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福

作品数:59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篇土壤
  • 11篇湿地
  • 9篇芦苇
  • 9篇废水
  • 8篇造纸废水
  • 5篇造纸
  • 5篇污染
  • 5篇污染物
  • 4篇氧量
  • 4篇造纸废水灌溉
  • 4篇植被
  • 4篇西露天矿
  • 4篇辽河干流
  • 4篇磷污染
  • 4篇磷污染物
  • 4篇露天
  • 4篇露天矿
  • 4篇荆条
  • 4篇抚顺西露天矿
  • 4篇干流

机构

  • 59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抚顺矿业集团...
  • 2篇黄河勘测规划...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沈阳大学
  • 1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辽宁省水利水...
  • 1篇中煤科工集团...

作者

  • 59篇李海福
  • 50篇苏芳莉
  • 12篇王铁良
  • 10篇宋飞
  • 9篇郭成久
  • 7篇孙权
  • 7篇孙迪
  • 5篇武敏
  • 5篇李丽锋
  • 5篇芦晓峰
  • 5篇贾玉华
  • 5篇陈佳琦
  • 4篇乔琳
  • 4篇成遣
  • 4篇秦晓峰
  • 4篇张婷婷
  • 4篇张阚
  • 4篇吴新梅
  • 3篇周丽丽
  • 3篇赵普

