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及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及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细胞免疫治疗分为单纯化疗组(n=35)及联合治疗组(n=45),单纯化疗组给予常规TC方案化疗,联合治疗组给予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TC方案化疗,两组均以21d为一个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结束7d后患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及肿瘤干细胞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结束7d后,联合治疗组CD3^+、CD3^+CD4^+、CD4^+/CD8^+、NK细胞数目均显著高于治疗前,CD4^+CD25^+数目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各细胞改善情况均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7d后,两组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7d后,两组CD133、DDX4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CCIK细胞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可明显增强患者免疫力,改善FIB水平,调节患者血清肿瘤干细胞标志物水平,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武加利方延宁李红
- 关键词:复发性卵巢癌DC-CIK凝血功能肿瘤干细胞标志物
- 卵巢癌中肿瘤干细胞的鉴定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离培养卵巢癌中肿瘤干细胞(SP细胞)并研究卵巢癌干细胞相关的生物功能及耐药性。方法:应用Hoechst染料拒染法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分选SP细胞;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选SP细胞体外侵袭能力;裸鼠肿瘤移植实验评估SP细胞的致瘤能力;MTT法检测SP细胞的耐药性;荧光定量PCR检测SP细胞中ABCG2的表达。结果:SP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显著高于卵巢癌非肿瘤干细胞(P<0.05);SP细胞较NSP细胞有更强的成瘤能力(P<0.01);与NSP细胞相比,SP细胞的耐药性更强(P<0.05);ABCG2mRNA在SP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NSP细胞(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存在侧群细胞,这类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相关生物学特性。
- 方延宁武加利李红
- 关键词:卵巢癌肿瘤干细胞侧群细胞耐药
-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囊肿18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肝囊肿患者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引导下行无水酒精固化治疗,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反复灌注无水乙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随访12个月,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肝囊肿患者超声引导下反复灌注无水乙醇治疗可以缩短疗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常洞镭李红
- 关键词:肝囊肿超声引导无水乙醇
-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 2015年
- 目的:探究在产后出血的预防处理中,卡前列甲酯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0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51例。对常规组产妇常规应用缩宫素,对研究组产妇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应用效果明显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预防处理中,卡前列甲酯栓的应用可获取较好效果,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保障产妇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之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武加利李红
- 关键词:卡前列甲酯栓产后出血
- 乳腺错构瘤超声表现一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女,20岁。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一肿物约蚕豆大小。发病以来,肿物渐增大,轻度按压痛,无红肿。超声所见:左乳内下象限扫查到一大小约4.5cm×1.3cm×4.4cm低回声实性结节,呈椭圆形,边界清晰,内见线状弱回声(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节内未扫查到明显血流信号。
- 李红王东光吕镔冯薇何香芹董洋
- 关键词:超声表现乳腺错构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流信号低回声肿物
- 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超声对高危妊娠胎盘绒毛动脉的血流监测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究高危妊娠胎盘的循环变化及其与最终妊娠结局间的关系。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妊娠孕妇117例,依照其脐血流S/D值及临床表现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39例。A组为S/D值≥95th%,主要特点为胎盘供血不足。B组为S/D值<95th%孕妇,且存在妊娠合并症。C组为正常妊娠孕妇。对3组孕妇进行相关各项指标的检查,如胎盘内绒毛动脉阻力、绒毛血管数等,并将其与最终妊娠结局相对比。结果:A组孕妇的绒毛血管数明显比其他两组要低,而绒毛动脉S/D值则高于其他两组。B组孕妇的绒毛血管数要明显低于C组,绒毛动脉S/D值则较高。在3组孕妇中,妊娠结局最差为A组,其次为B组,C组孕妇最好。结论:运用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超声的检查方式能够对孕妇胎盘绒毛状况进行严密监测,观察研究其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有效避免高危妊娠胎盘循环状况的发生提供帮助。
- 李红武加利何香芹董洋肖静陈谦谦李龙
-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胎盘绒毛
- 会阴无保护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对自然分娩孕妇应用会阴无保护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观察组50例给予讲解分娩过程中减少医疗干预,一切顺其自然,回归自然分娩的好处,待宫口开全,胎头拔露后不保护会阴娩出胎儿;对照组50例按传统接生方法,待宫口开全,胎头拔露后给予会阴保护,比较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会阴弹性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8%)较对照组(80%)显著降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会阴弹性、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分娩技术促进了自然分娩,减少了医疗干预,降低了会阴侧切率,该项技术简单、实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武加利李红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