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亚红

作品数:31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动脉
  • 12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9篇介入
  • 6篇心病
  • 6篇冠心病
  • 5篇桡动脉
  • 5篇介入治疗
  • 4篇动脉途径
  • 4篇心肌
  • 4篇桡动脉途径
  • 4篇经股动脉途径
  • 4篇经桡动脉
  • 4篇经桡动脉途径
  • 4篇股动
  • 4篇股动脉
  • 4篇股动脉途径
  • 3篇动脉内
  • 3篇心动过速
  • 3篇心肌梗死

机构

  • 28篇攀枝花市中心...
  • 1篇大理医学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攀煤集团公司...
  • 1篇攀枝花市第三...
  • 1篇米易县人民医...

作者

  • 29篇文亚红
  • 22篇田巨龙
  • 17篇徐大文
  • 16篇钱昌明
  • 14篇许勇
  • 13篇曾晓斌
  • 7篇唐永江
  • 5篇兰建军
  • 4篇高红梅
  • 4篇赵颖
  • 4篇罗晓辉
  • 2篇戴兴
  • 2篇杜青兰
  • 2篇杨晓燕
  • 2篇吴军
  • 1篇龚业琼
  • 1篇殷拥军
  • 1篇姜莉
  • 1篇张德来
  • 1篇谢守清

