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浩
-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核医学放射性同位素应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 2013年
- 目的分析探讨核医学放射性同位素应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核医学放射性同位素应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作出论述,对环境影响分析评价作出探讨。结论核医学放射性同位素应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应遵从评价基本标准,对放射性废液、废弃物和气体要做合理控制处理,从而让核辐射对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 崔时珍李明浩玄日
- 关键词:核医学
- 核医学科临床实习带教实践与培养
- 2013年
- 为提高核医学科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提高教学队伍的素质,就必须加强对实习工作的安排,对教学队伍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考评,临床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强调学生对临床思维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李明浩崔时珍玄日
- 关键词:核医学科
- 分子核医学在甲状腺癌影像诊断与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分子核医学在甲状腺癌影像诊断与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间收治的6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应用分子核医学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经过分子核医学的相关技术进行影像诊断,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更直观的表现出来,为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数据结果此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分子核医学在甲状腺癌影像诊断与靶向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李明浩
- 关键词:分子核医学甲状腺癌影像诊断靶向治疗
- 甲状腺显像患者的淋巴细胞中诱导放射性适应反应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用于甲状腺显像的低剂量Tc-99m内照射能否改变相继高剂量60Coγ射线引起的染色体损伤的适应性效应。方法 21例甲状腺显像患者,男8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14)岁;在注射甲状腺显像剂Tc-99m前后各采血5mL进行培养。本研究是经过患者同意后才采血的,注射Tc-99m的剂量是185MBq。作为对照组选择了没有伴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病病史的健康成年人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3±7)岁。对照组,患者组分注射Tc-99m前采血组和注射Tc-99m后采血组,每组再分为放射性照射2Gy组和未照射组,分别查出异常染色体数目后做了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患者组未经放射性照射时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各为(0.05±0.02)和(0.06±0.0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t=1.5,P>0.05)。而注射Tc-99m 4h后查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为(0.07±0.02),与未经Tc-99m注射者相比无明显增加(t=1.3,P>0.05)。对照组和患者组单纯放射性照射2Gy时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各为(0.19±0.03)和(0.18±0.0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t=1.1,P>0.05)。Tc-99m注射后放射性照射2Gy时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为(0.15±0.03),比单纯放射性照射2Gy时(0.18±0.02)明显减少(t=3.9,P<0.001)。Tc-99m注射后加蛋白合成抑制剂cycloheximide 10μg/mL培养进行2Gy照射时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为(0.19±0.02),明显高于未加cycloheximide时的(0.15±0.03)(t=4.8,P<0.001),与Tc-99m注射前单纯放射性照射2Gy时(0.18±0.02)者相比无明显差异(t=0.9,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甲状腺显像不仅不给患者带来放射性障碍反而诱导适应反应。
- 李明浩
- 关键词:甲状腺显像TC-99M异常染色体
- 现代汉语离合词及其在日语中的对应形式
-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离合词,它界于词和词组之间,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离合词的这种特殊性,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说是难点之一,但目前离合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很大不便。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在前贤成果的基础...
