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骨折
  • 13篇关节
  • 7篇膝关节
  • 7篇关节镜
  • 5篇内固定
  • 4篇手术
  • 4篇胫骨
  • 4篇胫骨平台
  • 4篇老年
  • 4篇骨折内固定
  • 4篇股骨
  • 4篇关节炎
  • 4篇关节置换
  • 3篇置换术
  • 3篇平台骨折
  • 3篇胫骨平台骨折
  • 3篇疗法
  • 3篇坏死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机构

  • 15篇北京丰台医院
  • 6篇北京铁路分局...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李公
  • 12篇潘恒
  • 6篇闫峰
  • 5篇夏文强
  • 4篇潘恒
  • 4篇王焱
  • 3篇闫峰
  • 3篇刘崇志
  • 3篇何矫
  • 3篇千建荣
  • 2篇韩聚川
  • 2篇阎峰
  • 2篇王焱
  • 1篇安志军
  • 1篇王焱
  • 1篇郑大滨
  • 1篇尹博
  • 1篇王炎
  • 1篇张文远
  • 1篇罗振宇

传媒

  • 4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首都医药
  • 2篇河北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铁道医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12全国...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血管蒂桡骨瓣移位术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
目的:探讨应用第4+5伸肌室间支持带上动脉为蒂桡骨瓣移植治疗腕月骨骨坏死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桡骨背侧远端血液供应的解剖学基础,设计带第4、5伸肌室间支持带上动脉为蒂桡骨瓣,移植治疗腕月骨坏死6例(Litchtman分期...
王焱李公潘恒何矫
关键词:月骨缺血性坏死手术治疗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坏死影响因素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王焱李公
Gamma-3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Gamma-3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Gamma-3髓内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观察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1%,未发生拉力螺钉切割出股骨头、患肢短缩、髋内翻等并发症。结论 Gamma-3髓内钉可有效维持骨折稳定,术后早期锻炼,创伤小,并发症少。
夏文强尹博罗振宇李公闫峰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
单髁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效果对比
2024年
通过对比分析单髁关节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实验组采用单髁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及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和最大屈膝角度。结果 单髁置换术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总时长以及3日血红蛋白下降量均显著低于全膝置换组,WOMAC疼痛评分显著降低,HSS功能评分显著提高,最大屈膝角度显著提高。实验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而对照组为24.0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效果优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韩霄千建荣潘恒岳天李公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评分并发症
关节镜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007年
2003年1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应用膝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闫峰李公潘恒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下骨折的Gamma3钉内固定治疗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Gamma3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5月本科收治的25例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一期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优8例,良15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2.0%。结论对于老年粗隆下骨折,Gamma3钉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潘恒李公闫峰王炎
关键词:股骨粗隆下骨折GAMMA骨折内固定术
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
2002年
尝试通过改善高龄患者术前身体条件,提高手术耐受性,严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监测、术后护理,采用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年龄71~87岁高龄股骨颈骨折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15例,取得满意疗效。表明对于高龄、伴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仍可创造条件进行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从而获得比单纯股骨头置换更好的疗效。
李公阎峰夏文强刘崇志郑大滨
关键词: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老年人
不同髋关节置换术式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比较不同髋关节置换术式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临床指标、Harris髋关节评分、临床疗效、骨代谢生化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ⅠNP)以及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CP-5b)],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及随访,随访时间(6.16±0.38)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2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呈上升趋势,且术后1、3、6个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优良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BALP、骨钙素、PⅠNP水平升高,TRACP-5b水平降低,且观察组BALP、骨钙素、PⅠNP水平高于对照组,TRACP-5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较半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显著、骨代谢能力更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潘恒宋雄英李公
关键词:骨碱性磷酸酶
带血管蒂桡骨瓣移位术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应用第4、5伸肌室间支持带上动脉为蒂桡骨瓣移植治疗腕月骨骨坏死的手术方法.方法 根据桡骨背侧远端血液供应的解剖学基础,设计带第4、5伸肌室间支持带上动脉为蒂桡骨瓣,移植治疗腕月骨坏死6例,Litchtman分期Ⅲa期4例,Ⅲb期2例.术后随访患者症状、腕关节活动度和腕关节影像学的改变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术后随访10~27个月,4例腕静息痛消失;2例腕静息痛好转,腕关节用力活动后,出现酸痛不适;1例腕关节疼痛好转7个月后复发.腕关节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X线片显示月骨高密度坏死骨质部分吸收,并有新骨形成.腕高比值和桡舟角轻度改变.结论 第4、5伸肌室间支持带上动脉为蒂桡骨瓣移植治疗腕月骨骨坏死,初步疗效良好.
王焱李公潘恒何矫
关键词:月骨骨坏死
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关节镜在微创环境下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骨折程度、自愿原则以及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复位固定法,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24例,其中优7例,良6例,可4例,差7例,优良率70.8%;观察组26例,优15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8,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的有限切口结合手术的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半月板损伤,具有创伤小并能够同时处理关节腔内的其他损伤等优势,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良好。
潘恒李公韩聚川
关键词:胫骨骨折关节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