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 作品数:16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无锡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病毒性脑膜脑炎262例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了解 2 0 0 3年 5~ 8月我院住院的病毒性脑膜脑炎发病状况。方法 :对我院病毒性脑膜脑炎住院病例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脊液病毒抗体检查 CBV-Ig M阳性 68例 ,阳性率 2 5 .95 %。 >5岁患儿 (179例 )为高发年龄段。经抗病毒、降温、降颅压等综合治疗后治愈 2 3 2例 ,好转 2 4例 ,自动出院 6例。结论 :儿童夏秋季应警惕肠道病毒所致脑膜脑炎。
- 李红沈南平
- 关键词:病毒性脑膜脑炎脑脊液儿童
-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作用评价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胸超卢指导下心导管封堵术在房间隔缺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患儿的疗效。结果其中38例封堵获得成功,2例失败,术后随访2月~2年,无不良并发症。结论经胸超声指导下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是一项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 钱炜李琪沙红李红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经胸超声心动图
- 川崎病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活化及与冠脉脉损伤的关系被引量:18
- 2017年
-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发热性疾病,主要影响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目前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其病因目前仍未明确,可能与感染及异常免疫反应有关。
- 胡静钱炜李红李琪沙红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功能川崎病急性期冠脉活化全身性血管炎
- 肺炎支原体、脂蛋白磷脂酶A2与川崎病患儿心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评价肺炎支原体、脂蛋白磷脂酶A2与川崎病患儿心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5例急性期KD患儿、分为MP感染组、无MP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正常对照(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N-末端脑利钠肽原(N-proBNP)、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KD患儿在急性期的FIB、D-dimer、Lp-PLA2较对照组升高,MP感染组与无MP感染组比较,D-dimer、Lp-PLA2升高。MP感染组的CRP高于无MP感染组;MP感染组心脏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MP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PLA2的升高且合并MP感染可能有助于对川崎病患儿心脏病变起到预测作用。
- 马思萌钱炜李红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川崎病
- 热性惊厥与缺铁性贫血相关性探讨被引量:5
- 2004年
- 陈慧王国庆秦苏骥李红
- 关键词:热性惊厥缺铁性贫血儿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 无锡地区139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部病原菌检查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李红梅伯如梅伯如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咽部病原菌检查患儿咽拭子耐药性分析
- 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无锡市儿童医院住院的3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根据术前经胸心脏彩超测量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内径大小选择不同的封堵器及手术方法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即刻、术后第24小时及术后1、3、6、12个月随访,进行心脏彩超、胸片及心电图检查,观察疗效。结果全部患儿均封堵成功,使用国产蘑菇伞封堵器23枚,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II)8枚。2例术后即刻心脏彩超有少量残余分流,随访3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1例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予激素治疗1周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国产蘑菇伞封堵器对动脉导管未闭进行介入治疗,并发症少,疗效确切,远期效果满意。ADO-II封堵器适用于小长管型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治疗,如适应证及手术方法适当,效果良好。
- 鞠樑钱炜李红李琪沙红华琦胡静胥玲
- 关键词:介入治疗导管封堵术
- 川崎病患儿血清CF-6水平变化及其对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 观察川崎病患儿血清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患儿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初次发病的川崎病患儿150例作为观察组,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发病10 d内接受初次治疗[静脉滴注IVIG 2 g/kg、口服阿司匹林30~50 mg/(kg·d)],根据疗效分为IVIG治疗有效者和IVIG无反应者,IVIG无反应者确诊后接受再次治疗。观察组分别在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48 h、1个月,IVIG无反应者再次治疗后48 h,对照组入院体检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F-6水平。绘制血清CF-6诊断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的ROC曲线。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CF-6水平为(240.55±93.64)pg/mL、对照组为(66.67±26.76)pg/mL,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中IVIG治疗有效者123例,IVIG无反应者27例。观察组IVIG无反应者治疗前、首次治疗后48 h血清CF-6水平均高于IVIG治疗有效者同时间点和对照组,IVIG治疗有效者治疗前、首次治疗后48 h血清CF-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IVIG无反应者再次治疗后48 h血清CF-6水平高于IVIG治疗有效者首次治疗后48 h(P<0.05)。观察组IVIG治疗有效者和IVIG无反应者首次治疗后1个月血清CF-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血清CF-6诊断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cut off值为270.7 pg/mL,敏感度为85.2%,特异度为75.2%。结论 川崎病患儿血清CF-6水平升高,血清CF-6水平高于270.7 pg/mL提示IVIG治疗效果不佳。
- 许涛钱炜胡静鞠樑李红陈静华
- 关键词:川崎病线粒体偶联因子6内皮细胞免疫球蛋白
-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单核细胞S100 A8/A9蛋白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及炎性蛋白S100A8/A9在川崎病的发展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的川崎病患儿46例为研究对象,按冠状动脉有无损害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20例和无冠状动脉损害组26例。同期选取本院行腹股沟疝气择期手术患儿40例为对照组。收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用RT-PCR法检测S100 A8/A9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S100A8/A9蛋白二聚体的水平。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未予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时,冠状动脉损害组和无冠状动脉损害组血浆S100A8/A9蛋白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损害组和无冠状动脉损害组患儿在使用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前单核细胞中S100A8/A9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损害组血浆S100A8/A9蛋白二聚体水平及S100A8/A9mRNA的表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急性期单核细胞S100A8/A9mRNA表达及二聚体水平在使用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S100A8/A9可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病机制。
- 胡静钱炜李红李琪
- 关键词:单核细胞S100A8S100A9
- 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421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21例患儿中,男216例,女205例,中位年龄7.13岁。具有不同程度不适表现者为90.7%,病前或发病同时有明确感染史为92.4%,心肌酶谱增高者为96.2%,超声心动图出现心脏扩大或心功能降低表现者为39.6%,心电图表现ST-T改变者为76.2%,各种心律失常占90.7%。结论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多见,心律失常是重要表现之一,心肌酶谱、动态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沙红钱炜李红李琪
- 关键词:儿童心肌炎病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