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 作品数:9 被引量:3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酸性水解催化液对硅基质陶瓷与树脂粘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使用新型双液型硅烷底涂剂(A、B液)对树脂一硅基质陶瓷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32个陶瓷实验体分为9组(每组48个),分别使用9种实验性底涂剂处理陶瓷表面。9种底涂剂中A液均为50g/L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ethacryloxypropyletrimethoxysilane,MPTS)的乙醇溶液,B液分别为0.10、0.05、0.01mol/L盐酸、磷酸和醋酸水溶液与同体积99%乙醇配比的混合溶液。处理后陶瓷与树脂粘接剂(LinkMax,GC,Et本)粘接形成实验体。其后将每组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各16个实验体)分别在24h后、5000次和10000次冷热循环后测试剪切强度。结果冷热循环前后最高剪切强度均在0.05mol/L盐酸组,分别为(19.5±3.7)、(15.7±3.0)、(14.6±3.0)MPa。10000次冷热循环后,当酸性溶液浓度为0.10mol/L时,盐酸组的(10.6±3.5)MPa和磷酸组的(9.5±2.7)MPa明显高于醋酸组的(6.3±2.5)MPa(P〈0.05);当酸性溶液浓度为0.05moL/L时,盐酸组的(14.6±3.0)MPa明显高于磷酸组的(6.3±1.9)MPa和醋酸组的(4.7±1.8)MPa(P〈0.05);当酸性溶液浓度为0.01mol/L时,盐酸组的(12.7±3.2)MPa明显高于磷酸组的(2.3±1.2)MPa和醋酸组的(1.5±1.2)MPa(P〈0.05)。结论选择0.05mol/L盐酸作为水解催化液的硅烷底涂剂可得到较高的硅基质陶瓷-树脂粘接强度及粘接耐久性。 李睿 王晨 孙迎春关键词:抗剪切强度 树脂粘接 树脂水门汀与高强度陶瓷粘结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2年 修复体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在于获得优良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高强度陶瓷材料因具有优秀的理化性能、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及稳定的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治疗。通过回顾新型陶瓷材料的理化特性、临床粘结标准操作流程,评估临床常用的高强度陶瓷与树脂水门汀之间各种粘结方法的粘结强度及耐久性,提出实现高强度陶瓷与树脂水门汀之间牢固粘结的方法,以期为临床医生的粘接操作提供参考。 李睿 郭子歌 刘珍 卢瑞杰关键词:硅烷偶联剂 喷砂 氧化锆陶瓷 树脂水门汀 口腔氧化锆陶瓷的粘接方法 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氧化锆陶瓷因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口腔修复重建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如何对氧化锆陶瓷表面进行改性,以提高修复体与牙体组织的粘接强度成为目前临床工作中的难点。目的:综述口腔氧化锆陶瓷的粘接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检索关键词为"zirconia,silane coupling agent,resin cement,bonding"。结果与结论:通过化学摩擦硅涂层系统结合新型混合非功能性硅烷偶联剂对氧化锆瓷进行表面处理,利用小粒径(50μm)的含硅颗粒氧化铝粉末对氧化锆进行喷砂,形成含硅粒子的粗糙覆盖表层,此系统可降低传统喷砂对瓷边缘薄弱部位的损伤,提高修复体边缘密合度;新型混合非功能性硅烷偶联剂与陶瓷表面可形成稳定且高强度的硅氧烷键,其水解稳定性远高于传统的硅烷偶联剂,利用硅氧烷在界面处与聚合物交联形成的互穿网络体系,可更有效地将树脂共价接枝到硅烷表面,有效提高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的粘接强度,为修复体提供足够的固位力,提高临床修复成功率。 李睿 孙迎春 周晖 王晨 魏伟关键词: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氧化锆 粘接 树脂水门汀 4种树脂材料体外模拟恒磨牙Ⅴ类洞充填后边缘封闭效果比较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自粘接流动树脂Constic与另外3种窝洞充填材料在恒磨牙体外实验中的边缘微渗漏情况,为临床Ⅴ类洞充填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新鲜离体恒前磨牙和第三磨牙各20颗,共40颗,颊面制备Ⅴ类洞,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采用Constic自粘接流动树脂(Constic组)、Dyad Flow自粘接流动树脂(Dyad Flow组)、Filtek Z350XT流动树脂(Filtek Z350XT组)和Z350XT纳米树脂(Z350XT组)进行充填。每组随机选择5颗样本进行冷热循环100次,另5颗样本循环500次。0.1%罗丹明B荧光溶液染色后制片,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渗漏情况,对微渗漏程度进行评估,并检测微渗漏深度。结果:各组材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边缘微渗漏。