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魏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术后
  • 3篇干预
  • 2篇新生儿
  • 2篇预后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宫腔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妇科
  • 1篇带教
  • 1篇带教体会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新生儿畸形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电刺激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携带

机构

  • 12篇郑州大学第三...

作者

  • 12篇李魏
  • 5篇白桦
  • 3篇杨继梅
  • 2篇吕桂荣
  • 2篇张林东
  • 2篇王彬
  • 2篇王璐
  • 1篇李蕾
  • 1篇张凤芝
  • 1篇石云
  • 1篇王宝金
  • 1篇刘萍萍
  • 1篇封全灵
  • 1篇贾艳霞
  • 1篇王华

传媒

  • 3篇河南预防医学...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癌症进展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腔冲洗引流在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价宫腔冲洗引流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A组46例(中度粘连30例、重度粘连16例),术后放置三腔球囊导管,并于术后即刻和术后48 h采用生理盐水行宫腔冲洗引流;B组46例(中度粘连29例、重度粘连17例),术后放置二腔球囊导管引流。比较2组患者宫腔引流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内膜厚度、月经恢复情况及术后1年内的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子宫内膜厚度(6.00±1.56)mm、月经改善率86.96%,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度宫腔粘连患者A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恢复率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腔引流液量(2.91±1.49)ml,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1.30%、3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行宫腔冲洗可有效促进中度宫腔粘连患者的内膜恢复,有助于降低宫腔再粘连率,更好地改善月经情况,但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提升不明显。
张林东段畅王智霆刘萍萍李魏封全灵
关键词:宫腔粘连
全程陪伴分娩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王璐贾艳霞李魏
关键词:分娩陪伴剖宫产
产科护理临床带教体会被引量:3
2006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换,护理学科内容不断地更新和充实,对护理带教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了解产科护生的特点,探索产科护理带教规律和对策,对提高产科护理带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王璐李魏
关键词:产科护理教育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109例,最终纳入择期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TEAS组于麻醉前10 min经皮电刺激内关穴(PC6)及合谷穴(L14)直至术毕;对照组于相同穴位上贴电极片,不行电刺激。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及多导睡眠监测仪评估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及出院前1 d时睡眠质量。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及出院前1 d时的疼痛情况,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及出院前1 d时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记录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监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和出院前1 d时TEAS组和对照组PSQI评分和AIS总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和出院前1 d时TEAS组PSQI和AI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和出院前1 d时TEAS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觉醒时间、快波睡眠潜伏期均少于对照组,而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均多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TEAS用于老年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可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短期临床预后。
李魏杨继梅白桦李春雨李梦洋张林东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妇科肿瘤睡眠质量
新生儿畸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分析132例新生儿畸形资料,了解本地区先天性畸形发生的相关因素,畸形儿的发生率及其与孕妇的孕、产次、孕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6年9月~2007年12月间出生的132例畸形儿与同期出生的对照正常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该时期畸形儿的发生率为3.26%,其中乡村来源的产妇畸形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P<0.01);畸形儿组的平均孕产次较对照组高(P<0.05);多胎妊娠时胎儿畸形发生率增加(P<0.01);孕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可能增加胎儿畸形发生率。结论畸形的发生与孕妇的职业、居住环境、孕产次及药物史有关,加强产前监测和产前诊断,积极采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新生儿畸形的发生。
王彬李魏
关键词:产前诊断干预措施
两种疫苗接种方式对206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所产新生儿干预效果分析
2007年
王彬李魏
关键词: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干预效果
盆底手术术后留置尿管拔管时机的观察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盆底损伤和机能机理退化造成盆底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中老年妇女的生活与健康。我科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为无数患者解决了难言之隐。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因手术的特殊性留置导尿管时间较长,易发生继发性尿潴留,特...
李魏白桦王鲁文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继发性留置尿管拔管时机拔除尿管
文献传递
宫颈癌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影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效果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53例患者经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治疗,2年后生存130例,死亡23例。死亡组盆腔淋巴结阳性、低分化、肿瘤直径≥4 cm、发生子宫内膜受累、存在宫颈深层浸润、脉管浸润、临床分期ⅡA发生率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阳性、低分化、肿瘤直径≥4 cm、子宫内膜受累、宫颈深层浸润、脉管浸润、临床分期ⅡA是影响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盆腔淋巴结性质、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是否累及子宫内膜及脉管与宫颈深层浸润程度、临床分期等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预后的主要因素,在临床治疗中需予以重视。
李魏白桦尚新丽杨继梅李春雨
关键词:宫颈癌有效性预后效果
分散式妇科日间手术322例患者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对接受分散式妇科日间手术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为改进分散式日间手术模式提供措施。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某病区于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22名接受日间手术的患者采取自制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果322名调查对象中,以30~44岁(53.7%)、已婚(83.2%)、城镇(77.6%)妇女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职业之间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P<0.05)。在日间手术的各项服务中,患者最不满意的服务是术前等待时间,与其它服务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患者对我院妇科日间手术服务整体满意度较高,但各项服务仍有进一步的改善空间。加大日间手术的宣传力度、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完善分散式日间手术服务的重点。
李魏王鲁文白桦李春雨尚新丽
关键词:日间手术患者满意度分散式妇科
盆底重建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 分析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住院的盆底重建术后患者296例,针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分为感染组(n=13)和未感染组(n=283)。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296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泌尿系统感染13例(4.4%)。13例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培养中分离出病原菌1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株,革兰阳性菌5株,真菌1株,支原体1株。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长≥14天、有尿路感染史、产次≥3次、留置尿管≥3天以及合并糖尿病是盆底重建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70(95%CI:0.726~1.000),P<0.001,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720,敏感度为76.9%,特异性为95.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医护人员可以为参考,对于高危患者做好评估、持续观察、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石云郜心怡李蕾王宝金李漫漫李魏白桦
关键词:盆底重建术泌尿系统感染模型构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