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凝

作品数:4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司法
  • 6篇法律
  • 5篇前科
  • 5篇法经济学
  • 4篇司法模式
  • 4篇前科消灭
  • 4篇前科制度
  • 4篇纠纷
  • 4篇交易
  • 4篇本土
  • 4篇本土化
  • 3篇道德
  • 3篇人权
  • 3篇税收
  • 3篇诉讼
  • 3篇妥协
  • 3篇量刑
  • 3篇民间法
  • 3篇民用航空
  • 3篇国际法

机构

  • 17篇山东大学
  • 16篇厦门大学
  • 7篇中央财经大学
  • 4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中国人民财产...

作者

  • 40篇李亚凝
  • 3篇田荔枝
  • 2篇李娜
  • 1篇陆简
  • 1篇孙传鲲
  • 1篇罗冬梅
  • 1篇赵会堂

传媒

  • 2篇湖南公安高等...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司法改革论评
  • 2篇东南司法评论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河南公安高等...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广东商学院学...
  • 1篇黑龙江省政法...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应用法学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现代法治研究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法律方法
  • 1篇厦门大学法律...
  • 1篇中山大学法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3篇200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证据的可反驳性——对高科技证据材料的防御
2010年
由于高科技证据材料所具有的特点,其容易造成在实体方面认识论常规错误的发生,以及程序方面剥夺被追诉人程序权利的危险,有鉴于此,应当在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之外建立证据"可反驳性"的新属性,以防止上述危险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李亚凝
多余的素材:徘徊在公共问题与单纯案件之间被引量:1
2012年
公共问题借助单纯案件中的某些因素进入到审判中,并且无限扩大进而取代了法律事实,使得法院在某种意义上对公共问题做出了裁判。这一方面使得个案中的当事人因为公共问题而承担额外的责任,不利于个案正义的实现,另一方面,单纯的个案不容易客观的反应公共问题的本质,容易激化公共问题。在这种类型的案件中,"单一身份"的认同所造成的群体之间的对立是主要原因。因此法院有必要区分案件"恰当的素材集合"和"公共问题素材",并寻找"共同身份"重新架构对立双方的交流平台。
李亚凝
关键词:公共问题
工具理性的拯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约束重建被引量:1
2012年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开始就融入到国际化的分工之中,因此不能像西方经典市场经济一样,自发地衍生出与之相匹配的道德约束,这也使得我国社会趋向"囚徒困境"。因此,只能依靠外在的有意识的道德约束建设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种道德约束建设要通过信任的建立来降低利他行为作出的成本,从而建立起利他行为生发体系,进而达成道德约束的建设。
李亚凝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约束信任利他
以基层经验为基础的集中决断模式——论我国指导性案例制度的本土化趋向被引量:6
2012年
我国指导性案例制度采取演绎式结构而非归纳式结构,导致其缺乏英美法系判例中"关键事实的区别"机制,地方法院无法从案例中获得立法权限,因此从本质上区别于英美法系的判例制度。而从其形成目的来看,指导性案例之设立乃是为了调动基层司法主动性、实现基层司法经验的制度化和加强对于具有社会影响力案件的监测,并且以此建立以基层经验为基础的集中决断模式,因此其自下而上的生成方式区别于司法解释的自上而下的生成方式。虽然指导性案例制度存在诸如最高院与最高检分别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可能存在权属冲突、地方性司法经验推广的可能性以及指导性案例制度演化等问题,但是其建立表明了我国更加贴近本土实际,从盲目追随西方法治标准开始转向了更为实用的以解决纠纷为目的的本土标准。
李亚凝
关键词:纠纷解决
草蛇灰线:农村秩序潮汐现象研究--以J省S县性侵留守儿童情况为例
当下中国农村的现实表明,其处于“秩序潮汐现象”不断的侵蚀之中,导致以经济实力为依托的“新权威”涌现。民众基于“实用理性”的文化基础而对于“新权威”所裹挟的秩序接受,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并不一定是公序良俗的。 具体到...
李亚凝
关键词:潮汐现象社会规则
文献传递
未来的救赎——对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德州模式的思考
2011年
在考量我国现有对于前科消灭制度的基础上,对德州乐陵法院的模式展开思考,从主导机关、程序设计、证明标准、考察模式和证明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采用更为稳定的影响因素和证明标准来对于类行政审批程序的前科消灭机制进行重构,以期实现司法力量为主导、综合相关部门协同的抗辩制前科消灭考察程序,来达到社会预防和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
田荔枝李亚凝
关键词:前科消灭未成年人
清代山东婚礼与闽南婚礼之比较研究——以“三礼”为参照系的方志考察被引量:1
2013年
山东地区与闽南地区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这就对于三礼的"标准化"婚礼规定产生了流变,产生了不同的区域适应性,形成在地婚礼。以山东与闽南现存方志为基础,通过"六礼"的程序化分析,区别出两地婚俗的不同、形成原因以及对于婚姻的影响。
李亚凝
关键词:婚礼三礼
论“三定方案”在国家监察制度体系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国家监察体系作为一种"杀毒软件"式的权力形态,其目的在于促进公权力行使的合法化与合理化。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监察体系的过程中,迫切需要监察权行使的"参照系"。"三定方案"作为我国特有的对于行使公权力机关进行管理的文件,可以发挥监察权对于监察对象进行公权力行使监督的参照标准作用。
李亚凝
关键词:监察权三定方案监察体制权力清单
台湾地区民事审级功能改革之实践效果评析
2012年
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之前,台湾地区民事诉讼审理程序采取并行审理主义,其目的在于使多数案件可以立即同时进行而不必等待。但是随着民事案件日益增多,案情日益复杂,并且绝大多数当事人在言词辩论期日才提出书状,法官常常无法在审理期日内就案件进行深入调查。这就导致了审判活动一再改期。
李亚凝
关键词:审级审理程序审判活动司法解决第三审程序阐明权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下无人机安全运行法律制度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一、"无人机与汽车相撞"案所引发的思考2012年9月25日12时许,厦门加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能公司)所有的无人机在厦门市翔安区某中学门口公路附近紧急着陆时,与陈亚新驾驶的轿车相碰撞,导致无人机与轿车不同程度损伤。原告加能公司请求被告陈亚新赔偿加能公司经济损失及律师费用。被告提起反诉,请求加能公司赔偿因本起交通事故对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该案件经过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法院、
李亚凝
关键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无人机法律电力科技律师费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