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仕林

作品数:20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动脉
  • 9篇主动脉
  • 7篇手术
  • 6篇心脏
  • 5篇疾病
  • 5篇夹层
  • 4篇心脏瓣膜
  • 4篇杂交手术
  • 4篇主动脉夹层
  • 4篇瓣膜
  • 3篇锁骨
  • 3篇锁骨下动脉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左锁骨
  • 3篇左锁骨下动脉
  • 3篇外循环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病例
  • 2篇动脉瓣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第二...
  • 7篇武汉市中心医...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20篇戴仕林
  • 13篇尚玉强
  • 8篇王贤灿
  • 7篇程龙
  • 6篇易凡
  • 6篇李炳
  • 6篇吴伟
  • 5篇王宏山
  • 4篇李明
  • 3篇夏家红
  • 3篇法宪恩
  • 2篇申红亚
  • 2篇杨景学
  • 2篇赵根尚
  • 2篇章宏峰
  • 1篇孙继红
  • 1篇孟刘坤
  • 1篇陈曼华
  • 1篇李红卫
  • 1篇王喜明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循环下经右房切口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附12例病例报告)
目的:总结在体外循环辅助下,经右房切口治疗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布加氏综合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我院自2002年9月至2010年7月共计12例在体外循环辅助下,经右心房切口治疗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布加氏综合症的临床病例和...
赵根尚戴仕林王喜明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体外循环
含有BRD4抑制剂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公开了含有BRD4抑制剂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的药物,包括BRD4抑制剂,且所述BRD4抑制剂为JQ1抑制剂,含有BRD4抑制剂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的药物的应用,所述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为心脏瓣膜钙化病变。本...
刘宗涛尚玉强王怡轩陈玉麒戴仕林章宏峰余易珂
文献传递
Hybrid手术在复杂Stanford B型夹层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Hybrid手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87例行Hybrid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观察其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累及Z0区9例,行头臂干(brachiocephalic trunk,BCT)-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LCCA)+BCT-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术;累及Z1区23例,行BCT-LCCA-LSA+TEVAR术;累及Z2、3区55例,行LCCA-LSA+TEVAR术;颈部血管旁路选用8 mm Gore-Tex人工血管,TEVAR选用美敦力或先健覆膜血管支架。结果无病例死亡,术后即刻造影无病例内漏,61例术毕苏醒拔管,26例术后次日顺利脱机拔管;术后出现肾衰3例,脑梗1例;随访6~48个月,出现内漏1例,无截瘫发生,恢复良好。结论Hybrid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具有低风险、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策略优势;根据患者的夹层解剖学范围以及患者的综合条件,选择个性化的Hybrid手术策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王贤灿尚玉强李炳易凡戴仕林吴伟程龙
关键词: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近端锚定区不足的预后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行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血运重建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武汉市中心医院行TEVAR联合LSA重建术或单纯行TEVAR近端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重建组和单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资料。结果共纳入144例患者。单纯组113例,其中男85例、女28岁,中位年龄56.0(48.0,68.0)岁。重建组31例,其中男23例、女8例,中位年龄54.0(48.2,59.7)岁。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前病变区直径、术前和术后右椎动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单纯组共有12例(10.6%)患者出现并发症,比例低于重建组(9例,29.0%)。术后3个月,单纯组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内漏(5例),重建组为声音嘶哑(2例)。两组术后1年内无死亡。结论两种不同手术对于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的主动脉B型夹层均有良好的效果,但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长随访期的研究进行验证。
黄鑫戴仕林尚玉强
关键词:左锁骨下动脉
含有BRD4抑制剂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公开了含有BRD4抑制剂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的药物,包括BRD4抑制剂,且所述BRD4抑制剂为JQ1抑制剂,含有BRD4抑制剂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的药物的应用,所述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为心脏瓣膜钙化病变。本...
刘宗涛尚玉强王怡轩陈玉麒戴仕林章宏峰余易珂
78例累及主动脉弓的主动脉疾病患者弓部处理方式及早期随访结果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总结累及主动脉弓的主动脉疾病的手术方法及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累及主动脉弓的主动脉疾病患者采用多种手术方式,观察其围手术期病死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随访6个月,观察其内漏发生概率和假腔内血栓化程度等指标。结果:全组患者围手术期共有7例死亡,均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其中6例是全弓置换手术。18例患者术后出现各种类型神经系统并发症。35例患者术后出现肌酐水平升高,9例患者术后出现少尿或者无尿,需要进行床边血液透析滤过。22例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6例患者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术后6个月复查时,主动脉夹层植入支架的56例患者,除2例术后出现内漏以外,其余患者支架段主动脉假腔内均形成血栓,其中48例整个胸降主动脉均血栓化。全部存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49例夹层累及腹主动脉及其远端,6个月复查时仅有9例患者远端血管假腔完全血栓化并趋向闭合,其余40例均存在远端真假腔共存的情况。结论:针对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患者,目前有多种手术方式可供选择,而每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势与不足。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病变类型、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戴仕林吴伟王贤灿易凡程龙李炳尚玉强
关键词:主动脉弓杂交手术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体会
2011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6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4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6例,主动脉瓣成形8例,主动脉瓣置换4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残余分流,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6年,平均随访27.6个月,心功能Ⅰ~Ⅱ级,复查心脏彩超无主动脉窦瘤复发或残余分流,主动脉瓣成形术后有2例轻-中度反流。结论外科手术是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有效治疗方法,修补技术是防止术后窦瘤复发、残余分流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的关键。
王宏山戴仕林李明杨景学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并同期心脏瓣膜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总结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心脏瓣膜手术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0月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手术49例,其中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变14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5例,合并左心房血栓5例。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26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11例,双瓣膜置换10例,二尖瓣成形2例;移植旁路血管99支,平均2.02支。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例;发生低心排出量2例,肺不张1例,心包积液3例。49例患者心脏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24个月,1例生物瓣置换术后半年再次出现左房血栓,无死亡事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宏山戴仕林申红亚李明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杂交手术治疗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5年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杂交手术治疗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5年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应用杂交手术治疗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5例,平均年龄(54.9±11.2)岁。21例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人工血管转流术(转流组),26例行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位术(转位组)。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杂交手术。两组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全组共12例(25.5%)出现并发症,其中内漏5例(10.6%)、声音嘶哑5例(10.6%)、脑卒中/头晕2例(4.3%),无左上肢乏力、截瘫、夹层逆撕;46例(97.9%)左锁骨下动脉通畅。47例患者5年生存率100.0%。结论杂交手术治疗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中远期临床效果满意,重建的左锁骨下动脉5年通畅率高,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内漏和声音嘶哑。
唐飞飞程龙戴仕林王杰尚玉强
关键词:杂交手术
主动脉瘤夹层的诊断和治疗
夏家红尚玉强李文洲陈曼华叶平戴仕林孙元李炳周炜艾芬
该项目属卫生领域、临床医学心血管外科范畴,属应用基础研究。主动脉瘤/夹层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占人口死亡总数的12%,手术作为唯一的治疗手段,时间长、并发症多、风险极高。该项目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针对主动脉瘤夹层的...
关键词:
关键词:主动脉瘤疾病诊断手术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