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作品数:52 被引量:25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机械工程 更多>>
癫痫与晕厥误诊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癫痫与晕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误诊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查阅并复习关于癫痫与晕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相关文献。结果在癫痫与晕厥的临床特征中,发作时是否有姿势性张力和意识丧失,以及发... 徐燕 杨娜 渠雪峰 刘婧伊 李学斌 郭继红 高旭光 刘献增癫痫与晕厥误诊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文章探讨了癫痫与晕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误诊发生.回顾性分析6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查阅并复习关于癫痫与晕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相关文献.癫痫发作时脑电图(EEG)可见高度节律性异常放电,而晕厥期间EEG表现为... 徐燕 杨娜 刘婧伊 李学斌 郭继红 高旭光 刘献增关键词:癫痫 脑电图 文献传递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参照改良TOAST分型标准,将97例伴高血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rterothrombosis,AT)组66例和小动脉病变(small artery disease,SAD)组31例,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组间24h、昼间和夜间的血压水平、晨峰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 AT组夜间收缩压明显高于SAD组[(133.86±18.17)mm Hg vs(124.42±16.06)mm Hg,1mm Hg=0.133kPa,P<0.05];AT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比例明显高于SAD组(84.8%vs 64.5%,P<0.05);2组晨峰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9%vs 19.4%,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和夜间血压水平升高与AT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 徐燕 高旭光关键词:昼夜节律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血压监测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9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39例血压正常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行无创24 h动态血压监测,以血压读数的标准差(SD)代表BPV值。根据日间收缩压SD的第50百分位数(P50)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低BPV组(n=76)和高BPV组(n=82),比较两组间动态血压参数和颈动脉IMT的差异。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以颈动脉IMT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各时间段(24 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夜间收缩压SD高于对照组(P<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BPV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双侧颈动脉IMT高于低BPV组(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 h平均收缩压和日间收缩压SD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PV增高,且独立于平均血压,BPV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徐燕 王梦琳 高旭光关键词: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变异性 动脉粥样硬化 内膜中层厚度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BPV)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共178例监测24 h动态血压,测定血清hs-CRP和血脂等生化指标。根据hs-CRP四分位值将患者分为4组,比较24 h、日间和夜间时段的血压均值及标准差(SD,以SD作为BPV的指标)。hs-CRP与不同时段的血压、SD等自变量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hs-CRP第1四分位组相比,夜间收缩压SD(SBP-SD)在第4四分位组明显增高,舒张压SD(DBP-SD)在第4四分位组也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时段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各四分位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夜间SBP-SD(β=0.228,P<0.01)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β=-0.190,P<0.05)与hs-CRP独立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BPV与炎性因子hs-CRP密切相关,提示炎症可能是BPV致靶器官损害的主要机制之一。 徐燕 王梦琳 高旭光关键词: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C反应蛋白质 血压测定 抑郁状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抑郁状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的特点,探讨抑郁状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75例,按照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状态分为抑郁状态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ERP-P300检测,记录P30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性质、文化程度、记忆力下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均在参考范围内,但对照组MMSE量表评分高于抑郁状态组(P<0.05)。抑郁状态组中央区、顶区ERP-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中央区、顶区ERP-P300波幅较对照组降低(P<0.05)。抑郁状态组、对照组患者年龄均与ERP-P300潜伏期呈正相关(r=0.481、0.351,P<0.05)。结论抑郁状态患者ERP-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P300是临床评价抑郁状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工具。 袁远 毛春燕 王艳香 高旭光 徐燕关键词:抑郁 我国26个城市细微大气颗粒物浓度对卒中住院影响的病例交叉研究 刘徽 田耀华 徐燕 张俊甲磺酸去铁胺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肿及其周围水肿以及功能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甲磺酸去铁胺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肿及其周围水肿以及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去铁胺组12例和对照组7例,分析2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入院第15、30及90天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将2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与去铁胺组比较,对照组1~8d血肿相对吸收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5±0.18 vs 0.42±0.23,P=0.013);对照组8~15d血肿相对吸收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8±0.22 vs 0.74±0.29,P=0.042)。去铁胺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第15、30和90天mRS≥3分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 42.9%,58.3%vs 28.6%,33.3%vs 28.6%,P〉0.05)。结论甲磺酸去铁胺能够抑制老年脑出血患者血肿的吸收。 于垚 范洋溢 赵伟 朱春鹏 孔志平 徐燕 刘广志 高旭光关键词:去铁胺 脑出血 血肿 水肿 预后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BPV)与脑白质病变(WML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忻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6例,均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与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将国际Fazekas量表作为依据,分为甲组(中-重度WMLs组,2级和3级)84例和乙组(无-轻度WMLs组,0级和1级)42例。分析两组24 h动态血压平均值及变异系数。结果甲组患者年龄高于乙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乙组(P<0.05);甲组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白天收缩压标准差、24 h动脉压标准差、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动脉压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MLs和白天收缩压标准差、年龄之间为正回归相关性(OR=1.191、1.077)。结论WMLs严重程度和患者年龄、白天收缩压标准差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王晓霞 徐燕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脑白质病变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2例报告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是发作性运动障碍(PxDs)的一种类型,为运动诱发的以肢体和躯干阵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或肌张力不全等运动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由于该病少见,且发作间期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常导致临床医师对本... 徐燕 刘献增 高旭光关键词: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