- 李明浩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疾病CT、B超及ECT的影像临床对比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本文介绍了甲状腺疾病的CT、B起及ECT的影像表现的对比分析,探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应用何种影像学会得到较好结果。方法分析100例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影像表现。分别进行CT.B超和ECT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100例中有甲亢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0例,甲状腺炎18例,甲状腺腺瘤31例,甲状腺癌25例。在功能上的表现是甲状腺组织摄取Tc能力的增高或者降低,局灶结节的表现为"冷"结节33例、"温"结节5例及"热"结节7例。结论 B超检查检出局灶结节样病变较其他方法的检出率要高。CT检查对于甲状腺癌淋巴转移具有特征性。综合的影像学检查对于多种病变共存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李明浩崔时珍玄日
-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CTB超ECT
- 核医学在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甲状腺癌是一种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身各种恶性肿瘤中约占1%~2%。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女性的发病率约是男性相比的2~3倍。甲状腺癌按病理类型可以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又因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分化程度较高,因此又被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分化型甲状腺癌因为具有摄取碘的能力,被有些学者称为有功能性甲状腺癌。目前,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主要是应用核医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李明浩崔时珍玄日
- 关键词:核医学甲状腺癌
- 对心肌灌注显像患者的淋巴细胞中诱导放射性适应反应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用于心肌灌注显像的低剂量Tc-99m-MIBI内照射能否改变相继高剂量60Coγ射线引起的染色体损伤的适应性效应。方法:1对象与方法:21例心肌灌注显像患者,男8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14;在注射心肌灌注显像剂Tc-99m-MIBI前后各采血5ml进行培养。本研究是经过患者同意后才采血的,注射Tc-99m-MIBI的剂量是740MBq。作为对照组选择了没有伴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病史的健康成年人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3±7.对照组,患者组分注射Tc-99m-MIBI前采血组和注射Tc-99m-MIBI后采血组,每组再分为放射性照射2Gy组和未照射组,分别查出异常染色体数目后做了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患者组未经放射性照射时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各为0.05±0.02和0.06±0.04两者无显著性差异(t=1.5,p>0.05)。而注射Tc-99m-MIBI4小时后查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为0.07±0.03,与未经Tc-99m-MIBI注射者相比无明显增加(t=1.2,p>0.05)。对照组和患者组单纯放射性照射2Gy时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各为0.19±0.04和0.18±0.03两者无显著性差异(t=1.4,p>0.05)。Tc-99m-MIBI注射后放射性照射2Gy时,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为0.15±0.03,比单纯放射性照射2Gy时(0.18±0.03)明显减少(t=3.5,p<0.01)。Tc-99m-MIBI注射后加蛋白合成抑制剂cycloheximide10μg/ml培养进行2Gy照射时异常染色体出现频率为0.19±0.02,明显高于未加cycloheximide时的0.15±0.03(t=5.1,p<0.001),与Tc-99m-MIBI注射前单纯放射性照射2Gy时(0.18±0.03)者相比无明显差异(t=1.5,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不仅不会给患者带来放射性障碍,反而可诱导适应反应。
- 李明浩全成旭李明杰
- 关键词:心肌灌注显像淋巴细胞
- 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测定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比较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内分泌科患者68例DN患者分为早期肾病组(DN1)23例、临床肾病组(DN2)23例、尿毒症组(DN3)22例,另选取该院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DN0),均用肾动态显像法和双血浆法测定其GFR,分析各组两种方法所测GFR的关系。结果 DN0、DN1及DN2组组内用肾动态显像法和双血浆法测定的GFR(即g GFR与t GFR)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DN3组g GFR与t GF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0、DN1、DN2及DN3组肾动态显像法所测的GFR与双血浆法测定的GF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均可以灵敏地发现早期DN及临床DN时GFR的变化,但肾动态显像法对于尿毒症期的患者诊断准确性差、灵敏度低,应联合病史及其他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 李明浩崔时珍玄日沈娟赵国琴
- 关键词:肾动态显像法肾小球滤过率
- 浅论检测上尿路结石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检测上尿路结石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共有71个患肾)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法对这60例患者71个患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检测。结果 :我们对这71个患肾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检测和分析后发现,它们中有67个患肾存在上尿路完全梗阻或不完全梗阻的情况。后经手术勘察证实,这71个患肾全部存在上尿路完全梗阻或不完全梗阻的情况。用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诊断上尿路结石引起的上尿路完全梗阻或不完全梗阻的准确率为94.4%。同时,我们根据67例进行肾小球滤过率检测被确诊发生上尿路完全梗阻或不完全梗阻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检测结果,将他们分为肾功能正常组(有20人)、肾功能轻度损伤组(有18人)、肾功能中度损伤组(有18人)和肾功能重度损伤组(有11人)。在这67例患肾上尿路梗阻解除前,这四组患者肾小球的滤过率分别为43.93±2.6 mL/min、23.45±1.3mL/min、16.22±3.7 mL/min和7.92±3.4 mL/min。在这60例患者上尿路梗阻解除3个月后,他们肾小球的滤过率分别为48.72±1.7 mL/min、42.22±3.6 mL/min、33.13±4.1 mL/min和17.88±3.8 mL/min。这一结果说明,上尿路梗阻解除前肾功能较差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其肾功能在上尿路梗阻解除后恢复的情况较差。结论 :检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可有效发现其存在的上尿路梗阻,同时可以对其解除梗阻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此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李明浩崔时珍玄日
-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肾小球滤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