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婧
- 作品数:23 被引量:15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开发刻度区建立及其意义
- 2025年
- 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效益开发难度高于高压页岩气,其勘探开发程度总体较低,亟需建立该类页岩气资源开发刻度区,为相似地区页岩气资源开发提供重要借鉴。为此,以四川盆地东南缘平桥构造带常压页岩气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和剖析了该区关键地质参数、开发技术政策、钻完井工艺、压裂工艺及生产特征,并将其建立为常压页岩气开发刻度区,确定了常压页岩气开发的关键参数和配套工程工艺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平桥构造带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页岩有利层段具有良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压力系数为1.0~1.35,处于高压—常压过渡区,整体勘探程度高、资料丰富、构造清晰、气藏类型丰富、单井生产时间长、页岩气富集高产规律明确,具备建立常压页岩气开发刻度区的良好条件;(2)基于地层压力与构造应力场细化了3个开发单元,建立了差异化开发技术政策、钻完井和压裂对策,各单元生产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3)阳春沟构造带邻近平桥构造带,优质页岩地质静态指标与之相当,推广应用平桥开发刻度区形成的相关技术政策,开发效果较好,单井估算最终可采储量较高,经济效益良好,已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结论认为,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开发刻度区的建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页岩气的评价开发内涵,对于加快同类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提高低勘探开发程度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成效具有重大意义。
- 何希鹏王凯王凯马军马军龙志平雷林雷林
-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过程和机理被引量:15
- 2016年
- 延安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主体位于古岩溶斜坡,勘探证实含气性良好,但天然气的成藏过程和机理研究相对薄弱。主要采用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恢复出关键地质时期的古流体动力特征,分析天然气运移方向,总结上、下古生界输导体系的配置关系,根据马家沟组微观流体活动记录,如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反映的成岩环境和活动期次,及与上古生界储层的对比,探讨了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成藏过程和机理。研究认为,下古生界天然气主要来自上古生界。三叠纪末,山西组发生第一期油气充注,因规模较小且向下运移动力不足,未能在马家沟组充注。中、晚侏罗世,山西组发生第二期油气充注,在向下运移动力的驱动下,沿着砂体-裂缝输导体向下运移到风化壳,由古沟槽处和岩溶高地铝土岩缺失部位进入马家沟组,在储集性能较好的古地貌构造高点以及沟槽附近聚集成藏。早白垩世,上古生界烃源岩进入生、排烃高峰期,山西组发生第三期油气充注,是天然气向下运移的主要时期,除在第二期油气充注的区域外,在东部酸性流体活动形成的次生孔隙中也可聚集成藏。晚白垩世,烃源岩生气能力降低,天然气进入运聚调整阶段。总体上,延安地区西部、中部,因长期接受上古生界天然气的运移而发生充注,并在马家沟组内发生侧向运移,容易形成较大规模聚集。
- 王震亮魏丽王香增王念喜范昌育李彦婧赵雪娇赵晓东任来义曹红霞
- 关键词:碳酸盐岩输导体系流体包裹体成藏模式鄂尔多斯盆地
- 低级别逆断层对页岩气富集高产影响研究——以四川盆地东南缘南川地区平桥东1断层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南川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的复杂构造区,低级别逆断层较为发育,基于区域构造分析及构造精细解释开展逆断层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并结合地震属性预测、钻井、压裂及试气试采等资料,以平桥东1断层为例,开展了低级别逆断层对页岩储集性能、保存条件、压裂改造影响的分析,以揭示其对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南川地区低级别逆断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燕山中期—燕山晚期的江南—雪峰隆起的陆内造山作用的远程传导以及区域挤压应力场的变化影响,其走向整体呈北东向、北北东向,断层规模较小。平桥东1断层伴生大量天然裂缝,有效改善了储集性能,且未破坏保存条件,有利于页岩气富集成藏、地应力释放及压裂改造形成复杂缝网,实现单井高产。低级别断层附近可作为目标优选和井位部署的有利区,有效指导了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勘探开发。
- 高全芳张培先张培先李彦婧倪锋
- 关键词:页岩气
- 南川地区页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其定量预测被引量:13