传媒

  • 9篇四川医学
  • 2篇心脏杂志
  • 2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大理医学院学...
  • 1篇攀枝花医药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单纯压迫或合并穿刺抽积血法治疗心导管术后假性动脉瘤(附5例报告)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介绍超声引导下单纯压迫修复法 (UGCR)和压迫合并穿刺抽积血修复法治疗 5例心导管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例瘤体小于 3 0cm× 3 0cm者采用单纯压迫修复法 ,在超声引导下直接按压 2 0~ 30min ;3例瘤体大于 3 0cm× 3 0cm者采用压迫合并穿刺抽积血修复法 ,在超声监视下先将带注射器的自制去针尖斜面的 18号穿刺针沿原穿刺口刺入瘤腔 ,再按住瘤颈阻断血流继续进入瘤腔 ,用注射器抽尽瘤腔内积血 ,继续按压 2 0~ 30min后缓慢减压 ,仍有血流信号者可重复上述过程。结果  5例均成功 ,局部无大块硬结形成。其中 4例 1次修复成功 ,1例先用UGCR法失败后改用压迫合并穿刺抽积血法成功。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根据瘤体大小选择单纯压迫修复法或压迫合并穿刺抽积血修复法能有效治疗心导管术后假性动脉瘤 ,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局部无大块硬结形成 ,不影响短时间内经同路径再次进行的介入诊治。
许勇文亚红田巨龙钱昌明徐大文高红梅唐永江
关键词:超声引导心导管术假性动脉瘤
CARTO指引下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Carto指导房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房性心动过速患者10例,在Carto标测系统指引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9例患者未再发心动过速,1例右侧隐匿性预激综合征伴PJRT患者再次消融后未再发心动过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arto指导房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徐大文文亚红田巨龙兰建军
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回顾性分析
不典型胸痛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的诊断问题。方法136例不典型胸痛患者,根据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分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组和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组。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血管内径狭窄≥50%时诊断为冠心病。结果不典型胸痛患者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组32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者12例(37.5%),其中男10例,女2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组104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者8例(7.7%),其中男7例,女1例;二者之间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不典型胸痛患者有必要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而阴性者,特别是女性,冠心病可能性较小,不必要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以免增加不必要的费用。
田森文亚红许勇田巨龙
关键词:胸痛冠状动脉造影
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Attain冠状静脉窦(CS)长鞘,在CS导管的导引下,将鞘送人CS,用Attain球囊造影导管进行心脏静脉逆行造影,将左心室电极经长鞘放入选择的静脉,送人右心室及右心房电极至右室心尖和右心耳。与三腔脉冲发生器连接,脉冲发生器埋藏于左上胸皮下。[结果]3例均患者无电极脱位,无膈肌刺激。但1例术前有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伴阿-斯综合征患者,于术后6月在医院外因心室颤动而猝死。[结论]CHF伴室内阻滞的患者经双心室起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明显改善,LVEF提高,心脏缩小,与多中心结果相似。
文亚红田巨龙许勇徐大文曾晓斌田森范贤弟
关键词:心力衰竭双心室起搏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
比较桡动脉、股动脉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开展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03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40例(23例男性)诊断明确、有急诊PCI适应症的STEMI患者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试验阳性的14例纳入经桡动脉PCI组(A组),其余26例包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能需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临时起搏器置入术、桡动脉搏动弱或Allen试验阴性者纳入经股动脉PCI组(B组)。结果:PCI临床成功率100%,PCI操作成功率A组92.9%(13/14),B组92.3%(24/26),P〉0.05,无统计学意义。鞘管置入时间分别为10.31±4.53min、9.69±5.31min,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60.25±24.37min、59.69±25.18min,P〉0.05,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月A组无手术侧手臂缺血症状,未发生桡动脉闭塞,无血肿、假性动脉瘤、局部皮肤破溃感染;B组出现2例血肿、1例假性动脉瘤、1例局部皮肤破溃感染、3例高迷走神经反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STEMI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稳定、Allen试验阳性、桡动脉搏动良好患者可首选。
许勇罗晓辉田巨龙文亚红徐大文钱昌明高红梅唐永江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经桡动脉途径经股动脉途径
经绕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诊治的初步体会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开展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诊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们对300例(男226例)患者进行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治,其中26例急性心肌梗死,7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疑诊冠心病156例,6例为经股动脉途径不成功者。结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51例,共对104例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单支病变56例,双支病变38例,三支病变10例;A型病变46例,B型病变72例,C型病变49例(3处慢性闭塞);共对166处靶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置入支架192枚。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4例,经推注硝酸甘油或(和)异搏定后缓解并完成手术;1例术后桡动脉闭塞,但手部无缺血症状;无穿刺局部血肿、出血、动静脉漏、假性动脉瘤及皮肤破溃感染发生。104例成功102例,成功率98.1%,失败1例系回旋支慢性闭塞病变,另1例头臂干呈“N”扭曲,均改股动脉途径后成功,总成功率100%。术后住院(3.5±0.7)d。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更容易接受的冠心病介入诊治方法,它与传统经股动脉途径互为补充,成功率更高。对有选择的病例桡动脉途径可首选。
田森许勇曾晓斌文亚红张眉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经股动脉途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冠脉内支架术
引流条预防起搏器囊袋血肿的疗效观察
2002年
文亚红田巨龙许勇钱昌明杜青兰王莉
关键词:引流条起搏器囊袋血肿疗效观察
穿刺双侧桡动脉行对侧血管造影指引定位导丝治疗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31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索介入治疗仅由对侧冠状动脉向闭塞远端形成侧支循环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时,穿刺双侧桡动脉行对侧血管造影指引定位导丝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31例仅由对侧冠状动脉向闭塞远端形成侧支循环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患者,穿刺双侧桡动脉,一侧送入6FGuiding和相应器材行介入治疗,另一侧送人5F共用型造影导管行对侧血管造影,术中根据侧支循环所致的远端血管显影来指引定位导丝前进方向、判断定位导丝是否在真腔内。结果29例患者成功完成了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2例失败。无冠状动脉穿孔及心包填塞发生。结论穿刺双侧桡动脉行对侧血管造影,通过侧支循环使闭塞远端血管显影,术中指引定位导丝走行方向、判断定位导丝是否在真腔内的方法治疗仅由对侧冠状动脉向闭塞远端形成侧支循环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成功率有所提高,同时降低了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影响手术前后抗凝、抗血小板强度,避免患者术后因强制体位导致的诸多不适、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相应减少。
许勇殷拥军张德来姜莉田巨龙文亚红曾晓斌黄学晓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桡动脉血管造影术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比索洛尔组和卡维地洛组,各7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常规应用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的基础上加比索洛尔或卡维地洛,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后4、12周,卡维地洛组心功能优于比索洛尔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维地洛组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比索洛尔组,卡维地洛组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比索洛尔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特别是卡维地洛有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曾晓斌田巨龙文亚红徐大文钱昌明杨晓燕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慢性心力衰竭卡维地洛比索洛尔
华法林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左心室室壁瘤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华法林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左心室室壁瘤(LV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AMI伴LV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对照组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维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华法林维持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胶原Ⅰ型C端胶原前肽(PⅠCP)、Ⅲ型N端胶原前肽(PⅢNP),心室造影结果(相角程、半高宽、相位标准差)及动态心室ERNA反常容积显像结果;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6个月内出血事件发生率和随访1年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7 d和治疗30 d后,两组LVESVI、LVEDVI、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清PⅠCP、PⅢ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和治疗6个月后,两组心室造影的相角程、半高宽、相位标准差等均较治疗前降低,反常容积指数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反常容积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均未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随访1年间,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华法林联合抗血小板方案治疗AMI伴LVA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胶原合成,逆转心室重构及LVA形成,提高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脏不良事件风险,虽然一定程度增加出血事件,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兰建军王琳王世海曾晓斌杨超吴登轩郑学忠文亚红钱昌明徐大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室壁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华法林氯吡格雷血清胶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