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灯凯 作品数:17 被引量:55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胸膜硬化剂治疗胸膜疾病的临床应用 2008年 李灯凯关键词:硬化剂 胸膜固定术 电视胸腔镜 ICU机械通气患者合并张力性气胸成因以及诊治体会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合并张力性气胸的发生率和原因,探讨诊治体会,为未来减少此类并发症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56例机械通气重症患者,记录发生张力性气胸患者的数目、成因、治疗和转归状况。结果:发生张力性气胸患者总共5例,其中2例为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1例为闭合性胸部外伤迟发性气胸,1例为严重肺感染导致支气管胸膜瘘,1例为肺大泡破裂引起的自发性气胸,总发生率为1.95%。5例均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其中4例治愈,另1例最终死于严重肺感染。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合并张力性气胸危害大,及时诊断、快速胸腔闭式引流以及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操作对防治张力性气胸合并症至关重要。 李喜元 尹吉东 李灯凯关键词:机械通气 张力性气胸 锁骨下静脉穿刺 胸腔闭式引流 新开综合ICU近2年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2011年 目的:回顾新开重症监护病房(ICU)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构成、死亡原因构成及病死率等情况,为今后提高我院ICU的收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死亡原因、治疗以及转归等情况,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年来总体死亡病例83例,中位年龄71.0[62.0~81.0]岁,主要分布于60~79岁年龄组。男∶女=1.96∶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II)评分中位数32.0[27.0,38.0]。死亡原因排前三位的是心脑血管病32例(38.6%),呼吸系统疾病17例(20.5%),多器官功能不全16例(19.3%)。总的住院病死率为22.4%。老年前期组、老年组、高龄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5.0%,23.9%,31.1%,随年龄有逐渐增加的趋势(χ2=7.14,P<0.01)。急诊转入组、会诊转入组、术后转入组病死率分别为48.1%,33.1%,5.3%,急诊转入组病例病死率最高(χ2=58.04,P<0.01)。结论:我院新开综合ICU死亡病例以老年组人群分布最多,以男性多见,死亡原因以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多器官功能不全为主。加强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的防治是我院ICU未来降低病死率应该重点主抓的环节。 李喜元 尹吉东 王景民 李灯凯 王曦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病死率 流行病学 京北地区某三级医院ICU中毒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回顾性研究 2017年 目的回顾该院ICU建科以来重症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未来中毒患者的管理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16年9月该院ICU收治的所有重症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和救治情况。记录APACHEⅡ评分、毒物接触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率、血液净化使用率等。结果共纳入35例患者,占ICU总住院病例的1.7%。其中男∶女为1∶2.2;年龄18~86岁,中位数为36岁,年龄分布以20~39岁组最为多见,19例(54.3%)。平均APACHEⅡ评分为(20.2±8.9)分,中位毒物接触时间5(3~12)h,中位住院时间为3(2~5)d。自杀服毒为首要原因,20例(57.1%);其次为意外中毒8例(22.9%);误服4例(11.4%)。31例(88.6%)患者为经口摄入毒物。11例(31.4%)院前接受过心肺复苏术,19例(54.3%)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18例(51.4%)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2例(62.9%)患者接受了血液净化治疗,总的病死率为10/35(28.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中APACHEⅡ评分显著增高(P<0.01),而接触毒物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合并MODS发生率;接受院外心肺复苏、机械通气比率更高(P<0.01)。结论这些数据对于我院ICU今后收治重症中毒患者有指导意义。 李喜元 安建雄 段军 李灯凯 马加贵 陈丽关键词:ICU 中毒 流行病学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压疮防治特点的探讨 2012年 目的探讨行连续性血液净化危重症患者压疮的防治特点。方法对46例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压疮发生率,分析其治疗期间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探讨其压疮防治的特点。结果本组患者翻身时间可以延长至4~6h,营养支持更加充分,外周循环得以改善,压疮发生率低。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不增加压疮的发生率,在很多方面还有助于压疮的预防及治疗。 佟静 李灯凯 张晶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 压疮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重度低钾血症伴呼吸肌麻痹2例 被引量:1 2011年 低钾血症在临床上很常见,多容易纠正,但重度低钾血症(血钾〈2.5 mmol/L)可出现神经肌肉症状、心律失常等,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近期收治2例重度低钾血症患者,血钾均〈1.5mmol/L,有呼吸肌麻痹症状。现报告如下。 李灯凯 尹吉东 李喜元关键词:重度低钾血症 呼吸肌麻痹 心律失常 血钾 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多系统功能损害一例 被引量:2 2011年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9岁,因被人发现昏迷1h于2009年2月2日入院。急诊查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提示双下肺感染, 尹吉东 李灯凯 李喜元关键词:肺炎 支原体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高级生命支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心肺脑复苏技术的规范和普及,初级生命支持成功率日益提高,但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效果仍不理想,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待于发现。本研究对18例心肺复苏术后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李灯凯 李华 尹吉东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 高级生命支持 急性脑损伤患者压力控制通气与自适应支持通气机械功率的比较 2023年 比较实施了有创机械通气的急性脑损伤(Acute brain injury,ABI)患者在被动通气的条件下使用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PCV)和自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ASV)两种不同呼吸机模式时机械功率(mechanical power,MP)的差异。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设计,选取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54例ABI患者,在有创被动通气情况下,顺序使用PCV和ASV作为呼吸机常规模式进行设置,分别观察1h以上,呼吸平稳后收集相关呼吸力学参数。使用方程计算两种模式下呼吸机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MV)和MP,并对相关呼吸参数进行Wilcoxon检验。结果 两种模式下MV的中位数(Q1,Q3)比较,PCV 7.91(6.16,9.07)L/min vs ASV 7.81(6.05,8.90)L/min,P=0.431(P >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模式下MP中位数比较,ASV模式下MP显著低于PCV模式下MP,即11.34(9.7,13.82)J/min vs 11.97(10.65,15.29)J/min,P=0.005(P<0.01)。不仅如此,ASV模式时气道压力(airway pressure,Paw)以及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显著低于PCV模式下Paw与RR(均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达到相同的目标分钟通气量的情况下,ASV模式可以提供更小的机械功率,更优化的气道阻力,更舒适的呼吸频率。因此ASV可作为一种优选的呼吸机模式推荐给需要被动通气的重症急性脑损伤患者。 王曦 庞海英 李喜元 李灯凯关键词:压力控制通气 急性脑损伤 机械功率 185例自主循环恢复的心肺复苏患者出院生存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回顾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心肺复苏(CPR)患者的出院时生存率,脑功能分级(CPC)状况,分析影响该类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ROSC的CPR患者(以下简称ROSC—CPR)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85例ROSC—CPR患者,男110例(59.5%),年龄(67.15±17.64)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II)评分(28.80±7.16)分。总体出院生存率30.3%(56/185)。存活组和死亡组相比,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以及目标温度管理使用的比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出院生存患者的病因构成以心源性因素最多见,但CPC功能恢复良好者(1级+2级)仅为16例(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越高、CPR至ROSC的恢复时间≥10min、复苏地点为院外者是患者出院生存的不利因素(P〈0.05)。而发生在后4年、病因为心源性者是患者出院生存的有利因素(P〈0.05)。结论本院ICU中ROSC-CPR患者出院生存率,尤其CPC达到较好状态的比例仍然低下。缩短CPR至ROSC的时间,加强复苏术后亚低温治疗对本院未来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可能有一定帮助。 李喜元 安建雄 李灯凯 马加贵 陈丽关键词:心肺复苏术 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