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拾翠翠

作品数:16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麻醉
  • 6篇小儿
  • 5篇镇痛
  • 5篇骶管
  • 5篇骶管阻滞
  • 3篇七氟醚
  • 3篇七氟醚麻醉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单侧
  • 2篇右美托咪啶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术后镇痛
  • 2篇子宫
  • 2篇疝囊
  • 2篇疝囊高位结扎
  • 2篇疝囊高位结扎...
  • 2篇围术期
  • 2篇小儿腹腔镜

机构

  • 15篇淮安市妇幼保...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5篇拾翠翠
  • 7篇杨海扣
  • 6篇陈华军
  • 4篇孙红梅
  • 4篇杨勇
  • 3篇周静
  • 3篇孙剑
  • 2篇周士三
  • 2篇李茂
  • 2篇崔恩慧
  • 1篇薛涛
  • 1篇崔恩惠

传媒

  • 3篇重庆医学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小儿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观察并对比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小儿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本院108例1~4岁择期实施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咪达唑仑组)和C组(生理盐水组),每组各36例。三组均予七氟烷诱导并维持。比较三组年龄、身高、体重、BMI和ASA分级等一般资料,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数据,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以及对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等指标。结果三组患儿年龄、身高、体重、BMI和ASA分级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用药前后SBP、DBP、HR和SpO_2存在波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拔管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躁动发生率与C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即刻(T0)和拔管后30 min(T5)A组、C组间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时间点躁动发生率较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疗效优于咪达唑仑。
杨勇周静拾翠翠孙剑
关键词:咪达唑仑静吸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七氟醚在小儿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
2013年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上消化道畸形,通常需要幽门环肌切开术以解除消化道梗阻,通常30rain手术,要求麻醉平稳、安全、快速。我们采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七氟醚麻醉,麻醉过程平稳,苏醒迅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孙红梅杨海扣拾翠翠
关键词:幽门环肌切开术依托咪酯乳剂七氟醚麻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小儿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陈华军拾翠翠周静
关键词:术后镇痛效果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应激反应围术期疼痛刺激伤害性感受
右美托咪定混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围术期镇痛管理的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混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围术期镇痛管理的效果。方法拟行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30例,年龄2~6岁,体重8~23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 L组)和右美托咪定混合利多卡因组( DL组),每组15例。 L组骶管注射1%利多卡因1 ml∕kg,DL组骶管注射1%利多卡因1 ml∕kg混合右美托咪定1μg∕kg。 FLACC评分≥4分时口服布洛芬混悬液10 mg∕kg。记录术后8 h内布洛芬使用情况,记录骶管阻滞起效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L组比较,DL组患儿骶管阻滞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布洛芬使用率降低( 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骶管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可显著优化单纯利多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围术期镇痛管理的效果。
杨海扣拾翠翠崔恩慧李茂孙红梅陈华军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利多卡因镇痛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乳腺癌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术后镇痛的应用。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RD组和R组(n=20),RD组肋间神经阻滞用0.375%罗哌卡因20 m L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R组用0.375%罗哌卡因20 m L。记录术后0、0.5、1、2、4、8 h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术后首次VA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R组相比,RD组患者注药后0.5、1、2、4 h心率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时间明显延长,首次VAS评分降低(P<0.05),且口干发生率高。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0.375%罗哌卡因20 m L肋间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
杨海扣周静拾翠翠陈华军
关键词:罗哌卡因肋间神经神经阻滞乳腺癌术后镇痛
60例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后切口内持续输注氟比洛芬酯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留乳房根治术后切口内持续输注氟比洛芬酯对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保乳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切口内持续输注0.1%的氟比洛芬酯200mL;B组经静脉注0.1%氟比洛芬酯。两组患者术后均用2μg/mL舒芬太尼PCIA。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泵平均按压有效次数、镇痛药物总用量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相似;术后各时相点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泵平均有效按压次数及镇痛药物总用量,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切口内持续输注氟比洛芬酯安全有效,对切口愈合无影响,与静脉注射相比,能增强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减少其总用量。
陈华军崔恩惠拾翠翠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
可乐定对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最低有效浓度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可乐定对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最低有效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实施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I、Ⅱ、Ⅲ、Ⅳ 4组,每组30例。术毕行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浓度分别为0.15%、0.125%、0.1%和0.075%,每组均含可乐定2μg/ml。观察记录术后24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药物总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Ⅳ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药物总用量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I、Ⅱ、Ⅲ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乐定复合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能增强左旋布比卡因镇痛效果,降低其最低有效浓度。
陈华军杨海扣拾翠翠
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镇痛硬膜外
瑞马唑仑在儿童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在儿童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行无痛胃镜检查患儿60例,性别不限,年龄1~6岁,体重9~28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丙泊酚组(P组)与瑞马唑仑组(R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儿胃镜检查开始前3min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mg/kg。待患儿改良警觉/镇静量表(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MOAA/S)评分达3分时开始进行胃镜操作。若第1次静脉注射丙泊酚或瑞马唑仑后不能达到有效镇静深度,1min后行补救镇静,P组追加丙泊酚0.5m g/k g,R组追加瑞马唑仑0.0 5mg/kg,累计追加次数最多为5次。开始胃镜检查后,根据患儿情况,给予丙泊酚0.5mg/(kg·次)或瑞马唑仑0.05/(kg·次),维持一定镇静深度。记录患儿MOAA/S镇静评分、镇静开始时间、苏醒时间、 SpO_(2)、HR、血压、补救镇静给药情况及镇静成功率,同时记录患儿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喉痉挛、注射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相比,R组镇静起效时间明显延长,但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儿镇静成功率均为100%;R组补救镇静率显著高于P组(90%vs60%,P<0.05),且R组平均药物追加次数显著高于P组(P<0.01);在不良反应方面,R组低血压及注射痛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瑞马唑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儿童无痛胃镜检查,但最佳剂量还需进一步探索。与丙泊酚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镇静成功率均为100%。
拾翠翠拾翠翠孙剑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丙泊酚
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斜疝、隐睾、鞘膜积液、包茎手术的患儿42例,在七氟烷麻醉下行骶管阻滞。观察清醒到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骶管穿刺过程中的体动反应、术后清醒的时间和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全组病例麻醉诱导前后、术中、术毕、苏醒期,MAP、HR、SpO2均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杨勇崔恩慧拾翠翠
关键词:骶管阻滞七氟烷小儿
新生儿肠闭锁手术经骶管阻滞联合气管内麻醉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联合气管内麻醉在新生儿肠闭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肠闭锁手术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所有入选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气管内麻醉,试验组给予骶管阻滞联合气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用药浓度及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给予不同麻醉后,实验组的HR、DBP及SBP在T0、T1、T2、T3、T4阶段波动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HR、DBP及SBP在T0、T1、T2、T3、T4阶段波动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七氟醚维持浓度及维库溴胺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儿注药时间、拔管时间及停药至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新生儿肠闭锁手术患儿给予骶管阻滞联合气管内麻醉,对患儿心率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且用药浓度及药量小,缩短注药时间,且能实现患儿早拔管、早清醒,在新生儿肠闭锁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杨勇拾翠翠陈华军孙岳
关键词:新生儿肠闭锁骶管阻滞气管内麻醉生命体征用药浓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