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革 作品数:29 被引量:102 H指数:5 供职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学 哲学宗教 理学 更多>>
英汉否定表达法的比较与翻译 被引量:1 1994年 英汉否定表达法的比较与翻译李文革英语和汉语的否定表达法都是很丰富的,但英语在表达否定概念上,从词汇到表达方式都和汉语有很多不同之外。就词汇说,英语中表示否定的词比汉语多;按词类分,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按意义分,有全部否定、... 李文革关键词:否定词 《现代汉语词典》 谓语动词 形容词 在翻译与创作之间——戈谢的译著《玉书》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 19世纪末法国女作家戈谢翻译的中国古代诗词译著《玉书》被称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部奇书,在西方广为传播和接受,影响巨大,但在中国译界却未引起重视和研究。本文从翻译的视角梳理了此译著的特点,从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和文学手法、... 李文革 原苗苗关键词:翻译 误读 文献传递 “似”与“等”的美学思想在翻译中的体现 被引量:1 2006年 中西译论各自所倡导的“似”和“等”翻译原则,都有其美学传统。本文从中西美学思想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入手,探讨了中西美学思想在翻译中的体现,认为“形式对等”和“形似”、“动态对等”和“神似”在诸多方面有共同之处,可以对其加以沟通,并就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如何运用它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像“形似”和“神似”一样,“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也可作为英汉文学翻译的原则,以“等效原则”作为衡量的尺度。“等效原则”也是相对的,但应成为译者努力争取的目标。 李文革关键词:美学思想 翻译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评析《英汉翻译综合教程》的“本质透视”一章 1999年 王宏印教授在其编著的《英汉翻译综合教程》一书的“本质透视”一章中,以译者为中心,分别从作者和译者、文本1 和文本2 、方法和效果这三对关系中推论出翻译的性质,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翻译本质论,对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对这一部分理论作一探讨与评析。 李文革关键词:文本 客体 翻译转换 从改写理论看鲁迅早期的“改作”及其成因 被引量:9 2010年 李文革 王瑞芳关键词:改写理论 《斯巴达之魂》 《文化偏至论》 《摩罗诗力说》 日本留学 Improving Listening Skills via a Strategy-based Approach in Chinese Context 2002年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listening skills by applying strategy-based approach to teaching EFL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o the Chinese students of English in the light of : 1. Introducing the situation of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China; 2.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is aspect; 3. Reviewing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on listening strategies and their role in teaching EFL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4. Proposing how to apply the strategy-based approach in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5. Providing a strategy-based listening lesson plan . 李文革关键词:LISTENING SKILLS EFL ENGLISH TEACHING 王鲁彦的创作与翻译:互文性对话探究 2014年 王鲁彦(1901—1944)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中国文坛的乡土文学作家之一,早期翻译了大量的北欧以及东北欧如俄罗斯、波兰、保加利亚、希伯来、匈牙利等国家和民族的进步文学作品,从中得到借鉴和模仿,创作了大量的乡土小说。其乡土小说与翻译文学之间存在着互文性对话关系,表现在创作的主题、题材、创作手法、故事情节等各方面。本研究表明,王鲁彦的创作主题、题材和创作手法等,都是通过借鉴诸多外国作家和作品,将其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乡土文学的创作特色。 李文革关键词:乡土小说 中国文化典籍中的文化意蕴及其翻译问题 被引量:40 2000年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中遇到的富含中国文化意蕴的词语所造成的翻译难点和障碍,并提出在文化对等的翻译原则下可供选择的翻译方法。 李文革关键词:中国文化典籍 文化意蕴 文化对等 翻译 社会文化伴随涵义与英语教学 1997年 社会文化伴随涵义与英语教学李文革(陕西师范大学外语系,西安710062;作者,男,31岁,讲师)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认识到,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每一种语言都反映着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言语都有某种文化内涵。正如古德诺夫(H.Goodnough)... 李文革关键词:社会文化 英语教学 涵义 文化背景知识 词汇意义 指称意义 文学研究会对近代俄国文学译介和接受中的误读 被引量:1 2015年 到了五四时期,主要是20年代前期和中期,俄罗斯文学在中国出现了"极一时之盛"的译介局面。文学研究会的精英人物如周作人、茅盾、郑振铎等看准了译介俄国文学对当时中国时局和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率先倡导和大量译介俄国文学到中国。他们对近代俄国文学的接受、俄国现实主义流派以及俄国作家和作品的解读都是从实用性的视角进行的,注重和强化了近代俄国文学中蕴含的鲜明人道主义、写实主义的风格和对中国现实的指导意义和价值。这种误读是以文学的功利目的为导向,适应了五四时期中国的社会文化转折期的内部需求,使中国的新文学创作和发展有了可资借鉴的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李文革关键词:文学研究会 译介 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