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睿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主动脉
  • 3篇主动脉夹层
  • 3篇夹层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病
  • 2篇手术
  • 2篇顺铂
  • 2篇细胞
  • 2篇小细胞
  • 2篇疗效
  • 2篇肌病
  • 2篇非小细胞
  • 2篇肥厚
  • 2篇肥厚型
  • 2篇肺癌
  • 2篇STANFO...
  • 1篇蛋白
  • 1篇蛋白产物
  • 1篇动脉弓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9篇李睿
  • 3篇魏翔
  • 2篇梅齐
  • 2篇程才
  • 2篇陈元
  • 1篇胡敏
  • 1篇刘立刚
  • 1篇朱学海
  • 1篇冷彦
  • 1篇方静
  • 1篇朱英
  • 1篇汪勇
  • 1篇刘娅妮
  • 1篇于世英
  • 1篇方泽民
  • 1篇王靖
  • 1篇周玮
  • 1篇陈军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6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杂交手术方式:升主动脉置换+弓部三开窗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被引量:2
2021年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死率极高、并发症非常多的外科急危重症。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升主动脉置换+全主动脉弓置换+远端象鼻支架置入仍然是现行手术的金标准[1],但此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对术者技巧要求高,并且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尤其是神经系统并发症。
马先桃李睿王衎朱章强Mohanmed Abdulkadir魏翔程才
关键词:神经系统并发症A型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主动脉弓置换支架置入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SMG基因家族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SMG基因家族在主动脉夹层和正常主动脉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研究SMG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及其与主动脉夹层发生的联系。方法收集31例正常主动脉壁和6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动脉壁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壁中SMG家族的mRNA水平,并分析SMG家族成员的表达与夹层患者主动脉直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主动脉壁比较,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壁中SMG3(0.642±0.529对1.126±0.858,P=0.023)、SMG6(0.737±0.652对1.877±1.902,P=0.005)、SMG7(0.624±0.449对1.339±0.866,P=0.00067)的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而SMG1、SMG2、SMG4、SMG5、SMG8、SMG9的mRNA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SMG3、SMG6、SMG7的表达均与主动脉直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SMG3、SMG6、SMG7的mRNA表达水平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显著升高,提示其可能促进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发展,靶向SMG家族成员有望成为主动脉夹层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
张子豪李睿蒋丁胜冯鑫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GP方案和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对比分析以铂类为基础的GP(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和单药吉非替尼(IRESSA)一线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60例ⅢB~Ⅳ期从未接受过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单用吉非替尼治疗26例,GP方案治疗34例。吉非替尼组为吉非替尼250mg/d;GP组为吉西他滨1 250mg/m2,第1,8天,顺铂75mg/m2,第1天。每三周为一周期,两周期后评价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吉非替尼组26.9%(7/26),GP组29.4%(10/34),P>0.05;疾病控制率吉非替尼组76.9%(20/26),GP组50.0%(17/34),P<0.05。GP组主要存在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毒性(P<0.05),吉非替尼组的毒性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结论GP方案和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可获得一致的客观有效率,但吉非替尼单药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GP组,且其毒副反应较GP组轻微,患者均可完全耐受。吉非替尼单药口服可考虑作为治疗晚期化疗难耐受的NSCLC患者的一线方案。
梅齐李睿陈元于世英
