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沁芳
- 作品数:39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二甲双胍在高海拔地区糖尿病治疗中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高海拔地区初诊糖尿病患者61例,个体化治疗基础上全部加用二甲双胍1.5g/d治疗14 d.平均海拔2 260米和2 780米两地区(海拔差580米),氧分压相差3.5 mm Hg(1 mm Hg=0.133 kPa),初发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血乳酸水平即高于正常值.高海拔地区中青年组及老年组治疗前血乳酸水平均较高[(3.90±0.85对3.65±0.70)、(4.67±0.80对3.69±0.78)mmol/L,均P<0.05],中青年组糖尿病患者加用二甲双胍14 d后血乳酸水平未显著上升[(4.50±0.50和3.79±0.62)mmol/L,P>0.05],老年组糖尿病患者加用二甲双胍14 d后血乳酸水平明显上升[(5.59±0.55和5.27±0.43)mmol/L,P<0.05].因此,在高原地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二甲双胍.
- 杨历新米娜王叶朱沁芳韩维良李金娟李澍陈鹏何忠
- 关键词:低氧糖尿病血乳酸二甲双胍
- 高海拔地区Sheehan综合征危象78例抢救分析
- 2011年
- 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Sheehan综合征危象患者的病情特点及不同抢救方法效果。方法分析患者的入院状态及病情特点,同时检查血糖、血压、血电解质,观察氢化可的松不同使用方法的效果。结果在高海拔地区,Sheehan综合征患者自我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正确处理率低。在Sheehan综合征危象患者的抢救中,氢化可的松分次小剂量静点效果更优于一次大剂量静点。结论在高海拔地区,应加强住院分娩率,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培训患者及家属在应激时的自我处理能力。在抢救Sheehan综合征危象患者时,应分次小剂量使用氢化可的松。
- 米娜王叶朱沁芳杨历新
- 关键词:SHEEHAN综合征危象高海拔地区
- 青海省部分地区藏族成人碘营养状况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评价青海省藏区居民食盐加碘后的碘营养状况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析变化规律,为藏区成人补碘提供指导.方法 2012、2013年在青海省果洛州、海南州,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岁以上藏区居民,采集空腹晨尿5ml,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水平;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SH水平.同时对尿碘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采集藏族成人尿样、血样均为936份,尿碘中位数为220.9 μg,/L,血清TSH中位数为1.92 mU/L.尿碘及血清TSH水平有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20~ 45岁居民碘营养大于适宜量.女性血清TSH中位数为1.96 mU/L,男性为1.43 mU/L,女性高于男性(U=-2.207,P<0.01).回归分析发现,血清TSH与尿碘相关[比值比(OR)=1.046,P<0.05].结论 青海藏区45岁以下成人碘营养大于适宜量,可能影响TSH水平,年轻女性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尿碘.
