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梅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传媒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影视
  • 1篇影视改编
  • 1篇缘由
  • 1篇砂层
  • 1篇诗学
  • 1篇诗学内涵
  • 1篇死水
  • 1篇套筒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传播
  • 1篇小说
  • 1篇连接套筒
  • 1篇内壁
  • 1篇壳体
  • 1篇横杆
  • 1篇儿童
  • 1篇儿童视角
  • 1篇改编
  • 1篇《死水微澜》

机构

  • 2篇四川传媒学院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李红梅
  • 1篇徐丛丛
  • 1篇朱善智
  • 1篇邓静

传媒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儿童视角发生机制及诗学内涵被引量:1
2008年
成人叙事中的儿童视角作为一种叙事策略,是值得关注的现象。它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形成包含了人类文化心理中人类儿童情结、儿童的重新发现等因素。在儿童视角的关照下,不仅能反映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侵入,还能质疑以成人中心的理性和规范,还原历史本相。在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复合下,揭示出人类生存本相。
李红梅
关键词:儿童视角诗学内涵
一种多功能文化传播展示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文化传播展示器,包括展示壳体,展示壳体顶部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盖板,展示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的顶部均开设有弧形槽,安装块顶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块,展示壳体内壁的两侧分别...
吕佳音邓静万平朱善智徐丛丛李红梅夏浪波
经典重现:论小说《死水微澜》之改编被引量:1
2015年
四川作家李劼人的小说《死水微澜》从1936年诞生起,到21世纪的今天,大众对它的欣赏,经历了从"冷落"到"热情"的转变。笔者梳理了该小说过去不被重视的原因,有时代潮流、审美风格、读者接受等因素,总结其如今被影视媒介频繁改编的缘由,在于小说的戏剧性、传奇性,符合影视改编的审美品质。文学名著被改编的过程,是大众影视文化对精英文学的深度诉求,读者和观众通过各种媒介阅读文学作品的历程,正是小说《死水微澜》被经典化的过程。
李红梅
关键词:影视改编缘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