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克钊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荧光
  • 2篇叶片
  • 2篇荧光法
  • 2篇荧光法测定
  • 2篇白骨壤
  • 2篇SSF
  • 1篇多环芳烃
  • 1篇荧光分析
  • 1篇荧光猝灭
  • 1篇荧光猝灭法
  • 1篇双波长
  • 1篇猝灭
  • 1篇木榄
  • 1篇红树
  • 1篇红树林
  • 1篇腐殖酸
  • 1篇PY
  • 1篇HA
  • 1篇波长
  • 1篇AN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杜克钊
  • 2篇朱亚先
  • 2篇王萍
  • 1篇陈佳宁
  • 1篇张勇
  • 1篇张勇

传媒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第四届全国环...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固体表面荧光法测定吸附于红树叶片上的蒽
1.引言多环芳烃(PAHs)因其“三致”作用,多年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有机污染物。然而,其在一些特殊生态环境中的环境行为研究尚有待加强。如:红树林生态系统。目前有关红树林湿地中PAHs的研究报道大多限于分析湿地沉积物中PA...
王萍杜克钊朱亚先张勇
关键词:白骨壤SSF
文献传递
荧光分析技术研究吸附于红树林叶片中的PAHs
文章首先采用固体表面荧光技术(SSF)直接研究吸附于红树叶片表面的蒽(An),同时考察了多种因素对红树叶片吸附An的影响;然后采用荧光显微技术(FM)从微观层面上对吸附于叶片中的An进行研究;最后采用双光子共焦激光扫描显...
王萍杜克钊朱亚先张勇
关键词:荧光分析
文献传递
双波长荧光猝灭法研究HA和Py相互作用
利用双波长荧光猝灭法研究了腐殖酸(HA)对芘(Py)的猝灭作用,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以芘的两个荧光峰A点(333,391 nm)和B点(333,374nm)为测量点,并确定其相应参考点分别为a(342,516nm)和...
杜克钊陈佳宁陈省能朱亚先张勇
关键词:腐殖酸多环芳烃
固体表面荧光法测定吸附于白骨壤和木榄叶片上的蒽被引量:7
2009年
以新鲜白骨壤和木榄叶片为基质,建立了直接测定吸附于叶片表面蒽(An)的固体表面荧光分析法(SSF)。考察了白骨壤和木榄叶片上An的吸附量随An暴露浓度、暴露时间等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测定吸附于白骨壤叶片上An的线性范围为0.92~8.71μg/g,检出限为5.77ng/g,加标回收率为79.2%~85.9%;测定吸附于木榄叶片上An的线性范围为89.5~698.2ng/g,检出限为1.79ng/g,加标回收率为75.1%~102.3%;对于两种叶片,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10%。
杜克钊朱亚先王萍张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