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次
  • 1篇药物
  • 1篇真两性畸形
  • 1篇妊娠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感染
  • 1篇剖宫产
  • 1篇去卵巢
  • 1篇去卵巢大鼠
  • 1篇炔雌醇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足月
  • 1篇足月产
  • 1篇足月分娩
  • 1篇文献复习
  • 1篇戊酸雌二醇
  • 1篇两性畸形
  • 1篇内膜
  • 1篇菌药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武巧珍
  • 3篇徐珺
  • 2篇诸葛飞
  • 2篇付瑞锋
  • 1篇张晓群
  • 1篇乐美兆
  • 1篇李瑾
  • 1篇陈珂
  • 1篇朴连花

传媒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单次抗生素预防剖宫产手术感染的效果
2016年
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用药的最佳方法。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3年08月在南京明基医院住院剖宫产分娩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06例)产妇术中脐带结扎后立即静脉滴注五水头孢唑啉纳2.0 g,术后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213例)术后6 h内开始静脉滴注五水头孢唑林钠2.0 g;两组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1例,术后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切口感染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平均排气时间17.6 h,与对照组的23.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单次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且有利于产后恢复,减轻产妇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武巧珍诸葛飞朴连花付瑞锋徐珺
关键词:剖宫产抗菌药物
真两性畸形妊娠足月产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4年
目的探讨真两性畸形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真两性畸形妊娠足月产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孕38+4周临产,妇科检查发现外生殖器呈两性畸形,剖宫产娩出一正常男活婴,术中发现右侧卵巢有睾丸样组织,行卵睾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提示真两性畸形。染色体核型:46XX。术后6 d痊愈出院。结论临床上对真两性畸形应及时、正确诊断,并进行性别确认,早期手术治疗。
李瑾付瑞锋陈珂徐珺武巧珍乐美兆
关键词:足月分娩
两种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和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的作用,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补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3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实验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Ovx组(去卵巢组)、A组(炔雌醇组)、B组(戊酸雌二醇组)。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去势后4周开始A组炔雌醇(0.1 mg·kg-1·d-1)、B组戊酸雌二醇(0.4 mg·kg-1·d-1)灌胃。4组均在90 d对大鼠称重,取大鼠子宫进行称重,子宫内膜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用药12周后各组间大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B组子宫湿重及子宫指数明显低于A组(P<0.05),与Ovx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子宫湿重及子宫指数明显升高,与Ov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组与Ovx组相比均显示子宫内膜增厚,上层单层柱状,肌层肌纤维排列规则一致,浆膜层光滑。B组可见内膜增厚,但低于A组,两组均未见内膜增生过长、核异性和非典型增生样改变。结论戊酸雌二醇与炔雌醇用于绝经后雌激素补充治疗,虽对子宫内膜均有生长作用,但均未见过度生长及异型性改变。
武巧珍徐珺诸葛飞张晓群
关键词:雌激素补充治疗炔雌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