同种材料充填后冷热循环100和500次时微渗漏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stic组比较,Dyad Flow组、Filtek Z350XT组和Z350XT组口壁及龈壁微渗漏深度明显增加(P<0.05);Dyad Flow组和Filtek Z350XT组口壁及龈壁微渗漏深度均低于Z350XT组(P<0.05)。结论:自粘接流动树脂Constic微渗漏低,边缘密合度高,优于Dyad Flow、Filtek Z350XT和Z350XT。 赵梦明 张鑫 王菲菲 李睿 刘大勇 胡美林 贾智关键词:微渗漏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和不同粘结剂对氧化锆全瓷冠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7年 背景:氧化锆全瓷修复体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复杂牙体或牙列缺损的修复。由于氧化锆的表面化学惰性原因,其粘结成为临床治疗过程中及其关键的步骤。目前临床可选择的粘结材料和修复体的表面处理方法较多。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和不同粘结剂对氧化锆的粘结效果。方法:将氧化锆制成不同直径的瓷片,随机分为16组,每组瓷片30个。选用Super-Bond C&B、聚羧酸锌粘结剂、Panavia F树脂水门汀和富士Ⅰ玻璃离子粘结剂4种粘结剂,分别采用打磨粗化、喷砂、硅烷化和先喷砂后硅烷化处理等4种方式对氧化锆表面进行处理。大小瓷片通过粘结剂进行粘结,静置于37℃蒸馏水中24 h,采用力学万能试验机检测剪切粘结强度。结果与结论:①使用同种粘结剂进行粘结,采用打磨粗化、喷砂、硅烷化、先喷砂后硅烷化4种表面处理方式,对氧化锆粘结强度的影响有所不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氧化锆表面进行先喷砂后硅烷化处理的粘结强度最强;②用不同粘结剂进行粘结,采用同种表面处理方式,对氧化锆粘结强度的影响有所不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uper-Bond C&B的粘结效果最好,其次为Panavia F树脂水门汀和富士Ⅰ玻璃离子粘结剂,聚羧酸锌粘结剂粘结效果最差;③结果表明,不同表面处理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粘结强度,使用Super-Bond C&B并进行先喷砂后硅烷化处理的粘结强度最高。 秦敬杰 郑翔宇 李睿关键词:牙瓷料 牙粘合 抗剪切强度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粘结剂 氧化锆 纳米胶原基骨修复牙周病及根尖周病骨缺损 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纳米胶原基骨是与天然骨松质结构相似的一种人工合成仿生骨,在促进新骨形成同时可降解吸收。目的:评价纳米胶原基骨修复牙周骨缺损及根尖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①选择根尖周骨缺损患者50例,完成根尖搔刮治疗后,其中18例植入纳米胶原基骨(实验组),14例植入瑞福人工骨(对照组),18例未植入任何材料(空白对照组)。②选择牙周病骨缺损呈垂直吸收慢性牙周炎患者23例,实验组17例行牙周翻瓣植入纳米胶原基骨,对照组6例牙周翻瓣植入瑞福人工骨。结果与结论:①根尖周骨缺损: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骨性愈合及骨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②慢性牙周炎: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牙龈出血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角形吸收或垂直吸收处均有骨高度增加伴新附着形成。表明纳米胶原基骨可加快缺损部位正常骨组织结构的重建,促进骨缺损早期再生修复。 李睿 王春兰 范月静 连小洁关键词:根尖周病 牙周病 骨缺损 骨引导 多种表面处理方式及树脂水门汀类型对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9 2021年 背景:因氧化锆陶瓷自身理化性能的稳定导致其可黏结性较差,这严重影响了氧化锆陶瓷修复体在临床中的应用。目的:分析不同表面处理方式与树脂水门汀对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240个氧化锆块随机分为16组,每组15个:A组处理方式为喷砂+氢氟酸+Monobond-s+Panavia F 2.0;B组为喷砂+氢氟酸+Monobond-s+Perma Cem-Dual;C组为喷砂+氢氟酸+新型硅烷偶联剂+Panavia F 2.0;D组为喷砂+氢氟酸+新型硅烷偶联剂+Perma Cem-Dual;E组为喷砂+Monobond-s+Panavia F 2.0;F组为喷砂+Monobond-s+Perma Cem-Dual;G组喷砂+Monobond-s+Panavia F 2.0树脂水门汀黏结剂;H组为喷砂+新型硅烷偶联剂+PermaCem-Dual;I组为氢氟酸+Monobond-s+PanaviaF2.0;J组为氢氟酸+Monobond-s+PermaCem-Dual;K组为氢氟酸+新型硅烷偶联剂+Panavia F 2.0;L组为氢氟酸+新型硅烷偶联剂+Perma Cem-Dual;M组为Monobond-s+Panavia F 2.0;N组为Monobond-s+Perma Cem-Dual;O组为新型硅烷偶联剂+Panavia F 2.0;P组为新型硅烷偶联剂+Perma Cem-Dual。Panavia F 2.0与Perma Cem-Dual为树脂水门汀黏结剂,Monobond-s为商业用硅烷偶联剂。检测各组试件的粘接强度。