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小敏

作品数:296 被引量:3,203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0篇期刊文章
  • 8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4篇天文地球
  • 16篇生物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水利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1篇青藏高原
  • 91篇盆地
  • 75篇新生代
  • 74篇青藏
  • 39篇隆升
  • 38篇气候
  • 38篇晚新生代
  • 34篇柴达木盆地
  • 33篇磁性地层
  • 30篇临夏盆地
  • 24篇东北部
  • 24篇孢粉
  • 24篇干旱
  • 24篇北部
  • 23篇高原隆升
  • 22篇岩石
  • 22篇青藏高原东北...
  • 20篇孢粉记录
  • 19篇岩石磁学
  • 18篇季风

机构

  • 216篇中国科学院
  • 213篇兰州大学
  • 30篇中国科学院大...
  • 11篇南京师范大学
  • 8篇云南师范大学
  • 8篇新疆大学
  • 8篇中国地质科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气象局兰...
  • 6篇中国科学院南...
  • 5篇北京大学
  • 5篇西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京都大学
  • 3篇密歇根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兰...

作者

  • 296篇方小敏
  • 64篇李吉均
  • 55篇宋春晖
  • 42篇颜茂都
  • 27篇张伟林
  • 25篇昝金波
  • 23篇苗运法
  • 22篇戴霜
  • 21篇杨胜利
  • 21篇吴福莉
  • 21篇高军平
  • 15篇安芷生
  • 15篇张涛
  • 14篇孟庆泉
  • 12篇李明慧
  • 12篇宋友桂
  • 12篇史正涛
  • 11篇杨一博
  • 10篇潘保田
  • 9篇白艳