传媒

  • 9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湿地科学
  • 2篇人民长江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露天采矿技术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农业开发与装...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流沉坠式人工生态浮岛固定方式试验被引量:1
2012年
以辽河实际水文资料为基础,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综合试验场内,模拟不同流速水流冲击作用下沉坠式生态浮岛固定方式的稳定特征。结果表明:制作合理的浮岛模型,要始终保持浮岛在水面漂浮,同时减低浮岛在水中的重心;根据不同水流情况,应适当调整浮岛之间的距离,以免发生浮岛相互碰撞,水流速度越大,浮岛之间的距离就越大。研究结果对辽河生态浮岛的布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时圣玉李海福苏芳莉
关键词:生态浮岛
小流域治理中的土壤改良效果分析
2012年
为寻求改良土壤的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选择沈阳市东陵区祝家青草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在研究区布设土壤养分定位观测点,流域治理期间对流域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在措施实施期的每年6月和10月,分别在布设的土壤定位监测点采集土样,对TN、TP、TK、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关键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实施的纵向多层次配置与水平近、中、远环状结构配置相结合的小流域措施配置体系,能够有效改善区域土壤养分状况,满足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在同类地区应用推广。
李海福刘猛陈德勇苏芳莉
关键词:土壤改良流域治理小流域
实践性教学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探索被引量:2
2013年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中的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为例,利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设计与认知实习,可以在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方面收到好的效果。
苏芳莉郭成久贾玉华武敏李海福
关键词: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实践性教学专业课程
堆存时间对不同土地类型堆积表土产沙量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以沈阳棕壤区建设项目开挖堆置的表土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堆存时间(新堆积、6个月、12个月),采用不同降雨强度(0.64,1.05,1.52mm/min),对3种土地利用类型堆土(农田、荒地、林地)进行模拟降雨试验,探讨堆存时间对堆积表土产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产沙量存在较大差异,在3个降雨强度条件下,新堆积农田土产沙量分别为95.7,170.2,241.1g;荒地土产沙量分别为75.8,89.9,126.6g;林地土产沙量分别为65.9,81.2,139.1g;经过12个月堆积后,3种土地类型土壤产沙量平均分别减少了60.3%,16.01%,29.3%。随堆存时间增加,3种类型土壤容重、植被覆盖率均呈递增趋势,与堆存时间呈正相关,土壤孔隙度均逐渐减小,与堆存时间呈负相关。3种土壤中有机质、团聚体含量均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在相同降雨强度条件下,3种类型土壤产沙量与堆存时间均呈负相关,但荒地土产沙量随堆存时间增加,变化差异不显著。农田与林地土壤径流量与堆存时间均呈负相关,荒地土呈正相关;随降雨强度增加,3种类型土壤产流产沙量均呈上升趋势。总体上,3种堆积表土土壤侵蚀量随堆存时间增加呈减小趋势,故开挖堆置表土的水土流失防治应注重堆放初期的防治。
蒋晓娇苏芳莉李海福
关键词:产沙量径流量降雨强度
抚顺西露天矿区景观格局变化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被引量:7
2021年
抚顺西露天矿是我国东北部最重要的煤炭产地,煤炭的大规模开采与使用,致使区域景观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严重影响周边景观安全。以抚顺西露天矿区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2014,2018年3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借助ArcGIS软件对3期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识别地类。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破碎度指数对2010~2018年矿区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抚顺西露天矿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近年抚顺西露天矿区每年变化速率达到12.8%,景观变化速度快,斑块稳定性差;抚顺西露天矿区景观结构转移频繁,各景观类型面积差距缩小,建设用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还林效果明显;景观破碎度指数小幅降低,从2010年0.0676降到2018年0.0585;以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抚顺西露天矿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运用多指标综合质量评价法,选取斑块综合质量较高的7个斑块作为生态源地,生态源地面积共10.28km2,占研究区总面积4.6%。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通过ArcGIS中距离分析功能计算得到各源地之间的最小累积耗费距离表面,识别出最小成本路径为生态廊道,共21条,通过山脊线与廊道相交,确定19个生态节点。研究结果将对抚顺西露天矿区生态恢复和生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郭成久刘宇欣李海福孙雨桐于英臣
关键词:矿区生态露天煤矿
辽河湿地对氮的去除效果研究
2012年
在2010年5—10月份对辽河水中及土壤内氮素进行监测,并对不同区域净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不同区域对氮素的去除作用,研究了辽河湿地系统对水中和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湿地各分区内,水中氮素的污染以铵态氮为主,湿地对铵态氮的去除能力较强,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出现在6—8月份。水中铵态氮与全氮的相关性极显著。随着沿途湿地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降解以及水体自身的稀释,铵态氮不再是水中氮素的主要赋存形态。土壤中氮素的分布在时间上表现出比较一致的规律性,呈不规则的"M"形的双峰曲线变化。
李琳王铁良李海福陈佳琦苏芳莉
关键词:湿地净化作用
盐胁迫对芦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于2009年3月从辽宁盘锦双台河口湿地挖取芦苇根茎并人工桶栽,待缓苗成功后进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用透射电镜观察芦苇细胞超微结构对不同盐度胁迫的响应,以明确芦苇细胞的耐盐性。结果表明:芦苇细胞可承受4.0%以下浓度的盐胁迫。当盐度介于0%~4.0%时,芦苇细胞膜系统开始遭到破坏,使芦苇细胞受损的膜结构发生局部内陷或萎缩变形,细胞器表面变得凹凸不平,或将功能丧失的细胞器清理出细胞外,出现破裂和解体,以响应结构损伤的膜系统的修复,使细胞功能得到修复;当盐度为4.0%时,芦苇细胞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等具有膜结构细胞器及细胞壁遭到破坏,造成芦苇细胞膜系统的不可逆损伤,使细胞正常的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无法完成,导致芦苇细胞新陈代谢过程的中断,芦苇细胞生命活动趋于停止;在8.0%浓度盐胁迫下,芦苇细胞膜系统结构完全消失解体,导致芦苇细胞直接死亡。
苏芳莉李海福陈曦陈佳琦王铁良
关键词:芦苇细胞超微结构盐胁迫
造纸废水灌溉对土壤中pH值、Ca^(2+)、反硝化细菌的影响
2014年
以桶栽方式,利用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配制不同浓度的造纸废水对不同生长期的芦苇进行灌溉,研究不同浓度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土壤中pH值、Ca2+和反硝化细菌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芦苇快速生长期,灌溉不同浓度废水对根际土壤的pH值、Ca2+含量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的调节作用最强。灌溉废水浓度为300mg/L时,芦苇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中pH值、Ca2+含量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最大;综合pH值、Ca2+含量、反硝化细菌数量在不同灌溉周期和不同废水浓度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确定在芦苇快速生长期灌溉浓度为300mg/L的废水对湿地土壤的影响作用最强;该研究为造纸废水灌溉对盐碱化湿地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合理构建废水灌溉模式提供辅助依据。
苏芳莉吴新梅李海福王铁良
关键词: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地温化学需氧量(COD)
一种用于降低稻田排水中氮磷污染物浓度的复氧集土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稻田排水中氮磷污染物浓度的复氧集土池,其中包括底板、前板、背板和两侧侧板,侧板与前板均与底板垂直设置,侧板高于背板,背板高于前板,背板向外侧倾斜设置,在背板的上方垂直设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等距设有...
刘海生苏芳莉程健杨皓李海福魏超孙迪赵晓彤王宏杰郭建超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大团聚体特征被引量:13
2017年
土壤大团聚体含量能表征土壤结构稳定性,反映土壤结构变化趋势。本研究在辽河干流中下游流域主要沙化区分析湿地、林地、农田和草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对0-20cm土层土壤大团聚体(>0.25 mm)含量和稳定性的影响,及各粒径大团聚体的空间异质性,并进行空间插值模拟其分布。结果显示,农田土壤团聚体破坏率最大,达到46.98%,林地最小,为26.36%;依据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颗粒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评价土壤结构稳定性强弱为湿地>林地>农田>草地;4种土地利用导致土壤大团聚体稳定性差异显著(P<0.05),湿地和草地之间的差异性最显著;湿地土壤结构相对最好,其次是林地和农田,草地相对最差。本研究结果可为辽河干流流域土地沙化程度评价及分区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苏芳莉赵光辉王铁良李海福李一鸣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水稳定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