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翠昌

作品数:21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危重儿
  • 4篇小儿
  • 3篇衰竭
  • 3篇急性
  • 3篇儿童
  • 3篇高渗血症
  • 3篇MODS
  • 2篇带压
  • 2篇血管
  • 2篇药物
  • 2篇脏器
  • 2篇脏器功能
  • 2篇套叠
  • 2篇微循环
  • 2篇危重
  • 2篇急性肠套叠
  • 2篇功能衰竭
  • 2篇多脏器
  • 2篇多脏器功能
  • 2篇肝素

机构

  • 21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江西医学院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江西省劳动卫...

作者

  • 21篇李翠昌
  • 8篇徐南平
  • 4篇吴熙
  • 3篇徐月琴
  • 3篇陈月
  • 2篇连惠红
  • 2篇张寿斌
  • 2篇朱绿绮
  • 2篇罗桂英
  • 2篇詹美玲
  • 1篇周爱生
  • 1篇陈霞
  • 1篇段德卿
  • 1篇邓菊香
  • 1篇付志萍
  • 1篇郭兰芳
  • 1篇齐圭如
  • 1篇余定英
  • 1篇吴卫萍
  • 1篇李岚

传媒

  • 6篇江西医药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科协首届...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8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肠套叠2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早期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11月我院收治的21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15例急性肠套叠发病特点、诊断过程。结果21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腹痛、呕吐、...
陈月徐南平李翠昌
文献传递
超微量肝素对微循环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超微量肝素对微循环保护作用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采用4种观察指标比较6542及不同剂量肝素对微循环的作用。结果:超微量肝素治疗后可使内毒素休克大鼠各重要组织微血管通透性分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001),血清MDA值接近正常对照组,电镜下肠系膜微血管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超微量肝素可有效地改善微循环,且作用优于常规及小剂量肝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凝、抗血栓形成以及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吴熙张寿斌詹美玲李翠昌罗桂英
关键词:肝素微循环内毒素血症休克儿童
危重患儿并发DIC治疗进展
2005年
近年来有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研究进展较快, DIC是以广泛内凝血被激活为特征,引起血管内纤维蛋白形成,以致中小血管被血栓闭塞,影响各器官的血液供应,产生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的紊乱而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获得性综合征 [1]. DIC是危重儿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约占 ICU住院患儿的 7.8% [2].以往认为危重儿合并 DIC预后差,病死率高达 40%以上,近年来文献报告提示:危重患儿并发 DIC,若能在 DIC的早期(高凝期)给予抗凝治疗,预后大有改善,病死率下降,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强调 DIC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徐南平李翠昌吴卫萍连惠红
关键词:危重患儿血栓闭塞中小血管危重儿预后差
26例MODS危重儿合并高渗血症的分析
危重患儿因合并高热、吐泻、进食少、昏迷和应激性高血糖等而发生高渗血症,其中以肾功能衰竭、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多见,然而有关多脏器功能衰竭合并高渗血症的研究报导很少,本文旨在这方面做些分析研究。
徐南平李翠昌徐月琴
文献传递
介绍一种带压力监测安全装置的呼吸复苏气囊
目的:原发疾病不同,患者肺顺应性也不同。为了在紧张的心肺复苏过程中帮助急诊医师随时掌握病人近端气道压力的大小,故设计了带压力监测装置的呼吸复苏气囊。
李翠昌
关键词:心肺复苏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的应用与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用新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评估我院PICU危重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我院PICU4a来636例危重患儿进行危重病例评分及器官功能衰竭评估,评分值从高分到低分:~100、~90、~80、0~70共4组。依次代表病情非危重、一般危重、危重、极危重。住院期间进行4次评分。其中32例采取与国外PRISM评分法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首次评分显示:非危重、一般危重、危重、极危重患儿病死率依次为2.04%、9.56%、16.75%、34.44%。各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其后各次评分结果与首次评分相似。器官功能衰竭评估:1、2、3及3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分别为32.7%、25.6%、16.4%、6.3%,其病死率依次为2.9%、15.3%、38.5%、47.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非危重、一般危重、危重至极危重患儿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发生率依次为7.1%、34.3%、67.0%、91.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结论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可准确判断病情轻重,分值越低,病情越重,器官功能衰竭数越多,病死率亦越高。
蔡义记吴熙朱绿绮李翠昌徐南平
关键词:儿童危重病危重病例评分PICU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肠套叠2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早期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11月我院收治的21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的发病特点、临床处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74例(34.4%)患儿表现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50例(23.3%)仅有阵发性哭闹;25例(11.6%)仅有呕吐;24例(11.2%)仅有腹泻;7例(3.3%)仅有发热、哭闹;20例(9.3%)有呕吐、腹泻;15例(7.0%)有腹痛、呕吐、腹泻。17例误诊为儿内科疾病,误诊率8%。早期行B超检查诊断肠套叠的符合率明显高于未行B超检查者(P<0.005)。201例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整复成功199例(99%),失败2例(10%)。16例肠套叠行手术治疗,其中10例伴肠坏死,术后1例死亡。结论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以4-10个月龄最多见。早期应行B超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及时行空气灌肠,整复率高。
陈月徐南平李翠昌
关键词:肠套叠超声空气灌肠
介绍一种带压力监测安全装置的呼吸复苏气囊
2000年
目的 :设计带压力监测装置的呼吸复苏气囊 ,为在紧张的心肺复苏中帮助急诊医师随时掌握病人近端气道压力的大小。方法 :心搏骤停或呼衰病人气管插管时做血气分析 ,用带压力监测装置的复苏气囊面罩正压通气或插管后用该气囊正压通气 30min ,压力控制在黄色区 (4kPa)以内 ,然后连接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 ,复查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摄片。结果 :使用该装置前后之血气分析比较 ,动脉氧分压升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升高 (P <0 .0 1)。胸部X线摄片未发现气胸。结论 :本研究装置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使用安全 ,值得在各级急救站、医院急诊科。
李翠昌付志萍
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口腔粘膜溃疡46例临床观察
1997年
利用思密达糊剂直接涂布法治疗小儿急性口腔粘膜溃疡,并与对照组进行双盲试验,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口腔粘膜溃疡愈合时间,前者为5.1±3.4d,后者为7.3±3.6d(t=2.914,P<0.01)该方法使用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大多数病人不需要住院治疗,口腔局部应用未见毒、副作用。
李翠昌
关键词:思密达口腔粘膜溃疡儿童疗效研究
先锋霉素Ⅵ静脉注射发生药物性血尿三例报告
1997年
先锋霉素Ⅵ静脉注射发生药物性血尿三例报告李翠昌(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科南昌330006)我院自1996年应用先锋霉素Ⅵ[广东省汕头鱼它滨制药厂,批号(91)粤卫药准字第C5-045号]以来,疗效满意,但也发生静脉注射后肉眼血尿病例,现将其中三例报告如下...
李翠昌
关键词:药物性血尿肉眼血尿尿常规扁桃体炎尿素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