结果与结论:①C、G、H组的粘接强度高于其余13组(P <0.05),A、B、C、D、E、F、G、H组的粘接强度高于I、J、K、L、M、N、P组(P <0.05);②结果表明,对氧化锆喷砂和新型硅烷偶联剂的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陶瓷-水门汀的粘接强度,氢氟酸预处理无效,而水门汀的种类的不同对粘接强度会有一定的影响。 李睿 王晨 张文怡 马士卿 孙迎春关键词:陶瓷 氧化锆 粘接强度 硅烷偶联剂 树脂水门汀 喷砂 纯钛表面载阿司匹林微球与聚多巴胺复合涂层促进成骨分化 2023年 背景:钛作为骨替代材料已在口腔种植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生物惰性会影响植入早期与骨组织形成稳定的结合,因此探索通过表面改性来提高钛的成骨活性是很有必要的。目的:探讨钛表面载阿司匹林的壳聚糖微球与聚多巴胺复合涂层对体外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取纯钛片,表面分别构建聚多巴胺涂层和载阿司匹林的壳聚糖微球与聚多巴胺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和接触角检测对改性前后钛片的表面微观形貌和亲水性进行表征,检测纯钛表面阿司匹林纳米微球涂层的体外缓释性能。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纯钛片与两种改性钛片上培养,采用细胞骨架染色观察钛片表面细胞的铺展形态,CCK-8实验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估钛片表面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纯钛表面相对光滑,聚多巴胺改性后出现沉积物及颗粒状突起,阿司匹林微球呈圆球形且粒径分布均匀;聚多巴胺涂层组与阿司匹林微球涂层组钛片的亲水性均明显优于纯钛组(P<0.05);阿司匹林在微球的包裹下呈现缓慢持续释放;②细胞骨架染色显示,纯钛表面的细胞伸展不充分,聚多巴胺涂层组钛片表面的细胞伸出少量伪足,阿司匹林微球涂层组钛片表面的细胞伸展良好;③CCK-8实验结果显示,3组钛片均无明显细胞毒性,且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阿司匹林微球涂层组钛片表面的细胞增殖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④阿司匹林微球涂层组钛片表面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免疫荧光显示该组细胞中成骨相关蛋白碱性磷酸酶的荧光强度最强;⑤结果表明,纯钛表面载阿司匹林的壳聚糖微球缓释涂层可以增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黏附,并促进其成骨向分化。 李睿 刘珍 郭子歌 卢瑞杰 王晨关键词:阿司匹林 壳聚糖微球 细胞黏附 成骨分化 骨形成肽1和聚多巴胺复合涂层修饰提高聚醚醚酮表面活性 2025年 背景:聚醚醚酮具有与人体皮质骨相近的弹性模量及良好的射线透射性、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有望应用于口腔种植领域,然而其具有生物惰性,难以与周围组织形成骨结合,因此如何提高聚醚醚酮的表面活性是目前的主要问题。目的:分析聚醚醚酮表面骨形成肽1和聚多巴胺复合涂层的促成骨和成血管作用。方法:将聚醚醚酮片浸泡于多巴胺溶液中24 h,制备聚醚醚酮-聚多巴胺材料;将聚醚醚酮-聚多巴胺材料浸泡于骨形成肽1溶液中24 h,制备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表征材料的微观形貌、亲水性与元素组成。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聚醚醚酮、聚醚醚酮-聚多巴胺、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表面,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和细胞骨架染色评估细胞活性与黏附状态,茜素红和骨钙素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接种于3组材料表面,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和细胞骨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荧光染色评估细胞活性及成血管水平。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聚醚醚酮材料表面光滑,聚醚醚酮-聚多巴胺材料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沉积物,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表面有小颗粒突起;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的亲水性优于其他两种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显示,骨形成肽1成功修饰于聚醚醚酮材料表面;②活死细胞染色和细胞骨架染色显示,相较于其他两种材料,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可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活性与黏附;茜素红和骨钙素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相较于其他两种材料,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③活死细胞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相较于其他两种材料,聚醚醚酮-聚多巴胺-骨形成肽1材料可提高人脐� 秦敬杰 郭子歌 李睿 马士卿 卢瑞杰 李梦君关键词:聚醚醚酮 表面改性 成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