关键词:吉非替尼吉西他滨顺铂非小细胞肺癌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导航经心尖不停跳室间隔切除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2023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TEE)在心尖不停跳室间隔切除术(TA-B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TA-BSM手术治疗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共137例,手术过程中采用3D-TEE定位不停跳心肌切除器的位置,导航心肌旋切的范围;术前、术后测量HOCM患者不同节段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PG),评估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与二尖瓣反流(MR)的程度;术后测量切缘范围,记录切除刀数及切除心肌重量。结果137例HOCM患者术中均成功完成3D-TEE导航下TA-BSM,切除刀数为7(5,9)刀,切除心肌重量为5.6(3.4,8.9)g,术中未出现死亡、主动脉瓣损伤、医源性室间隔穿孔等不良事件。与术前相比,前、后室间隔基底段及中间段室壁厚度显著减小(均P<0.001),LVOT-PG明显降低(P<0.001)。TA-BSM术后,SAM≥3级的患者由94例(68.6%)减少至2例(1.5%),MR≥3+的患者由86例(62.8%)减少至9例(6.6%)(均P<0.001)。对于不同程度室间隔肥厚组,术后IVST、LVOT-PG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MR及SAM征的程度较术前显著减轻(均P<0.001)。切缘长度、切除心肌重量及切除刀数广泛室间隔肥厚组高于局限性肥厚组(均P<0.05)。结论3D-TEE能够实时引导、监测TA-BSM心肌切除的过程,为临床治疗HOCM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技术。
朱英汪慧周玮田洁方静李睿程林陈越李晨赫陆永萍邓又斌魏翔刘娅妮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心脏术后行心脏移植的手术指征及疗效分析
魏翔刘立刚胡敏程才陈军方泽民杨建业李睿王靖
SMG6蛋白产物在主动脉夹层中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SMG6蛋白产物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壁和正常主动脉壁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连续收集的96份主动脉壁样本,通过Western Blot定量检测SMG6蛋白产物在主动脉壁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直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主动脉壁中存在SMG6的两种蛋白异构体,分别是SMG6(57kDa)和SMG6(160kDa);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动脉壁中,SMG6(57kDa)异构体的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0.714±0.324)比(0.992±0.380),t=-3.1663,P=0.0029],而主动脉夹层动脉壁中SMG6(160kDa)异构体的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则显著升高[(1.901±1.487)比(0.965±0.639),t=3.6173,P=0.00052],但是二者与主动脉直径的变化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主动脉夹层发生过程中,SMG6的蛋白异构体表达发生显著变化,SMG6蛋白的不同异构体活性以及功能可能不同,通过干预SMG6的选择性剪切有望成为干预主动脉夹层的新靶点和新策略。
张子豪朱学海蒋丁胜李睿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选择性剪切
2020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肥厚型心肌病诊疗指南解读
2024年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大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通常与编码心肌肌小节相关蛋白的基因突变有关,具有复杂的表型、遗传表达和自然史,伴有活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心绞痛及晕厥等临床表现^([1])。2020年11月,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HA/ACC)联合发表了《2020年AHA/ACC肥厚型心肌病诊疗指南》(下文简称“指南”)^([2]).
李晨赫李睿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诊疗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突变,探讨突变特征及其在肺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6例手术切除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分别提取DNA,采用PCR法扩增编码EGFR基因的第18、19、20及21外显子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DNA测序及分析。结果:46例NSCLC中12例(26.1%)患者肺癌组织存在EGFR酪氨酸激酶结合域的体细胞突变;癌旁组织均未发现突变。12例突变中,9例(75.0%)19号外显子上发生缺失突变,3例(25.0%)21号外显子上发生替代突变。伴细支气管肺泡癌分化特征的肺腺癌突变率(7/9,77.8%)显著高于普通腺癌(5/23,21.7%)和鳞癌(0/12,0)的突变率,P<0.05;女性突变率(9/15,60%)显著高于男性(3/31,9.7%),P<0.05;不吸烟者突变率(9/20,45%)显著高于吸烟者(3/26,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内NSCLC患者存在EGFR突变,女性、非吸烟者及伴细支气管肺泡癌分化特征的肺腺癌提示突变的高发性。
李睿陈元冷彦
关键词:受体表皮生长因子突变喹唑啉类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27例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IP)和顺铂联合氟尿嘧啶(D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我科2006-07/2007-11晚期食管癌患者59例病例资料,比较在疗效和副反应间的差异.其中治疗组27例,采用IP方案,对照组32例,采用DF方案,21d为1周期.在化疗期间均常规水化利尿,完成至少2周期化疗后进行评价疗效.结果:IP方案组与DF方案组间有效率(44.4%vs28.1%,P<0.05)及控制率(81.5%vs53.1%,P<0.05)差异有显著性.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IP方案组发生率为88.8%,DF方案组发生率为90.6%,无统计学差异;其次为骨髓抑制,IP方案组发生率为77.7%,DF方案组为46.8%,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次为腹泻,IP方案组发生率为33.3%,DF方案组为9.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P方案较D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增加疗效,同时也增加了血液系统毒性和腹泻的发生率,但副反应临床上患者尚可以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梅齐汪勇李睿陈元
关键词:伊立替康晚期食管癌副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