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春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谨防以羊、牛为侵害对象的“杀手”——蓝舌病流行病学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08年
- 2007年9月,在英国的多个牧场发现了BTV8型毒株感染病例。此次致病的BTV8型毒株与以往发现的病毒有所不同,病畜的发病症状非常严重。通常情况下,蓝舌病对绵羊的危害最大,病牛的症状相对较少,也较轻。但此次发病病牛的症状却非常严重,除高热和舌头变蓝外,鼻黏膜和口腔黏膜严重充血,这是非常少见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的基因序列最接近于1982年在尼日利亚分离出的一株病毒,这意味着该毒株很可能来自于非洲。专家指出,全球化趋势使外来动物疫病传入我国的风险在加大,蓝舌病为非接触性传染病,通过嗜血媒介昆虫(如库蠓等)吸吮带毒血液后,病毒在昆虫体内增殖并在叮咬易感动物过程中进行传播。绵羊、山羊和牛是本病的主要易感动物,蓝舌病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流产、死胎或胎儿先天性异常,严重时甚至可使整个羊群丧失一个产羔期的全部羔羊。一般情况下绵羊感染后急性发病率约30%,死亡率高达35%;山羊和牛呈隐性感染,症状不明显,但有资料显示,当前国际上的一些流行毒株可导致牛发生明显临床症状。
- 朱建波杨仕标李华春肖雷张念祖
- 关键词:蓝舌病病牛防控技术发病症状流行毒株侵害
- 亚洲1型口蹄疫病毒RS株非结构蛋白P3区基因特征分析
- 2007年
- 经RT-PCR扩增得到一株口蹄疫亚洲1型流行毒株的非结构蛋白P3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其他代表性参考毒株的P3基因进行比较,分析该毒株P3区基因特征。结果表明,该毒株P3基因含有2721个核苷酸,编码907个氨基酸;其中非结构蛋白3A的基因长度为459bp,编码153个氨基酸;3个3B(VPg)基因长度分别是69、72、72bp,分别编码23、24、24个氨基酸;3C基因长度为639bp,编码213个氨基酸;3D基因长度为1410bp,编码47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显示,3A基因C末端比其他基因更容易变异,根据3A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分析提示该流行毒株与YNBS/58和IND 321/01亲缘关系较近,属同一亚系谱。
- 信爱国李华春李乐朱建波杨永钦廖德芳张念祖
-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
-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N、M、F及H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以灭活的检测用抗原为材料,抽提基因组R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下载的序列及进行原核表达载体的要求,设计可扩增小反刍兽疫病毒N、M、F及H4个基因的全长读码框(ORF)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扩增片段的T载体克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均有预期大小的片段扩增出。扩增片段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N、M、F及H基因ORF全长分别为1578、1008、1641、1830nt;4个基因均与疫苗株Nigeria75/1(X74443)有100%的同源性,说明所购试剂盒用的检测抗原应该是用此疫苗株制备,也证明了设计用于原核表达的4对引物扩增片段的正确性。
- 赵文华杨仕标蒋梅朱建波李华春肖雷张念祖
-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病毒NM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