传媒

  • 30篇科学通报
  • 19篇兰州大学学报...
  • 19篇第四纪研究
  • 18篇中国科学(D...
  • 15篇海洋地质与第...
  • 13篇沉积学报
  • 8篇地学前缘
  • 7篇中国地球物理...
  • 6篇地质科学
  • 6篇中国沙漠
  • 6篇中国地球物理...
  • 5篇中国科学:地...
  • 4篇地质学报
  • 4篇冰川冻土
  • 4篇地理科学
  • 4篇地球环境学报
  • 4篇第十届全国第...
  • 3篇中国科学(B...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2014年中...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14篇2018
  • 9篇2017
  • 11篇2016
  • 16篇2015
  • 19篇2014
  • 10篇2013
  • 13篇2012
  • 9篇2011
  • 18篇2010
  • 9篇2009
  • 12篇2008
  • 13篇2007
  • 14篇2006
  • 12篇2005
2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夏盆地东山古湖沉积记录到的早更新世两次寒冷时期被引量:3
1998年
CaCO3含量在黄土和封闭湖盆中对气候变化有良好的反映.采用国际标准的Bascomb碳酸盐计,对临夏盆地东山古湖沉积物共计3267个样品分别测试了其CaCO3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在早更新世期间存在着两次明显冷湿阶段(事件).一次是2.28MaBP前后,另一次发生于1.80~1.76MaBP期间.
王建力方小敏
关键词:早更新世临夏盆地沉积物
天体轨道参数调控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盐类资源形成的新模式
2024年
盐类资源的形成受沉积盆地、干旱气候和物源补给三个关键因素的控制,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构造、沉积环境和物源因素在成盐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干旱和极端干旱气候这一关键因素及其与盆地盐层形成的耦合机制。本文以中德联合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察汗斯拉图凹陷获取的科学深钻为例,运用磁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指标反演研究区的水文气候演化历史,并通过时间域、频率域以及系统动力学演化特征等综合分析手段探究了深时气候变化的控盐机制和规律。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自2.7 Ma以来存在2.2~1.95 Ma、1.3~1.1 Ma、0.85~0.65 Ma和0.5~0.3 Ma四次关键的干旱化加剧和盐层发育期;发现在天体轨道倾角低幅和低偏心率值的同步期,会通过促进北半球冰盖扩张调控北半球中高纬西风环流的位置和强度,进而影响柴达木盆地的气候和水文循环,控制盆地内干旱事件的发生和盐层发育。在轨道-亚轨道-千年尺度上,全球冰量和北半球高纬气候变化也显著地控制了柴达木盆地的干旱事件和盐层发育。柴达木盆地多个凹陷区的盐层对比结果进一步表明,这一天体轨道特殊组合控制盆地的干旱事件和盐层发育过程的机制在全盆地具有普适性,促使柴达木盆地多个不同凹陷区尽管盐层发育存在一些差异,但其主要的盐层发育期均集中在上述四个关键时期。研究成果不仅为柴达木盆地乃至其他干旱区的成盐机制和深时发育规律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思路,而且为未来结合构造-气候-物源耦合研究,对不同区域盐类资源发育类型和规律进行精细化研究,以及深入探索深时盐层发育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韩文霞方小敏张涛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西风环流
柴达木盆地的盐类矿物、稳定同位素及物源环境分析
李明慧方小敏李皎孙淑蕊王春虹王慧玲
西昆仑山黄土1Ma以来的粒度变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塔里木盆地南缘保存有中国西北地区厚度最大的黄土,是详细研究亚洲内陆极端干旱区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演化的理想材料。但是,目前对该地区黄土堆积粒度特征系统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粒度指标的古环境意义仍存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对207 m黄土岩芯的粒度分析发现,西昆仑山黄土的粒度组成比较均一,分选较好,主要以粗颗粒物质为主,细颗粒含量极少,并具有典型的风成成因特征。此外,西昆仑山黄土粒度1 Ma以来呈现出持续变粗的趋势。通过与其他气候指标的对比,这种变粗的趋势可能主要反映了中更新世以来亚洲内陆逐步增强的干旱化过程。
昝金波杨胜利方小敏
关键词:西昆仑山黄土粒度干旱化
南天山新生代构造演化:来自磁性地层与平衡剖面恢复的约束
沉积盆地和造山带是大陆的两个基本构造单元,它们构成了在空间发展和形成机制上密切联系的构造系统。沉积盆地作为造山带构造演化最直接、最具体的地质载体,为研究造山带发展和演化提供了信息和线索。本文对天山南麓所有磁性年代控制的剖...
张涛方小敏
关键词:天山造山带磁性地层
文献传递
柴达木盆地西部SG-1钻孔中伊蒙混层结构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10
2016年
本文运用X射线衍射(XRD)的方法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察汗斯拉图地区SG-1岩芯(38°24'35.30"N,92°30'32.70"E;长938.5m)的粘土矿物组成,重点讨论伊蒙混层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意义。样品取自非盐层中,取样间隔为2m。伊蒙混层矿物中的伊利石晶层含量为85%~90%,为高度有序的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晶层间隔层数(n)有高类型(H)和低类型(L)。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盐度和温度,盐度高的时候钾离子浓度也高,并且离子间的交换作用强,促进蒙脱石向伊利石的转化。因此,盐湖环境下H型的出现概率普遍高于咸水湖环境。盐湖环境下(2.2~2.0Ma和1.2~0.1Ma)伊利石晶层的间隔层数高,以H型为主,咸水湖环境下(2.8~2.2Ma和2.0~1.2Ma)以L型为主。钻孔中1.2~0.9Ma时期为盐湖环境,但H型出现概率却最低(4.94 % ),这与全球性的极冷气候有关。与粘土矿物种类相比,矿物结构的变化具有更微观的环境意义。
王春虹李明慧方小敏刘迎新颜茂都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现代土壤中含季碳支链烷烃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利用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中国及蒙古国不同气候区的26个深约20cm表层土壤中的类脂物进行了系统分析.讨论了在现代土壤中首次发现的含季碳的支链烷烃系列化合物,如5,5-二乙基烷烃、6,6-二乙基烷烃、5-丁基,5-乙基烷烃和6-丁基,6-乙基烷烃等.它们每个系列都只有奇碳或偶碳分布,明显指示生物来源,其碳数分布具有协变性.其中5,5-二乙基烷烃的分布同正构烷烃一样具有规律性的空间变化趋势,与气候和植被的空间分布有很好的一致关系.在湿热的东南和西南地区其低碳数组分占优势,主峰基本上为C21或C23;而在寒冷干旱的西北地区及蒙古国高碳数组分丰度较高,主峰基本上为C29.研究结果证明:和正构烷烃的ΣC?21/ΣC+21一样,5,5-二乙基烷烃的高低碳数分布优势作为一个新的独立指标,可以敏感地指示土壤生态和气候的变化.
白艳方小敏王永莉Fabien Kenig陈秀玲王有孝
关键词:环境意义
天山黄土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发育及北疆干旱化被引量:72
2002年
天山北坡海拔2400~700 m间不同高度的地貌面上分布大片风成黄土,是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同源异相沉积.黄土在沙湾和石河子一带最厚,其中沙湾清水河出山口河流最高阶地上71m厚的黄土发育9大层浅褐色古土壤,其层序结构和特征与黄土高原古土壤非常相似.古地磁测定表明B/M界线位于 69.5 m深处的黄土 L8底,推测剖面底部年龄约 800ka前,指示准噶尔盆地极端干旱气候和现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雏形最迟大致于同时形成.高分辨率粒度古气候记录揭示出距今约650和500ka年前有两次显著的干旱化增强和沙漠扩大,然后逐步增强最终形成今天的环境格局.这些干旱化和沙漠扩大事件与中更新世全球气候巨大变化基本同步.亚洲内陆沙漠和干旱区大范围变化所导致的巨大环境效应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和中更新世系列气候事件发生的重要驱动力.
方小敏史正涛杨胜利李吉均蒋平安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黄土干旱化全球变化
西宁盆地谢家剖面车头沟组底部木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首次在西宁盆地谢家剖面车头沟组底部发现原始埋藏的钙质木化石,不仅填补了植物大化石缺失的历史,同时对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植物生态环境演化和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木化石埋藏特征、层位地层岩性和沉积环境的综合分析,认为其为近水河岸生长的成年乔木化石,株距3~8m不等,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植物群落,后期由于附近山地的隆起和该区气候向干旱化发展,植物遭受掩埋后经过石膏的交代作用进而形成硫酸钙质化石,说明该地区气候从中新世早中期开始恶化加剧。
陈传飞苗运法方小敏宋春晖戴霜闫晓丽张启波徐丽夏维民
关键词:西宁盆地木化石早中新世
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孢粉记录的干旱化过程
苗运法方小敏吴福莉张跃忠刘栋梁徐丽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