- 2023年
- 构造裂缝是影响页岩气单井产能的重要因素,查明裂缝分布规律有助于提高水平井压裂改造效果。结合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裂缝发育情况,采用有限单元法模拟了南川地区不同构造裂缝形成时期的应力场,基于岩石破裂准则建立了构造应力与岩心裂缝密度的转换关系,对构造裂缝进行了定量预测。结果表明,南川地区主要发育2期构造裂缝,以剪切裂缝为主,被方解石半充填-全充填,第1期北东—南西走向裂缝形成于燕山中期,最大水平主应力为140~158 MPa;第2期北西—南东走向裂缝形成于燕山晚期,最大水平主应力为88~156 MPa。构造裂缝分布受褶皱及断层共同控制,平桥背斜构造裂缝发育程度最高且有效性好,天然气产量也最高。
- 刘明李彦婧潘兰刘昊娟孟庆利
- 关键词:有限单元法
- 叠前方位AVO裂缝预测技术在茅口组储层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川东南南川地区茅口组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天然气产量差别大,裂缝控制储层的孔渗性,影响其产量。针对茅口组裂缝型储层,采用叠前纵波方位AVO反演的方法对裂缝发育强度和方向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茅口组地震反射具有明显的振幅随方位角变化特征,南川地区平桥背斜、东胜背斜裂缝发育程度高,裂缝发育强度在0~30之间。通过现有的生产测试资料分析,水平井测试产气量与裂缝发育强度呈正相关性,高产气井对应的裂缝发育强度大于16。水平段方位与裂缝方向夹角越大,单井产量越高,裂缝预测结果有利于指导高产井部署。
- 刘明李彦婧蓝加达潘兰
- 关键词:方位AVO茅口组
- 深度学习在南川页岩气含气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含气量是评价页岩气能否富集高产的主要参数之一,含气量越高越有利于页岩气井获得高产。传统含气量地震预测方法基于单属性、多属性的线性拟合或简单的神经网络,精度较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含气量预测方法,通过优选地震属性及最优化求解方法,选择合适的隐藏层个数、神经元个数、迭代次数来建立预测模型,从而预测页岩含气量,该方法能有效提高页岩含气量预测精度,为页岩气研究区地质评价、页岩气水平井井位布署提供支撑。
- 张勇马晓东李彦婧蔡景顺
- 关键词:页岩气含气量地震预测非线性
- 利用分形维数研究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被引量:1
- 2011年
-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结合压汞测试资料,计算了鄂尔多斯盆地东-韩地区延长组长2段储层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储层孔隙空间存在单一分形和多重分形的现象,中孔隙的分形维数大于小孔隙的分形维数,中孔隙的均匀程度差于小孔隙。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参数呈微弱的正相关性,分形维数越大,孔隙分布的非均质性越强。
- 李彦婧高潮梁利平赵雪娇
- 关键词:毛管压力曲线分形维数孔隙结构低渗透储层
- 基于叠前同时反演的地层压力预测及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四川盆地及周边页岩气产量与压力系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针对南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压力预测过程中的难点,开展了井-震联合预测工作。以单井测井资料为基础,用实测数据作为约束,对比Eaton法和改进的Fillippone法压力预测结果,选择改进的Fillippone法为工区的压力预测模型并确定公式经验值。通过叠前同时反演获得高分辨率层速度数据,提高了压力预测精度。预测结果与实测对比,误差基本满足工程要求。预测目的层地层压力系数为0.8~1.6,工区西部、北部异常压力较大,连片特征较好,南部、东部趋于正常压力,可依据压力异常区来寻找有利钻探目标。
- 李彦婧张勇潘兰朱峰张一陶
- 关键词:地层压力
-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吴起薛岔区块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被引量:4
- 2011年
- 以高压压汞资料为基础,应用分形理论对吴起薛岔区块长6储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符合分形理论,空间存在单一分形和分段分形现象,其中分段分形中大孔隙的分形维数大于小孔隙的分形维数,属右旋分形;分形维数与分选系数呈正相关,分形维数越大,孔隙分布的非均质性越强;单一分形样品高渗透率贡献值对应的孔喉半径相对分段分形样品较集中,数值较小,非均质性较弱。
- 赵雪娇吴彦君李彦婧莫建武
- 关键词:分形维数孔隙结构非均质性渗透率贡献值
- 基于叠前反演的神经网络孔隙度预测技术——以南川地区为例被引量:11
- 2019年
- 孔隙度是海相页岩气富集高产一个重要因素,获取孔隙度平面特征是优选页岩储层"甜点"的一个关键环节。应用叠前反演技术及概率神经网络技术定量预测南川地区孔隙度,首先在叠前反演过程中,做好道集预处理、地震标定、子波提取,低频模型建立关键技术质量控制,获取高精度叠前反演成果;其次在概率神经网络学习训练过程中,做好交叉验证分析,优选地震属性。通过两种技术方法的结合,有效预测了南川地区孔隙度发育特征,为页岩水平井部署、钻探及区域综合评价提供资料基础。
- 张勇何贵松李彦婧潘兰田波
- 关键词:页岩气孔隙度叠前反演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