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亘山

作品数:16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个人剂量监测
  • 3篇放射工作人员...
  • 2篇医用
  • 2篇外照射
  • 2篇外照射个人剂...
  • 2篇放射性疾病
  • 1篇血常规
  • 1篇医用诊断
  • 1篇医用诊断X射...
  • 1篇影像质量
  • 1篇影像质量控制
  • 1篇照射
  • 1篇哨点监测
  • 1篇射线
  • 1篇射线探伤
  • 1篇探伤
  • 1篇卫生防护
  • 1篇无损检测
  • 1篇盲样
  • 1篇盲样考核

机构

  • 16篇南京市疾病预...
  • 2篇南京市卫生监...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作者

  • 16篇李亘山
  • 11篇李红艳
  • 10篇杨声
  • 5篇薛秀家
  • 3篇濮庆福
  • 1篇杜翔
  • 1篇王进
  • 1篇闫庆倩
  • 1篇贾云飞

传媒

  • 8篇中国辐射卫生
  • 6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年南京市医疗机构放射诊断频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通过对26家医疗机构的抽样调查,对南京市放射诊断的总体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估算全市普通放射诊断和CT扫描的应用频度。方法根据哨点监测工作方案,将本市医疗机构按医院级别分为三层,再随机抽取26家医疗机构。通过调查表,对机构基本情况、放射诊断设备基本情况及放射诊断检查频次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26家医疗机构放射诊断检查频次为1043307人次,占门急诊总量的15.76%。一级、二级、三级医院放射诊断检查频次占门急诊量的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二级医院的比例最高(32.17%)。常规X射线诊断在所有级别医院的放射诊断检查中的构成比最高,占放射诊断检查的70.81%。CT扫描检查全部分布在二级和三级医院,占放射诊断总数的25.82%,摄影检查占常规X射线诊断检查的比例最高,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中均超过97%。在一级医院中透视检查的构成比为27.72%,高于三级和二级医院。利用此次调查结果和卫生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估算南京市2017年普通放射诊断应用频度为954人次/千人口,CT扫描应用频度为246人次/千人口。结论面对南京市放射诊断的发展现况,需更加重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医疗照射的防护,加大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力度,确保放射诊疗活动的正当性。
闫庆倩杨声李亘山
关键词:CT扫描
南京市工业探伤从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现状
2011年
万兴华李亘山
2013—2014年南京地区放射从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结果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2013—2014年南京地区放射从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中数据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应对措施。方法采用热释光法,对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发现105人次个人剂量异常,其中从事诊断放射学工作的从业人员占48.6%(51/105),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占21.9%(23/105)。多数异常剂量在5 m Sv以下,且60.9%的剂量异常并非实际受照。使用不规范剂量计者占56.2%;工作量大、防护差的占33.3%。结论导致剂量异常的主要原因是防护差和使用剂量计不规范,应加强管理力度。
李红艳李亘山杨声薛秀家
南京12台计算机X射线摄影机(CR)质量控制检测结果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当前计算机x射线摄影系统(ComputerRadiography,CR)的质量控制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地区仍在使用的CR系统12台,按照《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76-2011)和《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187-2007)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摄影设备的通用指标合格率从41.7%~100%,CR系统专用检测项目合格率从0~66.7%。结论目前CR系统质量控制形势严峻,仍然需要继续加强。
杜翔李亘山王进
2008—2013年南京市鼓楼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2008—2013年南京市鼓楼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接受职业性外照射的剂量水平。方法采用热释光法监测。结果 2008—2013年南京市鼓楼医院监测放射工作人员1 025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7 mSv,,核医学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0.58 mSv。结论南京市鼓楼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均在国家规定剂量限值以下,工作环境是安全的,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是今后防护的重点。
李红艳李亘山杨声薛秀家
南京市工业探伤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工业探伤人员受照剂量水平。方法按照国家标准采用热释光剂量法。结果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96.8%以上的探伤作业人员年均剂量当量小于5mSv。结论南京市绝大多数工业探伤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是符合条件、安全的。
汤月美张小毛李亘山
2012年南京市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结果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2012年开展哨点监测的单位放射场所防护和放射设备影像质量现状,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及人员健康状况。方法根据国家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标准,开展工作场所和设备的防护及影像质量监测;采用热释光法测定个人剂量;按照国家标准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结果放射工作场所防护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医院放射诊疗设备和影像质量控制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5 mSv,个人剂量监测合格率为86%,眼晶体混浊率为44%,血常规异常率为4%,职业健康证明发证率为25.7%。结论南京市哨点监测单位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条件是符合国家要求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人均年剂量属低剂量水平。但长期小剂量职业照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辐射防护工作仍应加强。
杨声李亘山李红艳
关键词:放射性疾病
南京市2004~2007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2004~2007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外照射的剂量水平。方法按照《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的要求,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监测。结果4年人均年剂量为2.28mSv,人均年剂量最高的是从事介入治疗的人员,为4.21mSv。结果南京市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是安全的。介入治疗工作者是今后防护的重点。
李红艳李亘山
南京市2009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小剂量职业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热释光法测定个人剂量;按照国家标准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结果我市放射工作人员2009年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456mSv,眼晶状体浑浊率与工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高,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异常率各工龄组间及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属低剂量水平,长期小剂量职业照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辐射防护工作仍应加强。
李红艳李亘山杨声濮庆福
南京市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濮庆福李亘山
关键词:Γ射线探伤无损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