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教义学思考被引量:13
- 2021年
- 国外关于兴奋剂犯罪的法益观主要有财产法益观、生命健康法益观和复合法益观,借鉴意义在于,应当根据兴奋剂犯罪在刑法分则体系中的位置和相关行政法的规定来确定兴奋剂犯罪的保护法益。从我国妨害兴奋剂管理罪在分则体系中的地位及相关行政法的规定来看,该罪的法益包括公平的体育竞争秩序和运动员的生命健康。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情节严重”是说明法益侵害程度的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其内容不应当包括“受过行政(刑事)处罚”“造成严重恶劣社会影响”以及“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但可以包括“多次使用兴奋剂或对多人使用兴奋剂”“造成一人以上轻伤”“对未成年人、残疾人使用兴奋剂”等反映法益侵害程度的情形。组织未成年人、残疾人在体育竞赛中使用兴奋剂的,成立虐待被监护、被看护人罪与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 李鑫苏永生
- 关键词:保护法益情节严重想象竞合
-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前置法的功能不足及补强被引量:5
- 2021年
-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所具有的明显法定犯属性和对“运动员”“兴奋剂”“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等核心构成要件要素的准确认定,决定了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司法认定离不开前置法的规定。根据相关前置法认定妨害兴奋剂管理罪,不仅会使对“运动员”的司法认定过程违反法律专属主义,而且无法为“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提供解释依据,同时会使对行为主体的认定结论陷入正当性危机。为此,应通过修改相关前置法,扩大“运动员”的范围,明确“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含义和范围,拓展行政违法行为主体的范围,以补强其在妨害兴奋剂管理罪司法认定上的基本功能。
- 李鑫
- 关键词:运动员司法认定前置法
- “醉驾”出罪理由的教义学形塑被引量:3
- 2020年
- 2017年《指导意见》坚持了"醉驾"不必一律入刑的基本立场,规定了7个出罪理由,出罪的理论根据是刑法谦抑主义。但是,"未造成实害结果""认罪悔罪""但书"等出罪理由要么僭越了刑法立法,要么违反了定罪与量刑的逻辑关系,要么不符合司法判断的明确性要求,因而应当剔除。但是,"行为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等出罪理由是对"醉驾"型危险驾驶罪抽象危险犯基本属性的反证素材,而且可以通过构成要件的实质化解释和结果无价值论的贯彻来形塑。
- 李鑫
- 关键词:刑法教义学
- 清真食品界定的立法探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清真食品的界定包括清真食品的定义和标准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相辅相成。现行地方清真食品管理法规对清真食品的定义采用的是风俗说和风俗与宗教结合说,立法中存在着定义模糊、循环定义等诸多问题。清真食品定义应当采取风俗与宗教结合说,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教规为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清真食品的标准分为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其中形式标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而实质标准却不具备统一的条件,应当在制定省级标准的基础上,待今后条件成熟后,逐步制定国家标准。
- 李鑫
- 关键词:清真食品
-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追诉机制的反思与建构被引量:1
- 2022年
- 国际反兴奋剂立法蕴含着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追诉机制,我国反兴奋剂专门立法及相关立法直接或者间接地规定了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追诉机制。但是,在前者中行刑衔接不力,在后者中行刑衔接基本阙如,故难以实现对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有效追诉。兴奋剂检查的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不一致、兴奋剂样本取证难度大、责任主体沟通渠道不畅、移送监督机制保障不足等,是建构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追诉机制面临的难题。为此,有必要先制定统一的行刑衔接基本法,然后针对反兴奋剂违规行为制定具体、专门的行刑衔接实施细则。在具体举措上,应当制定严于国际反兴奋剂法的检查标准,建立反兴奋剂机构与公安机关之间的协同侦查模式和兴奋剂犯罪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案件移送的外部监督。
- 李鑫
- 关键词:体育法学行刑衔接
-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竞合被引量:1
- 2021年
- 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及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有效规制,依赖于对《刑法》第287条之二第3款“从一重罪处断”条款罪数形态的澄清。对此,学界尚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坚持法条竞合观点,也有学者提出了大竞合论的学说。然而法条竞合的观点只看到了构成要件的形式侧面,缺少实质性的理解,且不符合全面评价的原则。大竞合论则会掩盖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法益,亦不可取。通过考察刑法的立法目的、按照刑法规范的解释规律、遵照罪刑均衡原则可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从一重罪处断”条款只能是对想象竞合的规定。
- 韩玫李鑫
- 关键词:想象竞合
- 我国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5
- 2015年
- 舆论监督作为我国重要的监督方式之一,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反对贪污腐败等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舆论监督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足。比如监督者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障、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等等,导致群众失去对监督的积极性。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健全舆论监督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来提高群众的积极性、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更好的发挥舆论监督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 李鑫
- 关键词: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