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战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变迁:一个马克思经济学视角的经验分析
- 中国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份额偏低的各种解释,无疑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然而这些解释涉及的多属于具体的影响因素,对于我们期待的更深层次的理论分析略显不足。因此,我们想通过引入马克思的初次收入分配理...
- 乔榛曹利战
- 关键词:初次收入分配马克思经济学劳动力供给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 文献传递
- 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变迁:一个马克思经济学视角的经验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本文借助马克思初次收入分配理论的"地位论"假说,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变化所受到的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发展转型的影响,由此揭示劳动者地位受此影响而变化的机理,进而选择相关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初次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与劳动者地位的变化高度相关。所以,改变我国的初次收入分配结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地位的对策措施。
- 乔榛曹利战
-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
- 中央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设计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中央企业规模巨大且科层较多,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率的治理结构成为向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关键。本文首先用一个比较静态分析模型检验了中央企业实行分权制衡的公司制的必要性。然后,对于国资委和监事会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双重委托-代理链条进行了整合,变外派监事会为内部监事会,破解了现行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和经理层"合谋"的问题。进一步,我们通过一个含有监督和惩罚的委托-代理模型检验了新治理结构比旧治理结构更加有效,这为中央企业出资人实现最大化收益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治理方案。
- 王寿君齐中英曹利战
- 关键词:委托一代理分权制衡
- 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技术水平——测度及行业特征检验被引量:1
- 2012年
- 笔者将以考察国家层面的出口品技术含量指数延伸到一国内部的行业层面,并构建了相对技术含量指数和整体技术水平指数,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变迁。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出口品的相对技术含量是低层次的,常用的技术水平指标高估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但是整体技术水平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此外,笔者还检验了相对技术含量与三类行业特征的相关关系。
- 邢玉升曹利战
- 关键词:制造业出口贸易贸易结构
- 转型期中国工业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
- 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同时也走到了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十字路口。无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国责任,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中国工业似乎都到了“废旧立新”的历史转折点。
那么,中国工业经济究竟该...
- 曹利战
- 关键词:产权改革国有企业
- 工业技术进步的碳减排效应:基于2001—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工业是减少碳排放的一个重要领域,工业碳减排的核心在于工业的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碳减排状况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第一,工业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碳减排效用;第二,工业技术进步的碳减排效具有行业的异质性,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所具有的碳减排效应有所不同;第三,工业技术进步并不是实现碳减排的唯一因素,市场化、对外开放以及规模经济这些因素对于碳减排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加快工业技术进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深化对外开放,实现规模经济,是碳减排或绿色发展政策选择的重要取向。
- 乔榛曹利战
- 关键词:技术进步碳排放市场化规模经济
- 基于传统-现代视角的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实证分析
- 在界定了传统、现代服务贸易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并用邓氏关联分析工具探讨了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主次因素,得出影响传统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因素为服务业产值、人均国民收入和货物贸易额,而影响现代服务贸易...
- 邢玉升曹利战
- 关键词:服务贸易
- 企业无限成长模型:对企业持续成长机制的一种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揭示了企业由有限成长向无限成长的可能性。企业的成长被看做追求各个"巅峰"的过程,包括徘徊期、快陟期和慢陟期三个阶段。这个过程不仅是资产等物质的增加,更是内在价值的不断升华。
- 邢玉升曹利战
- 关键词:企业持续成长企业生命周期
- 中国居民收入增长的需求结构变迁效应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实现需求结构转型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动力之一。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增长对需求结构变迁的影响效应会帮助我们找到一条实现需求结构转型的路径。以往的研究多从居民收入影响消费率的角度来考察居民收入与需求结构的关系。而此次研究突破了这一分析框架,用资本形成率与最终消费率的比例来表示需求结构变动,进一步解释中国居民收入增长对这一需求结构指标的影响。同时,引进并控制了居民收入差距、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以及财政支出比重等变量来看它们各自对需求结构变动具有怎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增长对中国需求结构影响更突出地表现在对投资率的影响上,其他控制变量起到了加深居民收入影响需求结构的作用。因此,加快居民收入增长并提高其占GDP的比例,以及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转变政府职能是促进中国需求结构转型可选择的路径。
- 乔榛曹利战
- 关键词:资本形成资本形成率最终消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