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蓉江 作品数:16 被引量:1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冶金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化学工程 矿业工程 更多>>
飞行时间质谱法研究四氯化钛气相氧化动力学 1994年 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法研究了四氯化钛与氧的气相氧化动力学。试验的温度范围在家93~729℃之间,试验用四氯化钛在该TiCl_4-O_2体系中的浓度为7%~50%。试验结果表!凡反应产物对氧化反应有阻滞作用。 王建生 曹蓉江 虞宝煜 肖桂里 翟俊瑛关键词:四氯化钛 气相氧化 动力学 磷化物掺杂剂对钽阳极氧化膜组成及击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91年 利用俄歇谱仪(AES),采用氩离子溅射剥离的方法对不掺杂和掺杂钽片的阳极氧化膜进行了纵向分析。发现:掺杂剂中的磷原子确实进入到阳极氧化膜内。假设进入氧化膜内的掺杂剂中的磷原子作为杂质中心存在,在强电场作用下电离而释放出电子。根据钽阳极氧化膜的Albella雪崩模型,导出了V_B=B-blnc-alnA。实验证明上述假设是合理的。 王向东 曹蓉江 宋显申 佟世昌关键词:钽 阳极氧化膜 磷 击穿特性 管道化高压溶出我国铝土矿的几个问题——(一)一水硬铝石的溶出性质 被引量:1 1989年 (一)我国的铝土矿绝大部分为一水硬铝石型,比起三水铝土和一水软铝石要难溶出得多,根据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的生成自由焓来看,显然相差不大: 精选所得的生成自由焓值矿物名称△G(?)298.15 KJ/mol 一水硬铝石 -914.0 一水软铝石 -917.1 拜尔石 -1158. 曹蓉江关键词:铝土矿 溶出 一水硬铝石 电容器级钽粉的铝化物掺杂 1993年 通过阳极氧化试验和 X 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铝化物掺杂量对钽阳极氧化膜电性能特别是击穿电压的影响,分析了掺杂剂 NaAlO_2与钽粉作用后生成的主要新相的组成和结构,发现当掺杂量≤01wt%时,钽阳极的击穿电压随掺杂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掺杂量为0.5wt%时,击穿电压反而下降了43V;主要新相的组成和结构是四方 AlTaO_4相。此外还讨论了掺杂量与击穿电压间的相关性,认为控制适当的掺杂量是重要的。 王向东 曹蓉江 宋显申 佟世昌 毛襄苹关键词:钽粉 夹杂 铝化合物 关于拜尔法溶出的管道化 曹蓉江关键词:铝土矿 氧化铝 拜耳法 蒸煮 磷化物掺杂剂与钽的互相作用 被引量:2 1991年 查明磷化物掺杂剂与钽基的互相作用,是了解掺杂剂影响钽阳极的比容、击穿电压和漏电流等性能的基础。为此,本文用高温俄歇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掺杂试样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掺杂量≥0.5%时,其主要作用机理为:P_2O_5+2Ta=Ta_2O_5+2P,3Ta+P=Ta_3P。 王向东 曹蓉江 宋显申 佟世昌 毛襄萍关键词:钽 磷化物 掺杂 管道化高压溶出我国铝土矿的几个问题——(二)、(三) 1989年 (二)管道化及双流法(一)生产氧化铝用拜耳法的规模日渐扩大(如年产 Al2 O3 50万吨),所用溶出器的容积也愈来愈大。为了降低溶出器的投资,人们在追求提高溶出速度和溶出温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要做到既能提高溶出温度以缩短溶出时间,又不使溶出设备的投资过大。 曹蓉江关键词:铝土矿 高压溶出 管道化高压溶出我国铝土矿的几个问题——(四)结疤 被引量:8 1989年 减轻管道结疤及其易于清除,是实现管道化溶出工艺正常作业的关键。关于钛疤的研究较多,对其危害已有较一致的认识,伹对在260℃以及更高温度下结成的硅疤,论著者各异。作者从矿石中含硅矿物的物相组成着手,进而对析出物和管道结垢的物相成分,进行了理论上的推断和实验结果的引证。认为:对于我国一水硬铝石采用管道化强化溶出产生的钛酸钙(钛疤)和高温形成的硅疤都是不难清除的。 曹蓉江关键词:铝土矿 溶出 结疤 Sol—gel技术评述 被引量:1 1990年 应用sol-gel技术制备特性粉末、陶瓷、催化剂、玻璃及涂层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sol-gel技术可能发现新的晶相,对化学及材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国外已开始广泛地探索sol-gel技术新的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国内研究相对落后。 李精佳 曹蓉江关键词:溶胶 凝胶 高温质谱 Knudsen 池进样装置的设计 1993年 结合 Atlas-CH_4 型质谱仪设计了用于高温质谱技术的 Knudsen 池进样装置。提出了设计原则、设计方案以及相应的理论计算。该装置具有四个试样池,池体可以旋转。采用电阻丝和电子轰击两种加热方式,最高温度可达2500K,适用于高熔点化合物热力学性质的测定。 李国勋 曹蓉江 樊启新关键词:质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