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 作品数:12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和肽基精氨酸脱氨基酶2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肽基精氨酸脱氨基酶2(PAD2)水平与感染性休克(S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SS患者124例(SS组)和同期53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SS患者根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为轻度SS组(33例)、中度SS组(42例)、重度SS组(49例),根据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SDC-1、PAD2水平;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SS患者血清SDC-1、PAD2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以SS患者预后为因变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确定其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SDC-1、PAD2水平对SS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SS组血清SDC-1、PAD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7.2±3.4)μg/L比(9.5±2.1)μg/L、(43±6)μg/L比(29±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重度SS组血清SDC-1、PAD2水平高于中度SS组、轻度SS组,且中度SS组均高于轻度SS组(均P<0.001)。SS患者血清SDC-1、PAD2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 s=0.840、0.846,均P<0.001)。124例SS患者28 d死亡51例(死亡组),存活73例(存活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3 d、APACHEⅡ评分增加、SDC-1升高、PAD2升高为S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氧合指数增加为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血清SDC-1、PAD2水平联合预测SS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69,大于血清SDC-1、PAD2水平单独预测的0.779、0.784(均P<0.05)。结论血清SDC-1、PAD2水平升高与SS患者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血清SDC-1、PAD2水平联合预测SS患者死亡的价值较高。 唐源 张晴晴 李岩 杨健 罗彬 王博青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病情 血清miR-30a-5p、RUNX2与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30a-5p(miR-30a-5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与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所致ALI患者193例(ALI组)和同时期54例单纯脓毒症患者(非ALI组),脓毒症所致ALI患者根据氧合指数分为轻度ALI组(57例)、中度ALI组(64例)、重度ALI组(72例),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71例)和存活组(12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30a-5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RUNX2水平,通过在线数据库预测miR-30a-5p与RUNX2的结合位点。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miR-30a-5p与RUNX2在脓毒症所致ALI患者中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脓毒症所致ALI患者血清miR-30a-5p、RUNX2水平与氧合指数的相关性;以脓毒症所致ALI患者预后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确定其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miR-30a-5p、RUNX2水平对脓毒症所致AL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ALI组比较,ALI组血清miR-30a-5p水平降低,RUNX2水平升高(t=-11.749、11.691,P<0.001)。miR-30a-5p与RUNX2在3'-非翻译区3348~3354处存在结合位点,miR-30a-5p与RUNX2在脓毒症所致ALI患者中呈负相关(r=-0.759,P<0.001)。血清miR-30a-5p水平在重度ALI组、中度ALI组、轻度ALI组中依次降低(P<0.001),RUNX2水平在重度ALI组、中度ALI组、轻度ALI组中依次升高(P<0.001)。脓毒症所致ALI患者氧合指数与血清miR-30a-5p水平呈负相关(r=-0.749,P<0.001),与RUNX2水平呈正相关(r=0.723,P<0.001)。脓毒症所致ALI患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为氧合指数增加(OR=0.988,95%CI:0.981~0.996,P<0.05),miR-30a-5p水平升高(OR=0.814,95%CI:0.744~0.892,P<0.05),独立危险因素为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增加(OR=1.391,95%CI:1.116~1.734,P<0.05),血乳酸水平升高(OR=1.824,95%CI:1.211~2.748,P<0.05),RUNX2水平升高(OR=1.366,95%CI:1.170~1.595,P<0.05)� 唐源 张晴晴 李岩 杨健 罗彬 王博青关键词: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尖吻蝮蛇血凝酶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CA)在腹部手术中应用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腹部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术前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对照组术前应用生理盐水,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引流量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试验组给药前和给药后第3天,患者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给药前和给药后3 d患者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有效且安全的。 罗彬 杨健关键词:尖吻蝮蛇血凝酶 腹部手术 止血 安全性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尘肺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尘肺并呼吸衰竭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25例。所有病例在常规心电监护基础上,应用BioZ胸电生物阻抗法,进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选择有代表性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胸液水平(TFC)、外周血管阻力(SVR)、肺血管阻力(PVR)等进行记录并分析,指导临床治疗。结果:血流动力学监测示,治疗后患者的HR、MAP、CVP、SV、PVR、TFC以及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SVR、ACI方面,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尘肺并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治疗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朱晓琼 贾民 张先玲 李燕 杨健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 心输出量 不同类型的气管切开插管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传统气管切开插管、带有引流管的气管切开插管与带有冲洗引流管的气管切开插管在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其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纳入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入院治疗需要接受气管切开插管的300例患者,按照1:2:2的比例随机分配到传统气管切开插管组(n=60)、带有引流管的气管切开插管组(n=120)和带有冲洗引流管的气管切开插管组(n=120)。