- 杨历新米娜王叶朱沁芳韩维良李金娟李政崇显瑾李国彤姜志藠
- 关键词:碘促甲状腺激素藏族
- 初发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B细胞早期分泌功能恢复与体重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初发糖尿病病患者胰岛B细胞早期分泌功能变化与最大体重下降的关系。方法初发糖尿病患者237例,按照最大体重下降幅度随机分组为1kg以下组、1-5kg组、5妇以上组。治疗前记录前期最大体重及腰围,目前体重及腰围,行标准OGTI"试验,同时测空腹和餐后30rain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和血压等。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A130/AG30)的变化。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4d后,复查上述各项指标。结果B细胞早期分泌时相在体重减轻5kg以上组恢复最差,1kg以下组治疗后胰岛索分泌量较1~5kg组和5kg以上组分别增加1.12倍和1.86倍。结论初发糖尿病最大体重下降幅度与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B细胞早期分泌功能和恢复程度相关。
- 杨历新张亚萍米娜王叶朱沁芳韩维良李金娟
- 关键词:胰岛素B细胞功能
- 二甲双胍在高海拔地区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 2009年
- 杨历新米娜王叶朱沁芳韩维良李金娟李澍
- 关键词:二甲双胍高海拔地区糖尿病治疗血乳酸水平肌酐清除率药物使用
- 实时血糖监测辅助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脆性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 2019年
- 目的探究实时血糖监测辅助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脆性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CSII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实时血糖监测辅助CSII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糖波动指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plasma glucose,MAGE),高血糖曲线下面积(AUC_(10),血糖水平≥10 mmoL/L的AUC)、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_(3.9),血糖水平≤3.9 mmoL/L的AUC)]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BG和FPG水平、MAGE、AUC_(10)及AUC_(3.9)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时血糖监测辅助CSII联合西格列汀可有效改善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明显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 朱沁芳杨历新李永桂刘晓莉李小鸾
- 关键词: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脆性糖尿病
- 二甲双胍在高海拔地区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 杨历新米娜王叶朱沁芳韩维良李金娟李澍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TH、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与骨密度关系研究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与骨密度的关系,为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骨量分为骨量正常组(n=137)、骨量减少组(n=81)和骨质疏松组(n=38),比较3组一般资料及血清PTH、25-羟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根据不同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n=23)、维生素D不足组(n=64)和维生素D缺乏组(n=169),比较血清PTH水平和骨密度。分析血清PTH、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病程、PTH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均<0.05),体质量指数以及全髋、股骨颈、L2—4骨密度均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均<0.05);维生素D缺乏组血清PTH水平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和维生素D不足组(P均<0.05),全髋、股骨颈、L2—4骨密度均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P均<0.05)。校正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后,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5-羟维生素D与股骨颈骨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PTH与全髋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和L2—4骨密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血清PTH水平明显升高,骨密度与血清PTH、25-羟维生素D水平有一定相关性,血清PTH水平升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骨量减少或者骨质疏松。
- 许海琦杨历新朱沁芳王叶米娜
- 关键词:2型糖尿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骨密度
- 不同海拔地区非糖尿病成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本研究对平均海拔6、2260和2800m三地居住10年以上成年健康居民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800m海拔地区正常人HbA1c水平较平原地区明显升高(5.80%±0.50%对5.39%±0.47%,P〈0.05),诊断和治疗该地区糖尿病时需加以考虑。
- 杨历新米娜王叶朱沁芳韩维良李金娟李澍陈鹏何忠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
- 青海高原成年居民血清25(OH)D水平及相关骨代谢指标的测定和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青海高原不同海拔人口聚居区常驻居民冬季和夏季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其与高原季节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关系,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观测本地区低温气候天数,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青海不同海拔地区同一批次常住人群年龄21~45岁健康居民冬季303名(11月)及夏季253名(7月)采集基础数据并测定25(OH)D、PTH、β-CTX及PINP水平,评估不同海拔、不同季节常住人群的维生素D水平,分析不同维生素D水平状况下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并对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符合冬季气温天数为226 d,不同海拔常住人群夏季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占95.6%,冬季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占99%;不同海拔人群相比维生素D及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批人群,冬季和夏季比较,25(OH)D、骨代谢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PTH水平在不同季节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夏季25(OH)D与年龄、PTH呈负相关(P<0.05),冬季25(OH)D与年龄、PTH、βCTX、PINP呈负相关(P<0.05);冬夏两季25(OH)D与血Ca呈正相关(P<0.01)。结论青海高原常住成年居民维生素D水平受海拔影响不明显,但该地区为长冬季气候,受到有效日光照射时间过短的影响明显,人群全年维生素D呈缺乏或不足状态,女性维生素D水平更低,冬季本地区25(OH)D缺乏的人群,血钙降低,骨代谢呈亢进状态,近三分之一的人群出现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许海琦杨历新李金娟朱千君朱沁芳田雨李金霞
- 关键词: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