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手术后脓毒症的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26例HIV感染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检测CD4T淋巴细胞水平分为A、B、C3组。规范手术操作程序,精细操作减少手术损伤,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应用抗结核、抗真菌、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 A组术后脓毒症32例,死亡4例;B组脓毒症8例,死亡1例;C组脓毒症3例,无死亡。A组的脓毒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之间的脓毒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细胞<200个/μl的HIV感染者手术后脓毒症风险明显增高。适当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刘保池刘立杨昌明李垒司炎辉曹烨陈辉刘新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脓毒症手术后并发症
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围手术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患者围手术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对2008—10—2010—12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144例HIV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前CD4^+T淋巴细胞数分为A(0~99个/μL)、B(100~199个/μL)、C(200—349个/μL)、D(≥350个/μL)四组,分别对术前合并普通致病菌、结核杆菌或隐球菌等感染者予以对症治疗,纠正一般情况并控制感染;对合并腹膜炎和深部脓肿的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急诊手术。术后监护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继续抗感染,营养支持,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和抗结核治疗。结果144例患者中男133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6±12.5)岁。围手术期脓毒症80例(术前脓毒症14例,术后脓毒症66例),64例无脓毒症发生。术前CD4^+T淋巴细胞数无脓毒症者(276.97±137.91)个/止显著高于术前脓毒症组(151.29±110.64)个/μL和术后脓毒症组(161.14±128.45)个/μL(F=13.91,P〈0.05)。A、B、C、D四组病例围手术期脓毒症发生率分别为82.6%(19/23)、69.8%(37/53)、40.5%(17/42)和26.9%(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80,P〈0.01)。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脓毒症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r=-0.987,P=0.013)。结论随着手术前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降低,HIV感染患者围手术期脓毒症风险明显增高;全面的手术风险评估和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有望提高合并脓毒症的HIV感染患者手术疗效。
刘保池王盟宋言峥张伟伟杨昌明李垒司炎辉曹烨陈辉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脓毒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