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春龙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油田
  • 3篇压裂
  • 2篇增产
  • 2篇增产方法
  • 2篇陇东油田
  • 2篇加密井
  • 2篇管柱
  • 2篇防腐
  • 1篇带压
  • 1篇带压作业
  • 1篇带压作业技术
  • 1篇低渗
  • 1篇低渗砂岩
  • 1篇低渗砂岩储层
  • 1篇电缆
  • 1篇电连接
  • 1篇动力电缆
  • 1篇堵剂
  • 1篇压裂管柱
  • 1篇压裂增产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1篇杜春龙
  • 4篇樊红旗
  • 2篇卜向前
  • 2篇李向平
  • 2篇蒋志辉
  • 2篇唐思睿
  • 2篇吴宗福
  • 2篇吕宝强
  • 2篇樊存社
  • 2篇郭亮
  • 2篇慕立俊
  • 2篇任战利
  • 2篇李宪文
  • 2篇达引朋
  • 2篇李占营
  • 2篇马红星
  • 2篇庞鹏
  • 2篇赵振峰
  • 2篇赵筱艳
  • 2篇李转红

传媒

  • 2篇机械研究与应...
  • 1篇化工设计通讯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压裂增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裂增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压裂管柱下入老裂缝所在的地层内,并对地层的射孔段进行水力压裂,开启老裂缝;步骤二,利用支撑剂、砂塞、暂堵剂对老裂缝进行屏蔽暂堵,形成主裂缝和支裂缝;步骤三,投球打掉压...
达引朋慕立俊赵振峰李宪文卜向前庞鹏李向平李转红吕宝强苏良银刘兴银杜春龙唐思睿郭亮马红星
涧峪岔地区油气分布特征及成藏规律
2008年
目的:研究涧峪岔区油藏成藏规律,方法:从油气运移、生储盖组合、油藏类型和油气控制因素等方面入手对该区的成藏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该区的油气分布受控于含油砂体,含油砂体的油气分布又受控于烃源岩分布,二者与有利沉积相带的有机配置使得油气富集成藏,最终形成具有工业油流的含油区块。结论:研究区为一岩性——物性油气藏,生储盖在纵向上的匹配,是油气成藏的重要条件。
赵筱艳杜春龙任战利
关键词:油水分布成藏规律
陇东油田注水井带压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文在调研总结国内外水井不压井作业技术,以及研究分析陇东油区注水井带压作业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带压作业技术对于陇东油区注水井检修作业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实用性。针对前期带压作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带压作业装置配套的单流...
马国良樊红旗王小娟任建科张力杜春龙
关键词:注水井带压作业
文献传递
前置酸压裂工艺在低渗砂岩储层中的试验与评价被引量:13
2008年
针对长庆油田陇东三叠系储层物性差、喉道半径小、填隙物含量高等特点,提出了前置酸压裂工艺。该工艺主要通过酸溶蚀与岩石反应提高储层渗透性、抑制粘土矿物膨胀、溶解压裂液滤饼及残胶、提高破胶程度、形成导流能力通道等五个方面提高单井产能。在室内对前置酸配方、酸液与压裂液的配伍性进行试验研究,对现场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进,形成了与陇东三叠系低渗储层特点相适应的前置酸压裂工艺,共试验13口井,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顾燕凌樊红旗刘运强杜春龙王光义李永平
关键词:加砂压裂
轻烃分馏装置操作优化方案
2021年
以先进控制理论为基础探讨某公司轻烃预分馏自动控制过程,分析改进与优化的手段和技术,以便对轻烃分馏装置工艺流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还指明其特征表现为耦合关联性强、干扰因素多、滞后大、流程长等,以这些为依据,提出一些较为先进的控制策略,对搭建软硬件平台对分馏塔整体操作稳定性、降低分流能源消耗以及提升产品质量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杜春龙
陇东油田小套管井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4
2003年
多年来陇东油田油水井的套管腐蚀问题一直是影响老油田稳产及井下作业质量和效益的一大难题 ,近几年来应用下小套修复技术治理套损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生产过程中小套管井易出现腐蚀失效问题。就陇东油田小套管腐蚀特征和机理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腐蚀原因应用了不同的防治手段 。
杜春龙吴宗福李占营蒋志辉樊存社樊红旗李华
关键词:油田套损井小套管防腐
分层酸化施工管柱失效机理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2003年
封隔器坐封失效问题长期困扰着分层酸化作业的成功率。通过对酸化管柱的受力、强度和失效原因分析 ,提出并初步实施了切合实际的工艺改进方案和行之有效的技术改进措施 。
樊存社吴宗福李占营蒋志辉杜春龙樊红旗陆梅
关键词:分层酸化管柱封隔器座封
一种压裂增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裂增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压裂管柱下入老裂缝所在的地层内,并对地层的射孔段进行水力压裂,开启老裂缝;步骤二,利用支撑剂、砂塞、暂堵剂对老裂缝进行屏蔽暂堵,形成主裂缝和支裂缝;步骤三,投球打掉压...
达引朋慕立俊赵振峰李宪文卜向前庞鹏李向平李转红吕宝强苏良银刘兴银杜春龙唐思睿郭亮马红星
文献传递
消防水罐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水罐加热装置,包括:防爆电加热棒、防爆接线盒、控制箱及防爆浮球液位开关;所述防爆电加热棒固定在消防水罐侧壁上,通过所述防爆接线盒与动力电缆连接,所述防爆电加热棒用于对所述消防水罐内储存水进行加热;...
吴振宁李云超费继涛张振荣杜春龙赵文杰满明石单海鸥胡路胜
文献传递
应用地质-动态分析法预测剩余油分布--以华池油田华78区为例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方法以华池油田华78区为例,在充分利用注水井的吸水剖面资料、油井的产液剖面资料、注水见效和措施增油等动态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物质平衡原理,从地质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绘制小层剩余油饱和度图,分析小层水淹状况,定性-半定量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受地质因素和生产动态双重作用的控制和影响,油藏边部、井网未控制及不完善区,储层渗透率较低的区域,储量动用程度较差,剩余油富集。结论根据地质-动态分析法预测剩余油分布,结果可靠,与实际生产情况吻合较好,从而为下一步调整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筱艳杜春龙任战利孙栋
关键词:剩余油挖潜华池油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