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调查
-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s)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制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从2011年1月-12月全部36741例住院患者中统计:住院总人次及药品销售总金额;使用PPIS...
- 葛红星李庆
-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住院患者合理用药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患者死亡26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死亡的原因与特点,为临床医务人员与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有关医药数据库,下载氟喹诺酮类致患者死亡的病例报告原文,分析其致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检索到氟喹诺酮类致死亡病例26例,其中11例患者死于过敏性休克;其原因主要为用药人群选择不当、超说明书用药、不适当的联合用药、安全用药意识不强、基层医务人员处置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事件的能力严重不足等是致死的重要原因。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患者死亡的严重事件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与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 李庆雷招宝
-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病例报告
- 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致缓发性荨麻疹1例被引量:4
- 2010年
- 病例:患者,男,31岁,因"外伤致左膝盖损伤"于2009年10月28日来我院就诊。急诊科医生清创术后,予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液1500U(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90420-8)。先行在右前臂内侧使用15UTAT皮试,20min后皮试局部无红肿、硬结、水泡形成和其他不适,遂予右臀部肌内注射TAT1500U,注射后留观30min后无不适症状,自行回家休息。
- 李庆雷招宝
-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荨麻疹TAT皮试臀部肌内注射不适症状
- 阿莫西林过量致急性肾衰竭被引量:5
- 2010年
- 1例44岁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为预防感染于术前5d开始给予阿莫西林6.0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术后约15min患者出现血尿,SCr为140.99μmol/L。考虑急性肾衰竭与阿莫西林剂量过大有关。停用阿莫西林,改为头孢噻肟和美洛西林-舒巴坦,同时给予呋塞米、泮托拉唑。术后14d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
- 李庆雷招宝
- 关键词:阿莫西林肾衰竭
- 我院16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我院近3年来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临床科室上报的16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抗菌药物种类、名称、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6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的抗菌药物9大类,46个品种;以静脉给药为主;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胃肠道损害等。结论:医疗机构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 徐国华李庆葛红星
- 关键词:抗菌药物回顾性分析
- 正清风痛宁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建议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了解正清风痛宁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国内医药期刊有关正清风痛宁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然后进行讨论与分析。结果:正清风痛宁可致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药疹、血液系统及心律失常、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结论:正清风痛宁的不良反应比较多见,有的还很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高度警惕。
- 葛红星李庆雷招宝
- 关键词:正清风痛宁青藤碱中药合理用药
- 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促进血脂异常达标被引量:13
- 2009年
- 他汀类药物是当前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非常重要的药物,其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他汀治疗已成为冠心病防治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但目前这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血脂异常达标率低,许多高危患者并未接受这些药物的治疗。因此,要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和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
- 徐国华李庆李良露
-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
- 23例痰热清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文献资料分析及其对策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大医医学搜索》数据库,以"痰热清"、"休克"、"过敏反应"等为检索词,下载病例报告原文,然后对病例报告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痰热清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23例,均为静脉滴注给药;其中,速发型过敏性休克20例,迟发型3例,14例报告有联合用药情况,且大多是与高致敏药物联用;经积极的抗休克抢救,23例全部恢复正常。结论:正确选择用药人群,避免与高致敏药物联用,加强用药监测,积极应对用药中出现的任何不适反应是避免痰热清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重要措施。
- 李庆雷招宝
-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过敏性休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
- 我院2007年度1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推进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进展。方法:对我院2007年度收到的11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人以护士和医师居多,分别占78.57%、19.68%。静脉途径给药的ADR103例,占91.96%,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导致ADR的药品以抗菌药物最多,共66例,占58.93%。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共53例,占47.32%。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 朱丽萍周耀辉李庆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 基层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月份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0份,对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高达93%;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位为克林霉素、头孢唑林钠、美洛西林钠;85%术前用药时间比较合理;二联及以上的联合用药比率高达55.9%;术后使用时间>48h的比率过高(88.8%)。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存在较多问题,医院管理者应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管理。
- 饶智燕李庆鄢瑾雷招宝
- 关键词: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