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筱虹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小说
  • 3篇生态批评
  • 3篇通俗小说
  • 2篇生态意识
  • 2篇俗文学
  • 2篇通俗文学
  • 2篇文学
  • 2篇《飘》
  • 1篇党员
  • 1篇党员队伍
  • 1篇动画
  • 1篇动画作品
  • 1篇玄幻
  • 1篇玄幻小说
  • 1篇意蕴
  • 1篇忧患
  • 1篇忧患意识
  • 1篇娱乐
  • 1篇娱乐性
  • 1篇原创

机构

  • 8篇南昌师范学院
  • 5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3篇徐筱虹
  • 3篇余芳
  • 1篇王文勇
  • 1篇夏晓峰
  • 1篇刘婷

传媒

  • 5篇江西教育学院...
  • 4篇南昌师范学院...
  • 1篇知识窗(教师...
  • 1篇北方论丛
  • 1篇电视研究
  • 1篇萍乡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通俗小说《弗吉尼亚人》中的牛仔形象及生态意识被引量:1
2021年
欧文·威斯特的小说《弗吉尼亚人》塑造了新型的西部牛仔形象,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西部小说。牛仔弗吉尼亚人捍卫正义,勇敢乐观,侠骨柔情,体现了美国西部边疆精神。小说以弗吉尼亚人的创业经历与爱情故事为主线,阐释了东西部文化碰撞的内涵,抒发人与自然同呼吸共生存的情感,开创了全新的情节模式与创作主题。
徐筱虹
关键词:生态意识
论《飘》中“土地伦理”的多重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美国通俗小说《飘》借"人与土地"的相互依存关系揭示了大地是人类精神家园和灵魂的归属,并以"土地伦理"意识的觉醒及其多重意义的展现,呼吁人们不要把土地看作财富资源,应该从伦理角度来思考它,因为自然、土地才是最终的英雄,并以此倡导人类关爱自然,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徐筱虹余芳
关键词:《飘》土地伦理
试论海明威小说生态意蕴的丰富性——以《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为例
2022年
海明威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其作品往往于简约叙事中营造多层次的意义空间。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篇幅短小,以猎杀野生动物的波折为外在情节,将对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内心世界的思考寓于其中,体现出了丰富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个体精神生态意蕴。
徐筱虹刘天艺
关键词:《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冰山原则生态主义
对二十世纪西方通俗文学价值取向的思考
2008年
西方通俗文学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主要侧重于表现对人类精神的特别关怀和西方普通百姓深层的审美心理以及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丰富内涵上。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通俗文学的人文层次、审美层次和历史层次的价值追求,探寻通俗文学价值取向的基本脉络。
徐筱虹余芳
关键词:人道忧患意识正义
不要让“慢”沦为标签——对慢综艺热播的观察与思考被引量:6
2019年
在快综艺大行其道的当下,慢综艺犹如一股清流,给看惯了紧张竞技的观众带来新的视听体验。慢综艺目前虽然呈现出热播态势,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节目的研发与制作上还有诸多不成熟之处。本文以热播的慢综艺为研究对象,从节目理念、模式、嘉宾选择以及后期制作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吴志超徐筱虹
关键词:原创节目制作
“两种文化”下的高校党员队伍生态文化建设
2015年
"两种文化"问题对于高校党员队伍文化建设,既是挑战,亦是机遇。高校党员队伍中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铺设在"两种文化"之间,又在整个文化生态中居前,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文化路线格局。"两种文化"就像汽车的两个轮毂,需要生态平衡的联结轴承和生态持续的发展方向与牵引,方可同向并行不悖。科学文化的党员先进性保障作用,人文文化的媒介作用和社会理想规约效果,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利益价值导向,最终还是要统一到党的性质、宗旨和事业上来。
王文勇徐筱虹夏晓峰刘婷
关键词:两种文化高校党员生态文化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通俗小说《乱世佳人》
2023年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乱世佳人》作为美国通俗历史小说不朽之作,以女性视角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小说阐释了父权制等级观念对女性及自然的压迫。女性与自然地位具有相似性,女性命运与自然息息相关,在男权制和人类中心主义之下,处于“他者”地位的女性和自然都处于被剥夺、被破坏的境遇中。作品探讨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面临的痛苦、迷茫,以及女性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完成“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呼吁打破父权制二元思维模式,倡导尊重女性,爱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徐筱虹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乱世佳人》父权制
论通俗小说《马语者》的生态观
2012年
通俗小说《马语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和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共同家园的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责任感,女主人公安妮的心路历程正是深层生态学所提倡的"自我实现"的历程。小说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重视人与万物的关系,将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凸显出深厚的生态文化意蕴。
徐筱虹
关键词:《马语者》生态观自我实现
论20世纪西方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
2007年
通俗文学长期以来被当作“亚文化”而不受学界的重视,但通俗文学和纯文学却是同源所生,渊远流传。进入20世纪以来,通俗文学更因其通俗易懂的语言、曲折生动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等一系列独特的审美特征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迎合了文学市场的消费需求,使通俗文学步入了一个新的市场繁荣期。
徐筱虹
关键词:通俗文学审美特征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儿童小说《狼群中的朱莉》
2014年
美国女作家珍·克雷赫德·乔治的经典儿童小说《狼群中的朱莉》,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掠夺自然的忧虑之情。小说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将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谱写了一首关于爱斯基摩女孩与狼群相互依存的自然之歌。女作家敏锐的视角和朴素的生态和谐意识,给当今如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徐筱虹
关键词:生态批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