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生存质量调查
  • 2篇手术
  • 2篇肝脏
  • 2篇肝脏手术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溃疡
  • 1篇脓肿
  • 1篇肿瘤发生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螺杆菌
  • 1篇螺杆菌感染
  • 1篇溃疡
  • 1篇老年
  • 1篇老年患者
  • 1篇患者生存质量

机构

  • 5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科隆大学

作者

  • 5篇戴宁
  • 4篇陈力
  • 2篇江献川
  • 1篇彭淑牖
  • 1篇林汉庭
  • 1篇陈根富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德国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1998
  • 2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肝脏手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4
1997年
调查26例肝病病人在接受各种肝脏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术前平均GLQI生存质量指数107.8分,术后2周和5周明显降低,分别为85.5和93.0分(P<0.01),术后第10周和第16周生存质量逐渐恢复,GLQI指数分别升为98.3和106.6分(P>0.05)。手术5周以后,术前肝功能情况对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显得较为明显,ChildA级病人生存质量较ChildB级恢复更快(P<0.05)。肝段切除者较联合肝段切除和半肝切除者的生存质量恢复更好,但在本组小样本系列中,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陈力江献川戴宁陈根富
关键词:肝脏肿瘤外科手术
老年患者肝脏手术后的生存质量调查被引量:2
1998年
采用GLQI生存质量指标测定12例者年患者和23例非老年患者在接受肝脏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表明.老年组患者术前平均GLQI生存质量指数为105.5分,与非老年组108.9分相近.术后2w和5w两组患者GLQI指数均明显降低,老年组分别为79.2分和82.0分(P<0.05),非老年组分别为90.2分和97.6分(P<0.05),其中老年组较非老年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术后10w和16w生存质量逐渐恢复.老年组分别升为94.2分和99.4分(P>0.05),非老年组分别为101分和106分,仍以老年组显得较低.但在本组小样本系列中.统计学处理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提示老年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较非老年组更易受肝脏手术的影响。
林汉庭陈力戴宁江献川
关键词:肝脏手术肝肿瘤肝脓肿
吻合口缝线对实验性大肠肿瘤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1997年
为了解手术缝线与肠道吻合口肿瘤发生的关系,将Fischer344大鼠随机分为二组,行常规和无缝线大肠端端吻合术。术后全部动物肌注Azoxymethane诱癌。观察大肠肿瘤发生情况以及二胺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发现:常规吻合组动物吻合口肿瘤发生率较无缝线吻合组高(P<0.05).提示吻合口缝线对大肠吻合口肿瘤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本实验结束时,肠组织二胺氧化酶活性均有降低,并以常规组活性降低较无缝线组更为明显(P<0.05),结果表明,缝线的促肿瘤发生效应可能与缝线刺激局部粘膜上皮增生有关。
陈力戴宁KuscheJ
关键词:肠道吻合肿瘤发生缝线大肠肿瘤
肝癌病人生存质量调查被引量:9
1998年
调查肝癌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指数)前瞻性地测定36例外科肝癌病人在接受手术治疗前以及术后一年内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值。结果:肝癌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生存质量减低。手术前平均GLQI生存质量指数为106分,各组分值相近。术后2周和5周所有患者GLQI指数均明显降低,分别为792和82分(P<001),其中老年组较非老年组、肝功能ChildB级患者较ChildA级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术后第10周和第16周生存质量逐渐恢复,分别上升为98和101分(P>005),仍以老年组和ClildB级患者显得较低,但统计学处理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存半年以上的患者生存质量可超过手术前水平,肿瘤复发病人预后较差,生存质量持续下降(P<001)。联合肝段切除和半肝切除较肝段切除在术后2~5周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P<005)。结论:生存质量测定可有效地用于肝癌患者的健康和疗效评估。肿瘤复发。
陈力戴宁瞿晓墨彭淑牖
关键词:肝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清除——十二指肠溃疡的新治疗标准
1998年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通常认为是由于胃腔内攻击因素和保护/修复因素失去平衡所致,传统将胃酸视为最重要的攻击因素,因此,迄今的治疗主要是通过中和的方法(如抗酸药物)或药物抑制胃酸分泌(H_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来降低胃酸。近年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幽门螺杆菌(HP)感染被视为是最重要的致病因子,因此,十二指肠溃疡可能是一种纯粹感染性疾病。
W.F.CasparyB.Braden戴宁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