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坚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修养
  • 1篇道观
  • 1篇形态论
  • 1篇修养
  • 1篇叙事
  • 1篇选集
  • 1篇艳歌
  • 1篇阴阳
  • 1篇阴阳五行
  • 1篇英雄化
  • 1篇余嘉锡
  • 1篇娱乐化
  • 1篇玉台新咏
  • 1篇占卜
  • 1篇知行
  • 1篇知行统一
  • 1篇设论
  • 1篇诗经
  • 1篇史记

机构

  • 9篇广东外语艺术...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作者

  • 11篇方坚伟
  • 1篇韦筱青
  • 1篇罗莹

传媒

  • 2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前沿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龟策列传》看汉代的占卜观被引量:3
2016年
《龟策列传》是《史记》中专门反映先秦两汉数术内容的篇章,体现了汉人对先秦至汉武帝时期占卜观念的理解。从《龟策列传》可以看出,汉人的占卜观念主要表现为延续先秦筮龟占卜方法,但龟卜渐趋衰落,而筮占更为盛行,且占卜思维抽象化和象数结合的趋势更明显;此外,出现了龟卜与日占相融合,但相较而言,汉代更重视日占。
方坚伟
关键词:龟卜筮占
班固阴阳五行思想论析
2018年
在东汉儒家经典谶纬化解说的大背景下,班固粉饰新朝与西汉的血脉接续关系,运用的理论就是已经完全成熟的阴阳五行学说。班固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要解决三个问题:论证刘氏政权是上承尧后和正统嫡系之运,借阴阳五行的灾异感应现象以警示东汉政治施行王道,借齐诗的阴阳五行注经方法评论汉朝后宫干政引发外戚夺权的乱象。其目的是为了宣扬汉德、匡正汉主和挽救时弊。
方坚伟
关键词:班固阴阳五行天道观《诗》学观
全程知行统一动态计分考核方式的探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实效被引量:6
2010年
文章探索全程知行统一动态计分考核方式的实施方法,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本理论知识渗透到学生在校期间全程三年的日常言行举止中,延长了该门课程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完成道德教育知、情、意、信、行、习的总进程,收效甚好,对于当前全国高职院校在该课程实践教学中具有共性的六大难题,该课程的改革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值得深入研究。
韦筱青罗莹方坚伟
关键词:知行统一
《玉台新咏》“艳歌”内涵刍议被引量:1
2010年
《玉台新咏》序中指明收录的作品属于"艳歌",但是一直以来对"艳歌"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至今仍无确切定论,仅凭《玉台新咏》多收录描写女性外貌及其生活的内容就归于色情诗是不公正的。"艳歌"本身是一种音乐,《玉台新咏》选录"艳歌"体现了当时娱乐化文学观,这种文风符合徐陵本人的审美观及六朝上层社会的生活氛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方坚伟
关键词:《玉台新咏》艳歌娱乐化
六朝文学批评“品第”观研究
“品第”是六朝政治人才评价制度影响下进入文艺批评领域的重要观念,由观念入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品第”观是其中一值得注意的范畴,“品第”观的本质是区分优劣品评高下。中国古代固有的人化文学观念是沟通人物品评与文学“品第”...
方坚伟
关键词:六朝选集书画
文献传递
“魏晋风度”表现形式刍议
2015年
"魏晋风度"是中古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一种时代精神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与褒扬。"魏晋风度"是名士服药集体迷失的生活表达方式,"超脱玄虚"是"魏晋风度"的人格表现特征,"通侻清远"则是"魏晋风度"的文风特点。这种文风至晋宋彻底完成过渡,同时也意味着"魏晋风度"的终结。
方坚伟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论汉魏时之四部”补证
2014年
《目录学发微》于卷四"论汉魏时之四部"推论:"四部者,即指六艺略中之乐、《论语》《孝经》、小学也。"此论可待商榷。依据《初学记》和《北堂书钞》的两条材料为基础进行辨析,汉魏之际的"四部"之名应当是有两种内涵:一种是余嘉锡之论可备一说;另一种是汉魏之际"四部"之名与荀勖《中经新簿》的四部分类法是相同的。
方坚伟
关键词:余嘉锡
先秦《诗经》传播形态论略被引量:1
2016年
《诗经》客观上具备礼教功能,特别是先秦时期文学概念尚未为人们所细辨之时,传播教化的功能便由《诗经》承担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考察《诗经》的传播形式,主要表现为部落文化遗力、有组织的扩散、自然发散等三种形态,这也是《诗经》早期的传播方式。
方坚伟
关键词:先秦《诗经》
《文选》“设论”类的赋体特征
2013年
《文选》"设论"类共选录了三篇作品,从文体归属来看,应当归属于赋体文学。具体而言,"设论"类形式上的"设问而答"、题材上的"士不遇"、体物"铺采摛文"和写志"识时知命"均为赋体文学特征,故《文选》"设论"类可视为赋的再分文体。
方坚伟
关键词:《文选》设论
司马迁英雄化项羽的文化解读
2013年
司马迁将项羽的英雄品格定格于主流历史话语系统中,并非出于个人臆断。从文化层面来看,司马迁完成对项羽的英雄化塑造,是源于史家精神的英雄主义人格特征,楚文化的熏染及对侠义精神的自觉继承。
方坚伟
关键词:英雄化楚文化侠义精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