观察3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气管切开后VAP发生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以及总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传统组、引流管组和冲洗引流管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11.3±3.2)d、(10.1±2.7)d和(8.4±2.1)d,P<0.01]、VAP发生率[(35.4±8.3)%、(31.5±9.4)%和(22.7±6.8)%,P<0.01]、气管切开后VAP发生时间[(4.5±1.2)d、(5.4±1.2)d和(7.2±1.9)d,P<0.01]、ICU住院时间[(14.4±4.2)d、(12.6±3.4)d和(9.3±2.8)d,P<0.05]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冲洗引流管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应用带有冲洗引流管的气管切开插管有利于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方法安全、简便、经济、实用,可有效地预防VAP的发生并改善其预后。 艾克热木江.木合热木 贾民 武忠炎 于永福 杨健关键词: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脓毒症心肌病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病(SCM)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CC)数据库,筛选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SCM的文献,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机构合作、关键词等进行提取并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3184篇,SCM文献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武汉医科大学,发文量最大的期刊是Shock,美国是参与国际合作最多的国家,匹兹堡大学是合作能力最强的机构。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SCM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病理及分子机制,而外泌体、细胞自噬、细胞焦亡、铁死亡、氧化应激等将可能成为未来SCM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SCM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其治疗策略和发病机制仍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及热点。 王博青 杨健 李燕 罗彬关键词:脓毒症 可视化分析 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与APACHE Ⅱ评分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50例为脓毒症组,所有患者根据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n=49)和存活组(n=101),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的非脓毒症患者98例为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同时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并分析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炎性因子、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患者降钙素原(PC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脓毒症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非脓毒症组(P<0.05),两组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PCT、APTT、P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LT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两组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PCT、APTT、PT均呈正相关关系,与PLT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CRP无相关性(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PCT、APTT、PT水平明显上升,PLT水平明显下降,且均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姜华 杨健 罗彬 李燕 张先玲关键词:脓毒症 炎性因子 凝血功能 APACHE 预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7例,根据7 d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24例和非VAP组53例;根据抗感染治疗1周后不同效果将VAP组分为改善亚组(n=17)和恶化亚组(n=7),获取不同时间点NLR、PCT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三者对VAP的诊断价值。结果 2组机械通气前NLR、PCT、CP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AP组在机械通气第4 d时NLR、PCT、CPIS均显著高于机械通气开始时(t/P=2.140/0.038、4.975/<0.001、9.952/<0.001),而非VAP组机械通气开始时与第4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机械通气第4 d VAP组NLR、PCT、CPIS水平显著高于非VAP组(t/P=7.126/<0.001、6.380/<0.001、6.364/<0.001)。抗感染治疗1周后,VAP患者改善亚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确诊VAP时(t/P=2.077/0.046、2.297/0.023、5.130/<0.001),而恶化亚组均显著高于确诊VAP时(t/P=2.243/0.045、2.371/0.035、2.428/0.032),且改善亚组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恶化亚组(t/P=7.281/<0.001、14.930/<0.001、10.710/<0.001)。VAP患者NLR、PCT与CPIS均呈正相关(r=0.847、0.836,P均<0.001),NLR诊断VAP的AUC为0.845,截断值为8.765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3%、75.47%,约登指数为0.588。三者联合检测诊断VAP的AUC为0.9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75.47%,约登指数为0.630。结论 NLR在VAP诊断中有较高敏感度及特异度,监测其动态变化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VAP和进行预后评估。 罗彬 林爽 杨健 方喆琦 马骏麒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通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上使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进行治疗,观察分析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此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取暗数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1年6月治疗的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7,采取单纯生长抑素治疗)与观察组(n=8,在前者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泮托拉唑钠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药物治疗措施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在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均呈上升趋势,但是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在各方面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患者临床相关观察指标恢复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所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中使用泮托拉唑钠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且可以明显缓和患者各项炎症相关指标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安全性较高,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与意义。 薄涛 杨健 胡雁飞 骆晓梅关键词:生长抑素 泮托拉唑钠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8例,在常规专科治疗基础上分别予PEG、传统鼻胃管(NGT)行全肠内营养;置管前、置管1个月时,检测两组的营养指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观察并发症(鼻窦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与置管前相比,两组置管1个月时白细胞计数下降,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增加,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升高,P均<0.05。置管1个月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G用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朱晓琼 杨健 贾民 张先玲关键词:经皮胃造瘘 鼻胃管 危重症患者 营养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