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红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庆市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电图特征
  • 2篇心肌病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肌病
  • 1篇电生理
  • 1篇调搏
  • 1篇心电图分析
  • 1篇心动图
  • 1篇心房
  • 1篇心房调搏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组织
  • 1篇心尖
  • 1篇心尖肥厚
  • 1篇心尖肥厚型

机构

  • 6篇大庆市第四医...

作者

  • 6篇李玉红
  • 4篇孙艳辉
  • 2篇许晓微
  • 2篇刘凤丽
  • 1篇叶桂兰
  • 1篇李红
  • 1篇石华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相关电生理检查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CAPN)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肌电图检测CAPN患者18例和对照者26例。检测正中、尺、腓、胫神经的NCV和BAEP测定。结果:CAPN组Ⅲ波、V波潜伏期及I~Ⅲ、Ⅲ~V、I~V波的波间潜伏期均延长,其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CAPN组的NCV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NCV及BAEP检测可作为CAPN的检测手段之一。
许晓微李玉红
关键词:慢性酒精中毒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
2010年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以正常心肌组织逐渐被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所取代为特征,病变主要发生在右室,临床特征为右心室扩大、心律失常和猝死,是青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对我院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的临床心电图特征作一综合分析,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孙艳辉李红李玉红
关键词: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电图分析右心室扩大心电图特征纤维组织心肌组织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与超声诊断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及心脏超声诊断标准。方法对3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结果患者V3~V5导联R波电压增高、ST段压低,均表现为V4>V5>V3,T波对称性倒置,呈Tv4>Tv5>Tv3。超声心动图的心尖部心肌厚度为18~35mm,平均20.88mm。结论常规心电图显示胸导联R波电压增高伴ST—T特征性改变,要高度考虑心尖肥厚性心肌病。
孙艳辉许晓微李玉红
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需要紧急抢救处理。根据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特征,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护理工作不仅要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护士也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以及高超的护理技术和熟练的技术操作。我们对我院2004年7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17例病人作了初步分析,结合临床实践,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石华叶桂兰李玉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经食道心房调搏终止特发性室速的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经食管心脏调搏不但是1种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测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实用型很强的无创性临时心脏起搏技术,在治疗心律失常上也有重要实用价值。本文报告应用此技术成功终止几例特发性室速的临床体会。
孙艳辉刘凤丽李玉红
关键词:特发性室速经食道心房调搏经食管心脏调搏心脏起搏技术心脏电生理心律失常
Brugada综合征3例
2011年
1病例报告:例1,男,58岁,因头部外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50余天于2002年10月12日收入院。既往身体健康。体格检查:T36.5℃,P72次/min,R18次/min,BP125/85mmHg。
孙艳辉刘凤丽李玉红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血肿清除术后头部外伤身体健康体格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