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云
- 作品数:7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腹膜外造口与腹膜内造口的比较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腹膜外造口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5年4月89例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评估腹膜内造口和腹膜外造口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排便感的差异。结果 2组造瘘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23.5±5.6)min vs.(21.8±3.2)min,t=1.730,P=0.087];2组造瘘口狭窄各1例,无统计学差异(Fisher精确检验,P=1.000);2组造瘘口旁疝无统计学差异(0例vs.3例,Fisher精确检验,P=0.101)。腹膜外造口组术后4周排便感39例,显著多于腹膜内造口组3例(χ~2=51.185,P=0.000)。术后6个月2组患者均有排便感。结论腹腔镜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有一定优势。
- 成军李晓云晏伟陶正贵廖晓锋
- 关键词: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 内镜辅助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45例
- 2019年
-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内镜辅助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病例45例,均为湖北省内镜外科协作组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集的病例,统计计划局部切除病例的最终治疗方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5例病人中,9例肿瘤位于球部,26例位于十二指肠降部,4例肿瘤位于水平部,6例肿瘤位于空肠起始端。45例病人术前评估可行局部切除的病例全部完成病灶局部完整切除,17例开腹行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3例于机器人辅助下行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14例于腹腔镜下行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6例完全内镜下切除,内镜切除腹腔镜修补双镜联合手术5例。严重并发症2例,均为降部肿瘤,1例降部中下段肿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腹腔出血、切口三级愈合,经两次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1例降部中上段肿瘤术后出现胰腺创面出血,缝扎止血。结论在内镜技术支持下,十二指肠肿瘤行局部切除可以采用多种手术方式,难以简单通过肿块大小或部位而限定局部切除的可行性标准。
- 邓胜和李晓云李疆汤守元李新明张剑廖晓锋曹英豪古俊楠王继亮陶凯雄王国斌蔡开琳
-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腹腔镜肝脏支撑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提供了一种腹腔镜肝脏支撑器,该腹腔镜肝脏支撑器包括手柄、外管、夹持部、弹性件和控制部;外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另一端设置尖刺部;夹持部包括推杆和抓钳,推杆可活动地穿过外管和手柄,抓钳设置于推杆一端并可伸...
- 廖晓锋李晓刚李晓云孙华朋王宏博
-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附120例报告)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病人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及可能影响远期预后的因素。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急诊手术组、联合组、介入组。比较3组病人止血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1、2、3年生存率。行介入治疗的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甲胎蛋白检查结果。结果急诊手术组的病人术后住院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远期生存率较其他2组病人明显偏低;行介入治疗的2组术后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急诊行介入治疗是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肝癌破裂出血病人的首选治疗,再配合外科手术既可达到快速止血,改善门静脉高压症状,又可能根治病灶,延长病人生存期的目的。
- 王宏博廖晓锋孙华朋李晓云吴永娟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门静脉高压症
- 不同腹腔镜手术时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价分析被引量:46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14例,依据手术时机(从发病至手术的时间间隔)的不同,将于发病后72小时内、(72小时-21天)内、21天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者分别设为早期组(39例)、中期组(37例)、晚期组(38例),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中转开腹、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术后住院花费、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接近(F=1.026,P〉0.05;F=1.449,P〉0.05);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显著(F=8.247,P〈0.05),其中,早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中期组(t=9.578,P〈0.05)及晚期组(t=9.007,P〈0.05),中期组和晚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近(t=2.077,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疼痛程度接近(F=1.558,P〉0.05;F=1.746,P〉0.05;F=1.119,P〉0.05);三组患者术后住院花费、术后住院时间接近(F=1.157,P〉0.05;F=1.775,P〉0.05;F=1.125,P〉0.05);三组患者住院总花费、住院总时间的差异显著(F=6.897,P〈0.05;F=7.594,P〈0.05),其中,早期组患者的住院总花费、住院总时间少于中期组(t=5.267,P〈0.05;t=6.547,P〈0.05)及晚期组(t=8.579,P〈0.05;t=10.238,P〈0.05),中期组患者的住院总花费、住院总时间少于晚期组(t=6.547,P〈0.05;t=7.564,P〈0.05);入组114例患者中10例因出血难以控制中转开腹,其中,早期组患者中转开腹率2.56%,低于中期组的10.81%(X2=5.247,P〈0.05)及晚期组的13.16%(X2=7.259,P〈0
- 张剑廖晓锋李晓云
-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临床疗效
-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术期使用阿司匹林对患者凝血及胆囊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围术期使用阿司匹林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凝血功能、胆囊运动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入组后随即使用阿司匹林,对照组使用空白胶囊,每天晨起口服1次,直至手术前晚。应用SPSS13.0进行分析,两组干预前后胆囊体积、收缩率及排空指数比较,凝血功能比较,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比较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使用t检验;两组围术期并发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前两组胆囊体积、胆囊收缩率及胆囊排空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胆囊体积小于干预前及对照组(t=32.540和31.455,P均=0.000);胆囊收缩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t=79.008和79.968,P均=0.000),胆囊排空指数高于治疗前对照组(t=6.548和4.249,P均=0.000)。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脑梗死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总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806,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围术期使用阿司匹林能有效减小胆囊体积,促进胆囊排空,且对患者凝血功能无影响,同时还能减少围术期心脑血管并发症。
- 彭宗清李晓云
-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手术中并发症阿司匹林
-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危险因素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分析骨盆骨折患者的疾病进展过程,评价骨盆骨折合并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436例骨盆骨折患者分为非实质性脏器损伤组和实质性脏器损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 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在所有骨盆骨折患者中占18.3% (80/436);高处坠落致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有较高的坠落高度(P<0.05);实质性脏器损伤组的初次血压显著降低(P<0.01)、ISS评分显著升高(P <0.05);ISS评分增高[比值比(OR) =2.137,P<0.05)和在急诊科即发生休克(OR=3.024,P<0.05)是合并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骨盆骨折患者,了解其外伤类型、坠空高度、评价ISS、是否合并休克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判断这类患者是否合并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
- 李晓云廖晓锋
- 关键词:腹部损伤骨折骨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